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相关作文

【篇一:深深打动我的一件事】

生活中处处都有吸引我们目光的人、事、景,也许就在人不经意间,它就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有这样一个事,深深的打动了我。

介子推曾经在重耳流亡期间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追随他。半路上,粮食被人偷光了,没有饭吃,重耳熬不住,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连忙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了一块,炖成了肉汤给重耳吃,才挽救了重耳的生命。

我从这儿看出介子推很忠心,为了救重耳竟割下一块肉,还在重耳流亡期间不顾一切追随他,在重耳落难的时候,介子推还能肝脑涂地,赤胆忠心,万死不辞,死心塌地的追随重耳,他的精神真的很可贵!

还有当重耳回国当了国君时,(也就是晋文公)他在这时没有主动请赏,而是带着老母亲隐居到绵山上去了,他认为帮助君主是应该的,没必要得到奖赏,所以几次不上朝听封。

当然还有他的那种宁死也不受封的精神打动了我,当时晋文公放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绵山,晋文公留了一个出口,想让他从出口里出来,可他不出来,等到晋文公去看时,他早已抱着一棵大柳树被活活烧死了。他宁死也不去接受封赏,因为他看不起功名利禄,他遵守了“臣则忠”的规则,却因此丧命,可他不后悔,因为他已经做了他该做的。

最后,他写下了血书来告诉晋文公不能沉迷于酒色,不能不问朝政,一定要做一个明君,才能深得人心,这种一心为君王着想,以死让君王记住他临终时的嘱托,管理好国家,这就是介子推的想法。确实这位君王也不负他的嘱托,终于做到了,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介子推也算死得瞑目了。

介子推的言行深深打动了我,我要以他为我的榜样向他学习。

【篇二:游美术馆】

我曾漫步文学的花园,想要寻找一束最美丽的花朵。我拨开千枝万叶,嗅入一抹暗香,瞟见一株被压弯了茎条的花束,木心就这样浮现。

同为作家,名声却远不能与文豪相较,虽高贞自洁,仅没家喻户晓,只是平静地面朝自己,绘画、写诗。真如他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他是作家,又是画家。他的画作小得精细,小得可爱,线条勾勒出山脉的轮廓,在我眼中是渺小的,但在心里是如此伟大。他不管世事,依然这样创作。

远山钟声,无人解意!

……

我看到了他的平生经历,文革时期被捕入狱,被残忍地打断三根手指,留下无尽的血和泪,可是,他依然昂起头来,颤抖着双手,在狱中用64张白纸完成65万字的创作。

黄迹斑斑的手稿上,蚂蚁般的小字印刻在上面,细看也不能分辨出全部来,多处涂改,墨迹深浅不一,渗开来,淡下去,普写出曲折又璀璨的人生。

我开始肃然起敬,重新目视着这位执着的艺术家,看到他出狱后不得已开始逃亡。那个乌镇的翩翩少年,向着世界出发、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直流亡到美国,又回到了故乡。转眼,两鬓斑白。

他的归来终究是必然的,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故乡,让他悲欣交集,却是艺术的源泉。他回来了,带回了他的文学,带回了他的艺术,带回了他的精神。他是中国文学的暗香,无论怎样,都只是默默的,淡淡的,从不声张,只是在斜风中送出一丝文学的暗香。

……

我要去寻找的花是美丽的,但不是最骄艳的,因为有的花束长在高大的技干一旁,绘作天下的一抹暗香,它在摇曳,它在长大,送来缕缕清柔,暗香浮动!

【篇三:对高考的宣言优秀作文】

当我们回顾历史,摇旗呐喊“举子的时代离我们而去”的时候,高考已出其不意地压的人喘可是气。

将数十年劳苦付诸一纸试卷,这是中国大多数青年学生不可抗争的命运。历史继续上演着九小时改变人一生的戏剧。九小时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即短暂又漫长。短暂是十年磨一剑的短暂。漫长是心徨徨然似惊似喜似哀似悲的漫长。考生们是在用这九个小时做一场盛大而隆重的赌博,赌注是数十年的劳苦学习,他们期望的开盘结局是四年的安心以及四十年的安逸。而他们中又有几人能偿所愿

六月我们在高考,我们也在准备着流亡。

当然有人会说:“金榜题名”为人生极致。然而在古代科举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的儒生境界,也早已被后世冷峻的史家揭露的体无完肤时,人们是否在研究当今的高考制度有没有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是不是有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支撑。回眸短暂的高考史,人们定然悚然而惊,我们在高考,而我们又不足以拿高考作为信仰,那我们的信仰何在

当代信仰危机时代的中国,高考似乎难以成为社会出纳的载体。高考制度和大学教育不接轨是人们不愿正视的问题,这正是一种不完善的文化系统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文化信仰,社会教育家们各施其职,但始终没能完善,不能结合成一种统一的文化体。要想使高考制度至善至美,当务之急是完备青年学生的文化信仰。

在信仰危机的世道,考生们孜孜以求,除了可怜兮兮,苟且偷生的书生梦想之外,还有什么呢千千万万读书人为了高考交付了自我本该斑驳陆离的青春。在高考的路上,我们没有听到壮阔的军号,只剩下了哀歌声声。但愿在新的文化制度下,我们不要见到新范进、孔乙己者流。

在现今的高考制度下,学生都是批量生产,似乎是在应试的模具中制造,然后交付给社会,个个都型号相同,不生任何枝节。而教师的处境也极为尴尬。教师本是园丁,是育才的有机质,今却成了应试教育下培养应试人才的工具。他们最了解高考,他们也最明白,我们是在高考,同时也在流亡。

六月,高考来的太突然,但流亡已注定。七月又有几人能喜。成绩好,他们在感叹只让十年苦读成了今日欢笑一场的成本。成绩差,他们在哀叹十年苦读或成了今日的一枕黄梁。千千万万的考生抬起头,他们在说,高考结束了,而我们又是在哪里。

无论成绩好坏,这注定是一场流亡。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