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田螺的勇气】
这个世界上,之所以生机勃勃,是因为有无数的生命。有弱小的,有强大的。而最弱小,最不起眼的生命往往是最令人佩服的。
一场倾盆大雨过后,我和弟弟一起来到田里。田里有一条小沟,里面积满了雨水,坚硬的水泥壁上长满了苔藓。许多不要的菜叶。草根,垃圾都扔在了里面。导致这里水质发臭。大雨过后,水儿变清了。把许多扎根在石壁上的苔藓给冲走了。扔了一块石头下去,很快就被水冲的无影无踪。我站在水沟旁,望着水里的小黑石发呆,忽然,我感到小黑石动了一下,赶忙走近些,蹲下来定睛一看,它确实在动!这哪是一些小黑石嘛!分明就是些黑色的小田螺!沟底,水泥壁全是的。可这些弱小不可及的田螺居然没被勇猛的河水给冲走。面是玩强的吸附在水泥粗糙的水泥壁上。更让我为之一震的是,这样弱小的田螺居然迎着雨水,逆流而上。让我不由得为它们捏把汗。可能是因为溪流太急了,它们用尽全力向前走一小步,就得停下来休息好一会儿。然后继续向前移动。在人们眼里,那一步可能很小气。几乎看不见。但在小田螺的心里,那一步费了多大的力气呀,寄托了多大的希望啊!我把这些看似弱小却心灵强大的小田螺叫做“黑骑士”。
我忽然想戏弄一下它们,便选了一块大石头放下去。对“黑骑士”来说简直如山一般大。我想挡住它们的去路。大石头稳稳地站在沟底,贴着石壁。可这依然阻挡不了这支伟大的军队。“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一只只“黑骑士”爬了过来,像没看见一样向前头冲,一只,两只,三只,四只……,一只只“黑骑士“竟然爬上了大石头!这真是一个奇迹!
我望着“黑骑士”沉思,它们为什么不顺着雨水走,为什么不打道回府。我的心里砰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意味着什么,是勇气!
【篇二:我的暑假生活】
暑假转瞬即逝,余常闻同窗曰:“终日穿梭于斗室与学园之间,何谈闲适?”余默叹于心间以为其不尽然也。学业繁重,白驹过隙,似无闲适之理,然忙碌之缝隙,生活之空间,犹可享惬意时光之一二。
宝鼎茶闲烟尚绿
掷笔于案,吟赋才罢,瞥见青花瓷壶静默几案一角,方觉茶水静候多时。执壶略倾,碧溪自壶嘴如泻玉流至水晶钟中,真可谓“玉碗盛来琥珀光”。古人有云:“一杯为品,二杯解渴,三杯即牛饮骡之蠢物。”此言虽略过,但细品仍实有其意。执盏微啜,香蔓全身,遍体生芳,如沁芳之泉细流而下,以是不惧水沸。把盏赏玩,静心品之,自有一番闲适之意。而杯上浓雾犹未散去,品茶人实有漱碧玉之感,因而得“宝鼎茶闲烟尚绿”一句。
幽窗琴罢指犹凉
现下城中高楼林立,所谓窗者,即于水泥壁上凿一小孔即是,毫无“幽静”之感。俗语有言:“心静自然凉。”以是心静则居室亦静。以清净之心身处静室,何愁不得幽室?室中窗边一丛翠竹倚阳而栽,竹影映壁央,细金洒琴旁。此琴为琴中佳品,颇通灵性,毫无繁纹乱花饰之,自有一番天然神韵。拨之如瑶玿相击,奏之有如韵乐。筝者,盛也。随性而弹,随心而奏,锦瑟之音自幽窗泻下。噫!何无闲适之感?正是:幽窗琴罢指犹凉。
好云香护采芹人
楼后建有一寺,名曰极乐,此庙为各路悟道参禅之士向往之净土,香火极盛,晨钟暮鼓,闻之心如止水,怡然自得。自窗望之,庙宇静穆庄严,绿海环之,非陈楼高厦之流可比。极目远眺,晴空澈如蓝潭,静如琳玉。天上流云耀眼,与孤鹜齐飞,或卷或舒,去留无意,微风轻送,浮屠之上风铃叮当,此情此景,何人不起闲适之心?好一幅良辰美景,好一番赏心乐事,只愿:好云香护采芹人。
噫!佳期已逝,惟愿闲心犹在。恭疏短引,四韵俱成。难收潘江,愿倾陆海云尔。
茶未开盏句未裁,瑶音小轩夏阑珊。
窗前犹有千竿竹,回首默叹夏悠然。
【篇三: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
地下世界
作者:黄馨仪
2130年,由于人类对地球的过度采伐,地球的资源几乎枯竭,被人们破环的山林已经随处可见,干枯的河流里再也见不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身影,但人们对他们毫无节制的滥砍滥伐感到自豪,对无家可归的动物置之不理。
