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的游戏】
今天,老师一进教室,说:“今天我们来玩‘抓尾巴’的游戏?”尾巴,可是我们没有尾巴啊?于是老师把拿来的长方形纸拿出来说:“用纸当尾巴啊!”我们高兴地说“好啊!好啊!耶!耶!”
老师先说游戏规则:“先把尾巴贴在屁股上,当别人把别人的尾巴抓到时就算淘汰,没有被别人抓到尾巴的人就算赢。”
游戏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徐子晨和陈浩浩。他们一动不动地盯着对方,老师说:“游戏开始。”陈浩浩直接抓住徐子晨的衣服,便周旋了几个回合,但是,陈浩浩很快地缠住徐子晨,抓下他的尾巴,徐子晨还没来的及转身,就被陈浩浩抓下了尾巴。同学们说:“好精彩!好精彩!”他们连忙拍手。
第二场轮到我、项若妍、杜姝其比赛了。游戏开始了,我们抱成一个圈,每个人都想抓住别人的尾巴,就在这时我迅速抓住姝其的尾巴,姝其就这样被淘汰了。而我和若妍的比赛就难分胜负了。
“抓尾巴”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而且还考验了我们的敏捷能力。
【篇二:新征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奋战,经过无数的“战场”,终于结束了期末考试。当然,我也是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我也不能骄傲,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谦虚的人,这样以后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由于2020年的新冠事件,我们延迟开学,上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网课,在网课期间,我们利用各种小学生普遍具有的“黑客技术”,与“主播们”在互联网之间进行各种周旋和斗争,现在想想还有一丝丝怀念呢!
幸好“第二网课”已经开始了,我们可以放肆玩一场了,不过想想还是觉得我们不可以把自己放的太松,那就劳逸结合吧。
在假期里可以预习新的功课,这样开学之后,才能先人一步嘛。为了让自己的假期充实而有意义,我要为自己制定假期计划,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必要时还会请父母帮忙监督。
每一次的假期都会冲出一匹匹黑马,也会陨落一颗颗星辰,我一定会做那匹黑马,加油吧!
【篇三:成长】
曾经,我多次以一个青少年的视角写过长大的感觉。成熟,有担当,坚强……我也曾自认为自己正逐渐长大,褪去幼稚,增添一分成熟。但现在,我才意识到,成人的世界是累的。
因为他们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自己来解决,所以不得不成熟;因为他们要面对自己的家人生病了,他们必须去尽力保护家人,所以他们有担当;因为在他们哭泣时,没有人安慰他们,所以他们不得不坚强。他们,只有给自己穿上一身厚厚的铠甲,所向披靡,唯有保护他们想保护的人。
五一期间,小姨,舅舅两家人来我家做客,本应团聚一堂,却因我的身体原因而不得不住院治疗,只留客人在家。而母亲一边心系我的病情在医院来回周旋,一边给小姨打电话对她说:“宝宝还小,别带医院来了,在家和哥嫂好好唠嗑,咱们难得一聚,等下次姐一定陪你好好逛逛。”母亲的话里充满了不舍,无奈……良久,母亲转过身,心疼地问我:怎么样,疼不疼?眼里噙满泪水……
相聚本事一件高兴的事,却因不争气的我变得那么沉重和悲伤。我心中涌起对母亲,小姨和舅舅的愧疚……此刻的我,低着头,趁着大家不在,偷偷的流下了泪水……
褪去儿时的童真,我不会再磨着妈妈说难受,而是说:“没事儿,我好着呢!”褪去儿时的幼稚,我不会在生病时一味地想着自己,而是会向母亲说:“你不用担心我啊!”
