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如果网络取代纸质报刊书籍】
从刻写在石头和泥板上的人类最早的书籍,到后来出现的纸莎草卷、羊皮纸等书写载体,再到纸质载体,书籍一直在发展。在现代电子技术的冲击下,网络阅读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传统的图书出版和阅读方式正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和考验。
网络会不会将传统书刊赶下历史舞台?如果网络取代了传统书刊,会如何呢?
恐怕最高兴的要算儿童、青少年群体了:动态的图书,当然比凝固的图书有趣!动动手指,就可以找到需要查找的信息或想要阅读的书籍,多方便、多快捷、多省钱啊!做不到的题,百度或者搜搜一下,就解决了;也再不必为计算发愁啦!更开心的是:只要有机会,就可以玩游戏,就可以聊天了!多爽!不开心了,还可以借助网络来发泄呢!
仁人志士就要担忧了:网络更像一把双刃剑,为我们开辟道路时,又有可能带来致命的创伤啊。
网络取代传统书刊,会不会给文化教化人类的历史使命带来创伤?网络言论相应自由,网络新闻与电子书籍缺乏严格监督与审核,在匿名情况下,很多人撕下平时温文尔雅的面具,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来违法犯罪。认识还不全面、性格还不成熟的孩子们面对可信度大打折扣的网络信息、面对种种不良诱惑会不会误入歧途,身心俱伤?
网络取代传统书刊,会不会给我们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带来创伤?脑不用要生锈,一遇到问题就向网络寻答案,缺乏自己动脑、主动探究的过程,大脑岂不是要退化?不用亲自计算了,人类的依赖力会不会越来越强;计算能力会不会越来越弱?
网络取代传统书刊,会不会给汉字之美带来创伤?汉字是我们的“瑰宝”。不同的书法风格蕴含着不同的美感与思想内涵:庄重中有顿挫的隶书,规矩而整齐的楷书,笔断意连的草书,圆润饱满的方正琥珀体……一旦纸质书籍报刊被取代,我们不需要再用笔书写,汉字的书法美感还怎么体现?书法美感一旦不存在,中华灿烂的文化还完整吗?
网络取代传统书刊,会不会给我们说真话、记真事的日记习惯带来创伤?人们想用文字来保留自己儿时童真的往事、记载自己心灵划过的轨迹、倾吐自己的酸甜苦辣都不可以了!有人或许说:不是可以用电脑,用网络来保留吗?网络?现在的黑客那么厉害,随便一个指令便可打开你的文档阅读你的密码、心情。你的“房子”里,有陌生人进进出出,你的秘密,被陌生人阅读,你难受么?你气愤么?你允许么?
网络取代传统书刊,会不会给读书的意境之美带来创伤?很多人喜欢读书,享受由纸香、文字的美感以及思想的光彩共同带来的心灵安宁与情感升华。这是一种对古韵的找寻,还是一种对文明的尊重。网络阅读,能做到吗?
网络取代传统书刊,会不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创伤?大家从幼儿园甚至从更早一些的家庭教育开始,就开始接触电子产品,人的一生有多少时间不处在电子产品的辐射之中?天天对着电子屏幕,我们的视力能不受到伤害?
不管以后科技怎么发达、网络怎么先进、多么便捷,我认为:传统的纸质报刊书籍都拥有一方舞台,绝不会被网络所取代!
【篇二:一个难忘的朋友】
很小的时候,我有个朋友,名叫周琰皓。虽然他现在已经转学了,但他的模样时时刻刻都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认识了周琰皓。他就像我的影子,整天都跟我在一起。上一年级了,很幸运地,我和周琰皓都被分到了104班,我和他还是整天在一起学习、玩耍。但是在三年级暑假,周琰皓转到了实验学校。当我听到这件事时,差点流下眼泪。
四年级寒假,有一次,我从补习班回来,看见有人在翻我的玩具。走进一看,竟是我的好朋友——周琰皓,他看见我回来了,对我说:“实验学校真不好,没有人愿意跟我玩,还不如新城市小学。”我欢喜地问他:“实验学校不错啊,我倒想去看看。”就这样,我们开心地聊了起来。
还有一次,我看见一本《快乐阅读》的书刊上有一篇周琰皓的作文,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他还在电话里说:“什么,周洲!你肯定是搞错了。”我奇怪地说:“是真的,我没搞错。”周琰皓这才相信我,欢天喜地地说:“真的吗,什么题目?”我立刻报上了题目《学校里的好妈妈》。这一刻仿佛是我自己的作文发表了似的。周琰皓也兴奋地说:“我太开心了!”
