【篇一:感恩的花,开在荡漾青春的路上】
在人生坎坷且不可逆的路途上,是他们任你撒娇,任你淘气,放纵你的懈怠,陪在你荡漾青春的路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情感。
从我记事起,就只有父母忙碌的脚印留在我脑海中。当时我很不解,他们这么奔波是为了什么,是虚有的财富还是听起来好听的职位?为什么一个尊老爱幼的行为都能让他们颜开大笑?都不得从知。从小到大,他们就那么无私的陪伴着我们走到青春,都说青春总是荡漾的,是最伤父母心的阶段,是叛逆的时期,可我认为,荡漾的青春是感恩的高潮,是骄傲之花盛开的最佳时机。
你是否亲自为父母洗过一次脚,你是否缅起袖子帮父母干过家务,你是否在困境中献上一句安慰的话语……就像一桶父母提不起的水桶,父母拒绝了你的帮助,那是在爱你;在你越不过的山前,父母拒绝了你的请求,那是在教导你;把你放在温室里含养,自己在风雨中守候,那是在呵护你……父母在无畏的陪伴你度过难关,当你在迷茫青春之际,你可曾也想过,父母也需要爱,就像鲜花一样,也离不开雨的滋润和洗淋。他们为你创建了一个温室,你也应该为他们种下一颗感恩的花,种在你荡漾青春的路上。
项链需要线来连接,蓝天需要白云来衬托。美丽需要镜子来反衬,生命需要水来维持。而父母,需要我们来爱。当父母被我们放纵不羁的青春所伤害,当我们被父母的言语所激怒,最终,父母受的伤,最重。每年都有感恩节,可每年都被巧妙的遗忘了,不知你是否看见了,看见了那些被父母故意藏起来的痕迹,总是辛酸的。所谓“荡漾”,正是如此,是青春中不可预知的分裂,讽刺,却都没有想到,对于父母一字一句刻骨铭心。假装什么,假装开心,又假装不在意,开怀大笑。
父母把无私送给了我们,把爱给了我们。请你好好想想,你说过了多少伤人的语言,父母就强忍了多少次。所以,趁时光还在,父母未老,付出双手,去好好培养那颗种在荡漾青春路上的感恩之花吧!
【篇二:谁懂天下父母心】
人人都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可怜天下父母心!”以前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直到那次……
最近不知怎么了,我的心情一直很烦闷,和爸爸妈妈说不了几句话。只要一说话就能吵起来。那天,我又无意间冲撞了妈妈,她气急败坏之下,把我赶了出去。当时,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冲着妈妈喊了声“走就走!”转身离去,眼泪夺眶而出……
天上一直飘着鹅毛大雪,我双手交叉地抓着自己的胳膊,冻得直打哆嗦。望着越来越暗的天空,我流着泪跑进了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小树林,心里更加难受了——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还不如和我一起玩耍的几个朋友?在小树林里,我突然感觉世界那么空旷,而我显得孤孤零零。我坐在一棵树旁,双手抱膝,把头低了下去,眼泪不住地落下,一滴一滴地滴在雪地上。
过了许久,一个熟悉的呼喊声在耳边回响起来,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呼喊声里还掺杂着几分焦急——是妈妈!我缓缓地站起来,声音却戛然而止,妈妈已经站在我面前,泪流满面。
我的眼泪有一次忍不住流了下来,我扑到妈妈怀里,轻声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错了……”妈妈轻轻拍着我,脸颊轻抚着我的头发,在我耳边呢喃:“没事了,妈妈也有不对的地方,饿了吧,走,回家吧!”
雪,愈下愈小,在余晖地照耀下,一对母女的身影越来越远……
在回家的路上,我又想:“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又有谁懂父母心呢?”
【篇三:泪】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哭过,也都流过眼泪,可流泪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让人回忆起来还浮想联翩;有的会让人再次落泪;也有的会让人开怀大笑……
记得母亲生日的那天,我送给了母亲一个“吻”。那是我为母亲过的第一个生日,也是我第一次送礼物给母亲。母亲和我都知道,那个“吻”里藏着我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感恩,对母亲的尊重。在母亲的脸庞上,虽然没有一点被我吻过的痕迹,可我知道,在母亲的心中,这个普普通通的吻那么重要,那么宝贵。
为母亲过生日,她笑了。送母亲“礼物”,她哭了,哭得那么的甜美,那么的开心。从母亲的泪中,我看到了无数张笑脸,那些笑脸似乎都在对着我笑,对着我说:“我好开心。”而这却让我非常惭愧,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多给母亲一些关心、多给母亲一些爱。
母亲流泪的样子真的好漂亮,那眼泪在母亲幸福的时候毫无顾忌地流了出来,而母亲此刻的样子也被我心中的画笔活灵活现地画在了我的心上,让我百看不厌。
“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们赶快长大、赶快懂事,把这流传千古的话语牢记心中,用心去领悟它的真谛,去“可怜”天下所有父母心。让母亲眼中那幸福的泪水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永恒!也让我们送给母亲的“礼物”成为母亲心中最神圣、最永恒的东西。
【篇四:孝敬父母要趁早】
从我们赤裸裸地来到世上,父母便多了一份牵挂。直到我们长大成人也总是放心不下。“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著名的歌曲告诉了我们时光易老,岁月易逝。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而且要趁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啊,这就是天下父母心。无论儿女身在何处,都是他们心中的牵挂。他们怕儿女出门在外吃不饱、穿不暖、受委屈……所以,不要长大离开父母后才想起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要趁早。
我看到有很多人,由于工作忙,平时各过各的生活,偶尔抽空去看望一下父母。只有在得知父母得了绝症,病入膏肓时,他们悔恨不已,发现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孝敬父母。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在《母亲》一书中写道:“小时候,我想为父母做很多事……都以‘以后’结束……其实,没有以后。”
在我们湾里,很多年轻人都上“东北”做抹灰工去了,一年四季都在外面,很多人只是过年时才回家。有的人甚至过年也不回来,只是不定期地寄一些钱回来。他们的父母都有两份“工作”:一份工作是种地,另一份工作是帮他们的子女带孩子。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长大了,同时他们的父母也老了。他们意识到要孝敬父母时,有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要趁早,不是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坦然,生活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