陡然间,感受到大人的世界复杂得有点累,太多牵挂,太多思念连成一条线。而成长的路,因为我的生病,因为母爱,变得如此漫长。
【篇四:小英雄雨来作文】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12岁的男孩雨来为了救自己的老师,和日本鬼子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故事。
雨来的游泳技术很好,但是他经常上课迟到或逃课去捉鱼,因为这些事情,老师经常批评他。调皮的雨来竟然把癞蛤蟆放到了老师家的锅里。有一天,日本军官来到了学校把老师抓走了,雨来带领几个小伙伴去学校救老师。雨来在给日本人喝的酒里放了泻药,害得那些日本人裤子都来不及脱,抢着上厕所,一个个被整得有气无力、狼狈不堪。随后,雨来和小伙伴们巧设机关,把前来抓他们的日本人收拾得屁滚尿流、嗷嗷乱叫……小雨来和伙伴们在尝试了几个方法后,还是没能把老师救出来,伙伴们劝雨来等通讯员叔叔来了后在再去救老师,雨来生气地说:“这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一定要尽快救出她,”他又想出新的办法,在日本人押着老师乘船度河时,雨来和小伙伴铁头潜在水里,用一根长木头作伪装,尾随着日本人的船,瞅准时机,将日本人的船掀翻,这几个日本人跌落在水中,在水中张牙舞爪地作了垂死挣扎后,就命归西天,向阎王爷报到去了。雨来和伙伴们成功地把老师解救了出来。看了这部电影,雨来的鲜明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调皮淘气,爱玩逃课,还恶作剧地把癞蛤蟆放在老师做饭的锅里。但是,在日本鬼子进村,把自己的老师抓起来的时候,又体现出了他聪明、机智、勇敢、正义的一面。他为了救老师,与日本鬼子逢场作戏,巧施伎俩,把泻药放在了给敌人喝的酒里面。将敌人的体力耗尽,为营救老师赢得了时间。此后,他和小伙伴们巧设陷阱,与前来捉拿他们的日本鬼子进行周旋……看着日本鬼子因踩上了雨来他们设的陷阱,栽入深坑、吊在树上的狼狈样子,我不禁哈哈大笑,为雨来他们的机智勇敢拍手喝彩。
这部电影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小雨来他们的学习环境。他们的教室是如此的简陋,只有一块破黑板和几张破桌椅,他们穷得甚至连书包都没有。可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雨来和小伙伴们乐观开朗,热爱生活,他们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牢记老师对他们的谆谆教导,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爱国。在侵略者日本人面前,毫不畏惧,英勇果敢。把侵略者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让人拍手称快。雨来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美好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国破家亡的悲伤,我们的教室宽敞而明亮,配备有现代化的电化教学设施,不同的课程有专业的老师给我们教授。书柜里还陈列着各种有趣的书籍供我们课后阅读,专门的音乐教室和运动操场让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有时还抱怨功课太多,没有玩的时间,在学习上有时怕苦怕累,跟小雨来他们比,我真是太惭愧了。小雨来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也要向小雨来学习,对生活学习乐观积极,热爱祖国。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篇五:从困难中重生】
这年暑假,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他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道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故事讲述的是古巴渔民圣地亚哥连续出海八十四天,一无所获。决定在第二天清晨出海捕鱼,钓到了一条大鱼,可那条大鱼不肯被捕便拖着老人的小船与老人周旋起来,最后老人惊奇的发现这是一只比自己的船还长2英尺的大马林鱼。但他依旧与大鱼争斗着,最后拼尽力气把大鱼拉近,将鱼叉刺入他的胸膛。但由于大鱼失血过多,招来了一条条小鲨鱼,“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于是圣地亚哥把刀子绑在桨上同鲨鱼搏斗起来。最后他突出重围,将大马林鱼的骨架带回小港,扛起桅杆回家睡觉了。第二天,人们都围着他的船说,从没捕到过这么大的鱼,而老人却又睡着了,他梦见了狮子,而孩子默默地守在身边。
当我读到圣地亚哥孤独一人生活在窝棚里,身上的一切显得苍老,只能独自捕鱼。镇上的人不理解他,唯一懂他的只有马诺林,可他的母亲却不准他与圣地亚哥交往,他八十天里连续出海,却一无所获。我对他表示深深的同情,初读时,见他可怜,无妻无儿还无人理解他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对他的同情。
当我读到圣地亚哥与大鱼周旋最后捕到大鱼时,由于血腥味吸引了鲨鱼群,它们不停撕咬着大马林鱼,而他便将刀子绑在桨上同鲨鱼搏斗起来,最后咬的大马林鱼只剩一副骨架时,我开始对他不自量力感到好奇,虽说他坚持不懈地搏斗鲨鱼,但仍觉得有些可笑。圣地亚哥已近六旬,被大鱼折磨的筋疲力尽,浑身是伤,换做我早就切下大鱼先开溜了,可他仍不自量力地搏斗,最后只带回了一副骨架。
但到了后来,人们围着老人的船,说自己从未打过这么大的鱼。而老人醒来后,对孩子说:“它们确实把我打败了。”孩子说:“它没有打败你,那条鱼没有打败你。”此时,我恍然大悟,对老人也是由衷地敬佩,可以说,他是一名真正的英雄,虽然只收获了一副鱼骨头,但他那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才是闪耀着光芒的财富。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便是《老人与海》最后震撼我的话。多么可敬的老人呀!我们也应像他一样不畏艰险而迎难而上,绝不半途而废,这样我们才有更大的机会取得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篇六: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读《老人与海》有感】
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竟然独自在海上与鲨鱼搏斗,一个无依无靠的老人竟然在海上和一条重达180英镑的大鱼周旋。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竟带回一条比船都大的鱼。
这位老人叫圣地亚哥,他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钓到鱼。起初,一个叫马洛林的男孩跟他出海,可是连续40天没打到鱼,男孩走了,第85天,老人再次出海,这次他把船开到很远的地方,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鱼,老人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并用船艰难地拖回,但途中鱼却被鲨鱼吃个精光,最终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鱼架。
“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是出自于这本书中的经典名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中有的人当遇到挫折时是迎难而上,还是甘心被挫折打败呢?