这就是我的朋友,一个伴我成长的好朋友。
【篇三:尊敬的普通人】
每个普通人都值得我我们去尊敬,尊敬他们的劳动,尊敬他们的成长。
记得有一天,屋外下着倾盆大雨,躲在被窝里的妈妈不想动弹,可是却很饿,于是叫了一份外卖吃。看着外面的雨,就像一盆一盆得水往下倒。好像每个雨滴都很有力度,砸在车上,发出霹雳啪啦的响声。
一打窗户,一阵更变吹了过来,马路边的树,都被吹的东倒西歪,就像受伤的人,怎么也站不起来。这风冷得刺骨,于是我瞬间关上了窗户。在等待时间里,我拿出自己喜欢的书刊……我抬头看看时钟,都已经快1点了,饭怎么还没送到,我生气极了。
又等了20分钟左右,们才发出咚咚的声音,我愤怒的去开门,之、见外卖员身上全湿透了,就像一只落汤鸡,就连脸上一挂着许多水滴。他提着饭,双手呈上来,边跟我说:“对不起,给您送晚了,外面的雨实在太大了。”我看看他手上的饭,撒了许多,我吼了一声:“这还怎么吃呀。我要给差评!”可他却拉着我的手有恳求的语言说:“求你别给差评。”他知道给了差评,这单就白跑了。
这时妈妈醒来了,便说:“我们不给差评。”外卖员这才下去,我质疑的看看妈妈。
【篇四:阅读,构成幸福生活】
阅读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通过阅读书籍,可以让我们知道许多事情,但最重要的是,它能让我明白了阅读原来是这么幸福的事。
从我学习的那一刻起,我便喜欢上了它,那种感觉是微妙的,自己也说不清楚……当我每次在看着那令人着迷的书籍时,总会觉得自己在干一件隆重的事情。
当我看完书,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本书带给我的所有知识和无穷的乐趣。阅读那些令人成长、开心等书籍。那种学习了新知识后的开心和喜悦,让我感到自己实在是太幸福了。
现在阅读书籍已经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好比鱼离不开水,花离不开阳光,人离不开空气一样,所以阅读深深地走进了我的生活。
我每次阅读那些令我受益无穷的书刊时,都会沉浸在那幸福和富有乐趣的文字里。
老师常说,你们要多读一些课外书,这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识。你们不知道啊,我那时如果能够读到一本好的课外书,心里不知有多开心!现在条件好了,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上`……每当我听见老师那优美的语言时,我就会思潮起伏,心中有无数的感触。
是啊!电视上也曾多次报道过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他们所表达出的那份求知的渴望,想阅读的心情,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永远也忘不了老师和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所说过的那一些话,因此,当我在每次阅读时,心中始终都洋溢“幸福”两字。
我喜欢阅读,同时也喜欢阅读带给我的感悟。人生就好比一朵花,假如你不趁着存活在世上的时间多读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书,等到以后老了,就一定会后悔莫及。后悔为什么当初自己那么愚蠢,不去好好学习,去通过阅读,汲取知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幸福。幸福的人生是用知识和乐趣构成的,那产生乐趣和汲取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通过阅读所获取的。所以准确的说,幸福人生这座桥是由阅读所搭建成的。
阅读,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啊!
