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们的成长正在西游路上】
四大名著中,最早知晓其故事的是《西游记》,最晚捧读原著的却也是它。印象中,初次翻读是在初中,满篇的佛理让人如坠云里,真不如那时上演的同名电视剧来得畅快,便掩卷作罢。这一等便时至今日,方才竭尽心力把心静下,强迫自己去读那古典章回,佛说道言。
忆起那年,在网上私聊时,常说,我们是佛池里的一尾鱼。如今想来,到底是年轻了些,有些过于自负了。就像如今开卷西游,抛却了那些熟知的西游故事,字里行间圈点的,竟几乎全是点点细碎的人生警醒,参不透、悟不尽的人生哲思。
从中学时代到如今,已碌碌小半年岁,不敢轻言已遭尽红尘,却也是对人对世俗这些个有了一星半点的自我解读。西游繁杂,仙怪丛生,如同我们这一路走来遇到的甲乙丙丁,带着各色各样的面具,让你我这等凡夫俗子使尽浑身解数去应付,只是开游第一回,猴哥带着我们上山学艺,就遇到樵夫听闻这“观棋烂柯”“伐木丁丁”的心隐,这“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的悠然。未来的故事是繁杂的,人生这一世是注定要遭遇各路鬼怪仙道的,只是,开篇紧要处,却要我们怀着一颗超然心去看待未来路上的光怪陆离。
西游路上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那九九八十一难是一场赌注。只是,我们成长的未来路上,又将是怎样的一派光景?九九八十一难?其实,如果把那些细细碎碎的日子整理成书,又何止八十一难呢?不养儿,不知报娘恩。细想来,我们这个碳水化合物的生命如此脆弱,能够在这样坚硬的世俗与现代化社会里顺利长大成人,然后人模人样活那么多岁,真真是奇迹了。
只是,活在这个世间,固然可以怀抱一颗超然心上路,却无法超然于物外。无论你是顽劣如猴头,还是欲望深深似八戒,甚或是老实巴交像沙僧,哪怕是超然博学如唐大官,都不得不去面对西游路上的沟壑纵横。我们的成长就如同一场西游,为追寻那个最真的自己,为探取这人活一世的人生价值。唐僧师徒四人,坚持到底了,得道成仙。我们孜孜以求着志同道合的朋友、亲人,甚至爱人,然后上路,坚持到了最后,我们终也可以坦荡今生了。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读西游,即便做不到“非仙即道”,至少,但愿这高中的西游之行可以让我们彼此之间明一点心智,多一丝触动。
【篇二:冬天的麻雀】
秋去冬来,怕冷的鸟类大迁徙,去往温暖的南方。而寒冷冬季里,还能看见陪伴我们的却是鸟类的凡夫俗子——麻雀。
候鸟有条不紊地搬迁“大本营”时,留守的麻雀却乐坏了。好奇的雀儿们于是放肆地蹦上道路,跳上窗台,飞上电线……一旦遇见我们,它们总能保留最自由的安全距离继续欢蹦乱跳,胆大的雀儿还会“扑”的一声,在你眼前一闪,瞬间又没影了。
严寒已至,雀儿们聪明极致,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树枝上,屋檐下,建筑物的小洞穴里都可以安家立业,甚至还可以借用已经飞到南方去过冬的鹊类的巢……
严冬时,我曾看到几只麻雀没精打采地站在窗外的空调外机上东张西望,“啾啾”地叫唤,我猜想它们大概是饿了。我大方地抓来一把米,撒在外挂机上,于是,躲开它们的视线偷看。因为开窗吓飞的雀儿们,很快就飞回了,疯狂地啄着机器外壳。“哆哆哆”,一阵响,身着灰色羽毛,圆圆的小脑袋上上下下,蹦跳着欢快地吃着大餐。它们没有绚丽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没有健壮的体魄,却能在一场又一场的风雪天安然无恙。北风呼啸,白雪纷飞,一夜里淹没了一切事物,万物皆是一色的白。麻雀们早早地、纷纷地飞出巢穴,鱼贯而出。它们落在树梢影影绰绰,落在电线上挨挨挤挤,落在冰冻的路边蹦蹦跳跳……寻找着食物,好让冬天快些过去!