恶有恶报,人类在2135年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由于温室效应、臭氧层严重破坏,太阳的紫外线足以致命!与此同时,因为工厂大量排放的核废料已经让地球死气沉沉,又有致命的紫外线不断上升的惊人的速度,甚至还有可怕的核废料所产生的核辐射,毫无疑问,现在离开家门必死无疑,正当人们在被如何生活急地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人看见了钻出地面的蚯蚓,在杀伤力如此之大的核辐射面前蚯蚓居然活了下来,如果找到蚯蚓面对核辐射活下来的原因那不就能让人类们活下去了吗?最终,人们找到了蚯蚓活下去的原因,因为蚯蚓生活在地下,而由于泥土的密闭性,在地上的辐射和紫外线不易照入,而且地下温度相对比较凉爽。经过联合国的统一决定“地下世界”这一工程,正式开工了,首先,地上选用了一块土地作为入口,运用钻头钻进地理大约三千米,这里的土质比较实,不容易发生坍塌,之后再扩大“地下世界”的面积,让它能容纳近千万人的平台,平台挖好了,一眼望去无边无际,之后再进行加固,在泥土上涂上一层水泥,进一步确保百姓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做好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电和太阳这些小事却成为了地下世界最棘手的事情,有人突出,电可以运用地面上的核废料能量转化,电的问题解决了,但太阳呢?没有太阳植物就不能生长,植物不能生长氧气就会变得十分有限,这样下去,在地下世界说不定会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噩梦,有人提议用电来代替,但太阳发热需要巨大的电能,我们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能量呢?美国制造的原子核碰撞及就交出了很好的答案,这个地下世界在经历千辛万苦后,终于建成了。人们二话不说就进行了搬迁,住进了地下世界,这里和地上并无两样,成群的动物,高耸入云的楼房,闪闪发光的“太阳”,郁郁葱葱的树林,但人们总觉得差了什么,抬头望向灰白的水泥,蔚蓝的天空一去不复返。
人造的“太阳”,灰白的水泥壁,你是喜欢地上还是地下呢?
【篇四:老屋】
唐洪村,紧挨着严灶、杨港居,面积既不算大,也不算小。
村口处有一条笔直向东的镇北路,经过路边三十多户人家后,你一定会发现一片茂密的芦苇荡,一个废旧的小屋和一幢沧桑的老屋。
老屋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家。
它多少年来,一直静静地伫立在这儿,以前光亮的水泥壁被风吹日晒后,变成了灰暗色。老屋是爷爷奶奶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给爸爸结婚盖的,是当时落后的唐洪村里第二幢楼房。尽管他现在不复曾经的辉煌,但这家的产生让我沾沾自喜。
老屋四周全是树,这也是村里独有。银杏常绿,可惜不结果;柳树虽婀娜,看似弱不禁风,可它也到入冬后息影;白露前后,甘蔗、无花果都是应季美味;还有谷雨里的槐花,芒种后的紫罗兰,大暑里璀灿的夜空。老屋被妆点得年轻许多,颇有一番生活的乐趣。
烟囱是温馨的象征,升起的袅袅炊烟指引着回家的方向。放月假时,妈妈会准备一桌好菜,但我知道辛苦的她平时都是粗茶淡饭。奶奶趁农闲时,又纳了一双千层底儿,一针一线的费力和用心,都隐藏在她对我的笑脸中。老屋里住满了亲情和不能细分的故事。
我曾想骑着自行车,把唐洪村绕一圈儿,看看能不能发现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才骑了半里路,我就打退堂鼓了。周围是一样的乔木,可是路上全是陌生的面孔,不熟悉的河流、不曾到过的小路。这让十二岁的我觉得害怕和迷茫。
现在的我早就不畏惧这些了,路虽是远的,但走多了,家一定能到都。唐洪村真的既不算大也不算小,去杨港买菜很方便。也许眼睛亮的人会发现文革时印在墙上的五星,也许会发现一座坍塌的土房。我喜欢看这些,因为他们里面也曾同老屋一样住满了故事。
老屋会有一天挺不住像那伏地的土房吗?会的,那些曾经在土房里住的人都走了或死了。那以后我的家人呢?我呢?何去何从?
我一定会去闯荡世界,离开老屋。即使事过境迁,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是当初的模样,但我所眷恋的老屋是我灵魂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