很多人在遇到了挫折时就会惧怕它,甚至连理都不理,纵身跳下万丈深渊,这难道不是懦弱的表现吗?
读了《老人与海》这本书后,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便是圣地亚哥的那种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特点。使人明白“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的真正含义,使人想起“阳光总在一场风雨后”的真谛。在人生的旅途上,天空不会是一直蔚蓝的,草地不会是一直青绿的,花儿不会一直是芬芳的。
人生的旅途就像在大海上航行,不会一直风平浪静,波浪总会涌起,风暴总会来临。人生路上没了挫折就不会充实,没了挫折就不会有教训,没了教训就不会有进步,没了进步就不会有成功。让我们正确的面对挫折,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惧怕挫折。
道路不会一直通畅,路上总有荆棘,只有勇敢地越过,才能看到更加多彩的世界。
【篇七:《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之中最令人念念不忘的有哪些呢?除了那一位位名将之间设计的计谋、谋士之间看穿的人心,还有那一场场惊心动魄、以血洗礼的屠杀与战争背后,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些深居在男儿之后的女子?“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当时军刀霍霍之时,花还未落,人却已亡。自古红颜是否真的多祸水?那些女儿身的背后,又是怎样流着辛酸难言的泪?
在董卓任意于长安杀戮之时,貂蝉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为歌女。貂蝉见汉室王朝被奸臣董卓操控,在月下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恰被王允发现便收其为义女,用歌姬貂蝉这枚棋子定下连环计,周旋于父子之间,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使其互相猜疑至反目成仇。在她受王允请求之托时,她是毅然决然地答应的。
“若与国家有益,贱妾亦何惜一身?但惟司徒筹划。”
“愿听遵命,虽死不辞!”
貂蝉扭转了董卓政权的局势,却也无法改变自己任人摆布的命运。在这样的战乱年代,自己本就无所依傍,但却为了家国抛弃自由和贞操,在政权和欺骗中周旋。即使至今,她依然背负着“祸水”的罪名不知下落。可她立下的功劳确比任何一个在沙场上马革裹尸的壮士都要荡气回肠,至于她内心真实的想法,恐怕只在凤仪亭的烟波中渺渺远去了……。
祸兮福所矣,福兮祸所伏。
“我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呵,李儒这一句叹息,人们大都为董卓深感到将亡之音,丝毫却不知这些“女人”的身体和灵魂早就注定要死在男人们勾心斗角的角逐之中了。
女儿悲,安宁何时归?女儿卑,自由何时回?
董卓曾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当郭论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时,不提死者之多,纵军士淫人妻女,哀啼之声,震动天地。自古红颜,本就挣脱不了命运的束缚,就是这样悲戚,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她们,活的如此屈辱,又是那样的卑微。论巾帼英雄,鲜有昭君出塞维护国家稳定,也难有杨门女将沙场折戟沉沙名垂千古。所谓的有国才有家,那些心怀国家和功名的烈士可知这一去家便亡的妻女的苦楚与无所依靠的孤独,待到历史尘埃落定之时,女儿家的身影,也大都只出现在史书中“淫人妻女”“夫去妻死”寥寥几笔中了。
【篇八:礁石给我的启示】
礁石每天都置身于大海之中,时时刻刻都接受着海水的洗礼。时代的变化,礁石总有一天会被大海冲痩了身体,但总能从每一次的撞击之下得到知识、启示。何乐而不为?