从此,我喜欢上了它们!它们总能在每一个季节里与我相伴……
【篇三:雪白的冬天】
冬天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电闪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
冬天匆匆接了秋天的班,带着它给大自然的礼物,来到了人间。冬天像一位可爱的白衣少女,她白得纯洁无暇,令你一见到她就觉得心灵也变得纯洁了。
看,起风了。像一缕轻烟,从地平线上升起。它轻轻地拍打着周围的事物,像在有节奏地唱歌。曾经生机勃勃的小草听着美妙的歌声睡着了,周围很静,大自然的孩子们都在这雪白的环境下熟睡着。
雪是冬天送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不知什么时候,雪花飘落下来,团团雪花随风旋转,像一个个身穿白色薄纱裙的娇小姑娘在舞蹈。树枝上挂满了亮晶晶、毛茸茸的雪花,树皮上的皱纹也被雪填平了。大雪过后,天空像海一样蔚蓝,并且比海蓝得更加晶莹剔透。千峰万岭,极目一望,尽是白色,闪耀着一片圣洁的银光。
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百花都已凋零,可是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却傲然挺立于寒风之中,使我不禁想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我们在学习上不是也应该发扬梅花这种不畏严寒,迎难而上的精神吗?
冬姑娘对人们是公平的。每一个人去迎接她,她都会满脸微笑地投入你的怀抱,亲吻着你的手,你的脸。当然,她更喜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更希望尽情享受大地母亲给予她的爱。
啊!冬天这位可爱的白衣少女,她是北风的客人,大地的朋友。相比起来,桃红柳绿的春天,花繁叶茂的夏天,枫红菊香的秋天,在我的眼里都成了凡夫俗子,我还是最喜欢雪飘如絮的冬天。
【篇四:笑对自己】
生活中会有许多使你笑得合不拢嘴的事情,比如遇到称心的事情,看到幽默的表演,听到风趣的俏皮话,都会使你面露笑容甚至捧腹大笑。
笑,易乎其易。笑别人的弱点、缺陷似乎更是一些人的“拿手好戏”。然而,还是睁眼瞧瞧自己,盯着自己的可笑之处哈哈大笑吧!米普里什文的《大地的眼睛》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你想笑出眼泪,笑痛肚子,笑倒在地,还是经常笑自己吧。”人,不总是完美;生活,不总是铺满鲜花。不管你春风得意,还是悲叹失望,记住:笑对人生之时,别忘了笑一笑自己。
笑自己,就是直面自己的短处。多少人,曾经迷惘过,失望过,但却不曾找机会剖析过自己,修补过自己的生命。那么,也就白白错过了自己。使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笑自己,不是自卑的同义词,而是自信的表现,最终将会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而一味躲避自己,最终只会重病加身,苍老浑噩。你的人生需要你的笑,人生的精彩源于你的笑。你笑别人,还不如笑自己。而一旦能笑自己,品性修养就能在笑声中得到磨砺。人是在不断认识自己中走向成熟的。笑对人生,笑对自己,有利无害,何乐而不为?
鲁迅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解剖自己是一种气概。笑对人生,笑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一种气概?
真正会笑的人乃是笑自己的人,“人不是他所有的一切的总和,而是他还没有却可以有的一切的总和。”笑对人生,笑对自己,不论遇到成功还是挫折,只要你在人生征程上努力不懈坚持到底,你都将会比别人笑得欢快和坦荡,你所得到的将会使你受益无穷。
笑对人生,笑对自己,哪怕是残酷地嘲笑自己。我们是生活在世上的凡夫俗子,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极其宝贵又艰辛。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是一种生活,笑对人生,笑对自己才是一种生活。既然森林里不生长一样高的树林,乐章里不奏响一样激越的旋律,那么,我们何不正视自己,随着愉快的旋律,望着明月的落脚处,一路高歌而去?
【篇五:品读吾之“天伦”】
“天伦”二字,指父亲。我的父亲虽未到天伦之年,除了“不惑”的本分外还兼具“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多重人生经验。对母亲,我是不敢这样以写朋友的调侃口吻下笔的,至于亦父亦友的父亲,就不怕失礼了。这世上千篇文,大约有八百篇是写母亲的,很少有人提及父亲。今天我就下一回笔,给我的父亲写篇文章,作为即将到来的父亲节的礼物吧!