【篇五:专属男儿的书】
机枪喷吐火舌在嗒嗒响;坦克轰鸣碾过战壕;炮塔在旋转,搜索下一个猎物;战机从空中中俯冲下来,疯狂扫射,又迅疾地拉起,直插入云霄。
这样的画面,对一般人来说,足够震撼,足够胆寒,然而对于我——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儿,这远远不够,他令我热血沸腾,血脉喷张,身体里翻涌着一种原始的冲动。但这样的场景在电视上,在电影里是瞬间的,但我想要的是永恒,我要持久的激情。书,这种传统的纸质媒介,很好地满足了我。书,让时间凝固,让画面定格。一张定格的照片的照片。一段流动的文字,它们配合得完美无比:图片让时间凝固,让人们慢慢回味,文字让时间不断重复——你可以反复阅读。这样的书,让人重温经典战例,剖析战场规律;让人熟悉没意见兵器,体验阳刚的、霸气逼人的金属生命。这样的书,就是我的至爱——军事书刊。
我与军事书刊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最早的相识是在初一时,那是还懵懵的很,在书店里看到他时,那种风格奔放,色彩简练干脆,形式粗犷的封面,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些兵器主题画面让我浑身发热,我感觉自己的脸被血性的激情渲染着,很红。书里的具体内容,我当时还看不懂,而且记得不分明了,但那种原始的,自然的,深刻的冲动到现在我还一直能够感受得到,我想那就是任何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儿生命根基处的,与生俱来的血性。
这种血性是男性的标志,我们看到拿着玩具枪“打仗”的是男孩儿,打战争题材游戏的是男生,就连群殴大部分也是男性参与的,其实看书也一样,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的行为,看着我买回一本又一本的军事书、兵器书,他们疑惑地问:“买这些书干什么?打打杀杀的。”我无从回答,只是一笑,我只知道是男性的血性使然。
这种书就像一针兴奋剂,给我活力。每天晚上,学习到半夜,惓了就拿出一本珍藏的军事或兵器书,有时间时就一页页的翻着看,没时间时就浏览一下图片,不管怎样,他们就像咖啡,就像浓茶。让我精神振奋,让我有精力继续挑灯夜战。这样,连在梦里,都是歼10、F-22,M1A2尼米兹的影子,或呼啸、或轰隆、或壮观,悍然驶过我的梦境,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每次去书店借书,登记时常会看到一些五大三粗、高大威猛的男生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书,仔细一看,不是言情的就是下三滥的武侠的、带点颜色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感慨万千,
非常惋惜,一个个本应血气方刚、热血沸腾的青年,就这样被一本本绵软无力、奢靡腐朽的书浸泡得褪去了男儿本色,这样的青年怎么可能成为成为有志青年,拥有远大的抱负呢?更有甚者,那些原本拥有阳刚之气的男生,硬要做变性手术,做什么“伪娘”,我嗤之以鼻,这简直是男性的耻辱,是男性的退化。
军事书刊、兵器书刊,专属男儿的书,我的至爱!
【篇六:爱是放手】
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人感到充满信心;爱是风雨中的一把雨伞,让人感到心灵的安慰;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人感到温暖舒适,但是,还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爸爸,您不是经常对我说人应该自强自立吗?妈妈,您不是经常让我看励志的书刊吗?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次是你们让我独立完成事情?其实,我多想你们能够明白,我也有自己理想和爱好;我多想证明我长大了,我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多想你们能够在某些情况下,让我隐藏起自己心中的秘密。
是的,我明白,我们正处在初中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应该好好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爸爸妈妈,你们还记得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为我买了一台几千元的电子琴,花一个暑假的时间让小姨教我弹琴。说实话,我确实喜欢弹电子琴,喜欢它神奇而美妙的声音,喜欢他美观而精巧的外形。可是你们让我每天必须弹三个小时琴,我就渐渐讨厌它了,因为我喜欢一个人在房间里跟着示范音乐一起弹,而不喜欢枯燥地学习。直到现在,我都不想甚至不敢去碰那台电子琴。
其实,我非常感谢你们,但是我更想让你们知道,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在女儿真正懂得自己飞翔的时候,需要的一种爱叫做放手。每当我自豪地对你们说我长大了的时候,你们的总要这样说:“即使你长大了,在我们的眼中,还是一个孩子。”这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但更多的则是不能独立的苦恼,因为我总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中成长,从没有自己去面对过困难和挫折。
人总是会长大的,不可能总是生活在温室里,生活在无风的港口。尽管温暖的家让人留恋,但是不经过磨练是难以成才的,所以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开手,让我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吧!