礁石在大海之中作为中流之砥柱,被激流的海水拍打,被冰冷的寒风攻击,被世间万物所欺凌。但它何时退缩过?不管受到多大的欺凌它不都挺立在自己的岗位上吗?
礁石使我想到了一个英雄——杨靖宇。杨靖宇生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是啊,人就是要像礁石一样接受知识的洗礼,读瘦了身体又何妨?获取知识不只是为了变聪明,更是哺育灵魂的良药。
做人更要拥有强大的毅力。正如,杨靖宇为何能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颗爱国的心,那火热的心,燃烧了整个战场,让他在寒冷的冬天有发不完的力量!
我们要像那海中之礁,任凭斗转星移,仍在海中顽强地坚持着。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篇九:优秀学生学会生存作文】
想起星期二晚上遇到的一件事,至今还心有余悸,我也再也不敢放学不回家,在外面玩太晚了。
星期二放学后漆黑的夜晚,我刚从学校准备回家,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好像有人跟在我后面。从地下的影子来看,那个人的个子不高但是有点胖的,头戴一顶帽子。
此时此刻,我意识到我可能会有危险,我想大声叫,可是万一他有凶器,我不就挂了吗?所以我镇静了下来,假装若无其事,继续慢慢吞吞的走着,但是我的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着。
我走到家门口,看见了一个阿姨我又惊慌又开心的叫着:“妈妈,妈妈。”不知怎的,阿姨像是我的搭档一样,∶“走我们回家”我和阿姨讲述了我的事情,阿姨和我说了些道理。而那个陌生人呢?早就跑了,帽子掉了都没有回来捡,回到家我和妈妈说了这件事,心里就特别委屈,眼泪直往下淌。
这件事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当遇见坏人的时候要镇定,正确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周旋,已做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篇十:看不见的客人观后感】
一部斗智斗勇的悬疑片,让我看见了复杂的人性。
电影讲的是一位成功人士带着他的情人去玩,却在路上发生了一场无法挽回的交通事故,他们当机立断,让这辆车和车里无辜的受害者一起消失(如果及时得到救助,可能会有一线生机),于是男人把车沉入了水里,他们认为这事能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
因为撞击,他们的车也熄了火,女人留下来呼救,碰上一个善良的老人,老人为了给他修车,不嫌麻烦。女人在老人的家里,发现他们撞死的人竟是老人的儿子。那对老夫妻很聪明,从细节发现儿子不是失踪。他们很快找到警察,但警长已被男人贿赂。男人还找到了打官司从未输过的女律师帮他辩护,没想到的是,男孩的母亲假扮律师,在真律师到来之前获得了真相。整部电影就在一个房间里徐徐展开,在回忆、猜测、谎言中渐渐逼近真相,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不断颠覆我的三观。
直到电影结束,我仍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篇名叫“看不见的客人”?客人是谁?看不见什么?为什么看不见?
这个客人是不是成功人士口中子虚乌有的凶手?如果这样,为什么不叫“看不见的凶手”?这个客人会不会是成功人士本人?导演想借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人性中被掩藏的“恶”。如果这样,“客人”解释不通啊?!那这个客人应该就是假律师,真演员——男孩的母亲。
那篇名为什么叫“看不见”的客人?莫非导演想让我们看见什么?那我看见什么了呢?看见人性的善?看见人性的恶?为了弄清真相,还儿子清白不得已跟踪收集信息,扮演律师获得口供的父母是善良的;被名利冲昏头脑,不择手段连续杀人,最终还想拼命掩盖真相的男人是可恶的。善良的父母与可恶的男人在周旋,真相与谎言在周旋,看见与看不见在周旋。
协助男人为恶,后良心不安,抑郁难平,忏悔之余决定给予老夫妻经济补偿最终遭男人拒绝并被杀害的女人,用善洗去了恶,在我心中获得了重生。而那个男人,捏造谎言,歪曲真相,道貌岸然,一步错,步步错,虚伪!
我到底看见了什么呢?或许只看见了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