平凡老书生
父亲是文科班出身,自然也就少不了文人雅士的格调。做饭手艺平平,洗衣技术泛泛,酷爱二胡又技艺不精,擅长书法又很少显身手,只过年过节的给亲戚朋友写几副对联才肯翻出不知藏在哪里的文房四宝。他是个平凡的人,别人家里是严父慈母,我家却正相反,也许父亲是本着儒雅的文生气节,才如此宽宏大量,沉默寡言吧。他很少打麻将或者打牌,或许因为懒得理这些凡夫俗子,或许因为手气太差十赌九输,总之,父亲是一个温和内向的人,在我的眼中就是一介书生形象。人说女孩的性格像父亲,想必我也受了父亲的影响,母亲常说我们俩都是慢性子,一个模里刻出来的,父亲最近迷上了王立群,正挤空子读《史记》呢!
卡丁老爸
自从家里装上电脑以后,父亲又找到了除了舞文弄墨外的另一种休闲方式——玩游戏。真可谓童心未泯,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和小孩子们混在一起开卡丁车,不过,他还真有本事,技术纯熟,常拿第一,还不忘嘿嘿地傻笑几声。父亲工作的压力大,也许,在那风驰电掣的虚拟世界里,才能找到发泄的去处。父亲也因此变得现代了许多,渐渐地,他开始了解我们这一辈人的心理世界,也学会站在我的立场看问题,我们终于找到了共同语言。
年轻的心态让他坐不住了,周末早上,打完一夜呼噜之后,他清早起来,穿上T恤,到海边跑步,这在以前可不多见,别人家的老爸,恐怕没他这么特别。
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同时又是很特别,所以,他是一个特别平凡的人。有首歌叫《蝴蝶之吻》,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歌词,叙事平铺直叙,写的是女儿在成长过程中与父亲一起度过的片段,旋律并不是多么美妙,我却听出泪来。原来,父爱是如此的默然无声,如此淡然平实,父女之间的情感是如此真挚,一切都是无可言喻。
品读吾家天伦,写一个平凡的父亲,现在才知道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篇六:冰,圣洁的礼物】
冬昌的清晨,一丝冷风把我吹醒,好冷的天啊!打开窗,那么冷的天,那么冷的风,这是意志的考验,是心灵的洗涤,放眼望去,裸露的土地露出了僵硬的笑容,就连苍翠欲滴的大树也剥去了伪装,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光杆司令,唯有远处的松树依然苍翠欲滴,那苍劲有力感染了我,这是一种意志的考验。
瞬间,我发现了冰,啊!大地结冰了。冰透明的晶莹剔透的,犹如蓝宝石晶莹的,一如清澈的明眸,浅浅的,亮晶晶的,咉着太阳给予的光辉,映着蓝天和白云,冰啊!你是上苍,给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青出于蓝胜于蓝”。冰融于水而胜于水,我明白了冰的纯洁,明白了冰的心灵,明白了冰的胸怀。
转身之间,我发现了屋檐上的冰柱。冰柱如出鞘的利剑,又如大自然鬼斧神功在一夜之间为人类创造的钟乳,有人说它是玻璃,但它又比玻璃多几分温柔,说它是宝石,但它又比宝石多几分闪亮。于是,我想拥抱它,我想触摸它,可我踮起脚来也触碰不到它,我顿时感觉冰是高不中攀的,像我们这种凡夫俗子是不可能拥有它的,我突然感觉我有一颗贪婪的心,贪婪边享受它、欣赏它,让它唯我所有,顷刻间,我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划清影,何以在人间。”原来在心里,有一上道理,原来做一个凡夫俗子,民不是件坏事。
冰有朋友吗?如果有,那么他们在在何处?它们在小河里漂浮着,在小溪中凝聚着,在水缸里冻结着,它的朋友在有水之处,加上寒冷之意,便是经们的朋友所在之处。经们如明镜一般闪亮,点缀着,恰似冬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冰的归宿在哪里?为自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它是太阳的女儿,只要有太阳高高升起,它们就回归天空,它们来不及炫耀,来不及夸奖,来不及储存,来不及让我去记忆,它的轮廓,来不及概括,它就消失了,消失在冬的阳光中,这不是冰的归宿,冰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与可惜。
冰,圣洁的礼物,上苍的礼物,冬日的礼物。此刻,我顿悟:冰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人的心也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