【篇七:我的小说迷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十足的小说迷,家里有一整个书柜里装的都是他的各种书刊,令人眼花缭乱。
每次我的小伙伴儿去家里玩,都忍不住夸赞几句,说道怪不得你的语文学的这么好,跟老爸耳濡目染也一定学到很多吧。
确实是这样的,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老爸爱看书的习惯,每次坐在他旁边看动画片的时候,都会被他专注的样子吸引过去,我心里想,书中一定是有什么比动画片更好玩儿的事情,于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学着老爸的样子,开始翻阅各种书刊。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才发现原来读书是一件这么有趣的事情,多亏了我的书迷老爸,培养了我的这一兴趣爱好,并且能够让我保留至今。
说到老爸的藏书,还是小说居多,尤其是各种武侠类的书籍,什么金庸古龙,连我都已经能够背出他们的著作名字。
老爸虽然爱读书,但是他从来没有因为看书耽误事情,比如小时候每天早起接送我们上学,去上班,去工作,去为了我们家里的生活打拼,他只是在闲暇的时候喜欢随手翻阅书籍,并且可以把书里的内容几乎无异的复述出来,所以说我的老爸是个小说迷。
【篇八:屏幕怎会飘来书香】
2008年第五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阅读率为36。5%,图书阅读率为34。7%——这是我国的网络阅读率首次超过纸质图书阅读率。时隔5年,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更是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地闯入我们的生活,身为“小弟”的网络新闻、电子书籍越来越吸引大家的“阅读”视线、挤占人们的阅读时空,纸质书籍报刊这个“大哥”渐渐失去昔日的风光。于是有人预测:电子阅读将是趋势,网络终将“统治”世界,电子产品必定取代纸质书刊。
我要说:网络冲击了纸质书刊,有效地弥补了纸质书刊的不足,因其方便、快捷获取大量信息的优势而得到人们的亲睐,但网络怎会取代纸质书刊?因为,屏幕怎能飘来书香?对着屏幕阅读,怎能领会“悦读”的最高境界?
阅读,需要静谧的氛围,需要心灵的恬然。借助电子产品来阅读,能完全达到这个境界吗?面对音乐、新闻、游戏、聊天软件等众多的选择,有多少人,尤其是有多少充满好奇心、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能经得住诱惑,专注地阅读,完成阅读的初衷呢?恐怕很多人会六神无主地左弄一下,右碰一下,让读书成为一种随意、无趣的行为吧?
阅读,是为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修养身心。冰心老奶奶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们阅读的书籍,飘着“文化”的古韵幽香。书籍报刊的出版、发行经过层层审核,“绿色”效能大大高于网络。当今网络,虽然有些网站专门提供名著、诗集等好书,但网络“环保”的程度,远远不敌纸质报刊。网络世界,充斥着道听途说来的虚假信息、“浓缩”的快餐文化,消极无益的垃圾文章,甚至是荼毒青少年身心的“毒品”文章。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不健康的网络新闻或书籍也是药,可这是毒药,多读不仅无益,还会让人中毒,这怎能保证我们借读书来陶冶情操,修养身心?
“阅读”,还要“悦读”。图书馆内,书香浓浓,阅读室里,肃静神圣。一册在手,端坐修习。累了,嗅嗅这弥漫着墨香的空气,看看周边专心阅读的“伙伴”,目光,又投向手中紧握的书卷。或者桃花树下,清风习习,落红片片。藤椅一把,香茗一杯,书卷一册,风翻哪页读哪页。抑或随意靠在枕上,心神散逸,闲书漫卷,目落哪篇读哪篇。也可以在雨天的凉亭中,伴随雨敲芭蕉的叮咚声,吟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诗句,可以在台风雷雨夜,停电的黑暗世界里,点一只蜡烛,潜心于文字之中,忘身于尘世之外……何等的诗情画意,何等的享受!敲击键盘,或者点击屏幕,忙忙碌碌,又怎么能享受“悦读”的诗意呢?遇到恶劣天气,电子产品黯然退场,我们又怎样阅读、“悦”读呢?
我们不能排斥网络新闻、电子书籍,但要选择性地去读,自觉将垃圾信息与毒品文章关在我们的心灵之外。我们还要认识到:屏幕不能飘来书香,纸质报刊书籍,永远不会淡出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手握书卷,品着书香,尽情地享受书籍的无穷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