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别样的秋游】
在这个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季节,同学们盼望已久的秋游悄然来了。
一早,同学们就早早地来到学校,似乎每个人昨夜都激动地没睡好觉。大家在教室里谈笑风生,问老师这次秋游的安排如何。大巴车来了,大家有序上车,一路欢歌笑语,充满轻松愉快。不一会就到钱塘江畔的“杭州棋院”。
进门,每个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样少见多怪地东张西望。从古到今的大小棋盘,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而变得苍旧,但足以证明它的发展史。古埃及的、十二生肖的雕塑,虽然都是在下棋的模样,可每个人的表情、样式可不尽相同,个个栩栩如生。那玉石、雨花石的棋子,更是闪闪发光、吸人眼球。更多的小玩意让我们目不暇接。同学们没有一个不赞叹的,纷纷拍照留念。第一次来“棋院”参观,给我们的印象真的好深好深。
快乐的时光总觉得那么地短暂,尽管同学们离开这里都是依依不舍,可那一张张棋盘、那一个个下棋的雕塑、那一样样五彩斑斓的展示品不仅给我们大饱眼福更增添了我们对棋类的浓厚兴趣。这次秋游,比以往去风景区游可真是别样。
【篇二:寻访身边的榜样】
篆刻,是中国传承千年的传统艺术,集书法和镌刻为一体,雄劲中不失精妙,古朴里透着新雅。暑假里,我们就跟随着老师,寻访了篆刻大师潘海宾,走进了神韵绵长的篆刻世界。
一进潘海宾大师的工作室,我们就看见了排列整齐的柜子里,展示着一件件精美的雕刻作品:桃源三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的形象栩栩如生;你看这枚“牧童遥指杏花村”,牛儿灯笼似的大眼似乎写满了对诗人的好奇;再看这“猴子摘桃”,它们互帮互助的神情样貌,让人体会到了友爱的温暖……这些题材都来源于生活,潘老师认为艺术作品不是摆在橱柜里毫无感情的展示品,而是贴近人心的有灵魂的智慧结晶。“篆刻的刀法分两种,一种是切刀,一种是冲刀。”“篆刻有许多字体,如甲骨文、鸟虫篆、铁线篆等。”听着潘老师娓娓道来,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篆刻的博大精深。
终于,我们要动手了。大家先将印石表面的蜡磨去,接着就开始设计自己要刻的文字,我设计的是“言”字。篆体字必须方方正正,要填满整个石头的表面。用铅笔打好草稿之后,我拿起一把刀,小心翼翼地在这块近乎透明的白石上雕刻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就刻了两三个笔画。剩下的,则是弧线。我呼了一口气,决定创造一下“奇迹”:切刀中带着一些冲,遇到角就刻得圆润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精雕细琢之后,我终于成功了!
体验了篆刻之后,我们采访了眼前这位在篆刻界有如神一般存在的潘大师。我先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问题:“请问老师,中国艺术门类很多,您为什么独独选择篆刻作为您的终身事业呢?”潘老师淡然一笑,回答道:“一开始我是受家庭熏陶的影响,慢慢地,我在这里面体会到了别样的乐趣。篆刻不仅能创造出艺术作品,还能给他人带来美感,这便是十分美好的事情。”紧接着,潘潘、张加烨和王琦涵也都一一采访了潘老师。潘老师的解答,点燃了我学习篆刻的兴趣之火。
三个小时的活动不知不觉就临近尾声,走出工作室的瞬间,我又回望了一眼整个房间,仿佛要把这里美好的一切全都装在心中带走……
【篇三:小竹船】
“看我的小竹船,真好看!”“我的比你更好看,哼!”那是同学们在做竹编的公益活动。
一进非遗馆,我就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住了:一座泰顺的廊桥模型在河两岸矗立着,拱形的桥板带着十足的古色古香,黑色的瓦片搭成了一顶结实的屋檐,十分古雅。它的对面,一家家小店铺连在一起。在店铺里,民间艺人有的正在做米塑,那纤细的手指捏着小巧的鼻子和嘴巴;有的刻着石雕,长长的刻刀不停地挥舞着;有的在剪纸,用细小的刻刀做出一个有趣漂亮的图形。各种展示品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潦乱。
制作时间终于到了,我快速地跑进教室,老师早已坐在那里等待同学们了。他有一头灰色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皱纹。他手上拿着许多竹条和工具,看起来饱读诗书,让人十分亲近。
老师见同学们跑进来,急忙放下东西,和蔼地说:“同学们,每个人都来拿一个支架,自己先来试着编一下。”我冲到第一个,拿了支架快速回到位子上细心地编了起来。那柔软的竹条像一根神奇的鞭子,我一按一提再转个弯,都没有断掉。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右边已经编完了,但是还剩很多竹条,那左边怎么编呢?我站起来向老师虚心地请教。老师耐心地帮我把多余部分剪掉,在另一边又起了一个头,还帮我插上黑色花纹,特意叮嘱我:“两边要对称,中间不要留太多缝隙,还要对齐。”我明白地点点头,又开始认真地制作。
经过老师悉心的指导,我做出了一只漂亮的小竹船。我举着小竹船手舞足蹈,高兴得停不下来。
竹条做的小船里装满了非物质文化的精髓和浓浓的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