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相关作文

【篇一:这样的人让我佩服】

53人端坐在位子上等待上届学生口口相传的“老庄”来教第一堂生物课,虽过半年,我仍记忆犹新,于是我翻开泛黄的日记本,找寻着它,重新回忆一遍。

铃声响后不久,一位五十来岁的女教师大步跨进门,一个箭步跃上讲台,气定神闲,扫视全班:

“我是你们生物老师,可叫我庄老师。”

趁她自我介绍,我进一步打量她:细长的瓜子脸,略瘦;干净利落的着装,爽快。一头蓬发,自由,随性;目光幽默、风趣。

正打量着,庄老师开始了新课。

新课即花的结构,庄老师在讲台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诠释着,讲解着,而台下,同学们炸了锅。所以,我对庄老师的第一印象是:一口知识的深井,却不在乎人们能否从井中打上来甘甜的水。庄老师一直没有管理秩序,到后来不过轻描淡写地吐口一句:“别吵了”。于是,我坚定了看法。

秩序的混乱持续着,但是我却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想法。

同学们似乎很排斥“花的构造”,尤其是玉米花的构造,更是理解的一塌糊涂。

庄老师指着黑板上的课件做了描述,问:“明白了?”

所有人面面相觑,没有只言片语。

庄老师轻叹一声,跃上讲台,将几撮额前垂着的蓬发甩到脑后,接着张开右手,放至头顶:“雄花生在顶上!”又将左手半张,挪到腰间:“雌花生在中间!”

望着庄老师疑似失传的“亢龙有悔”,同学们再也忍不住了,低头,弯腰,挤眉,弄眼,哄堂大笑。老庄接着大声问道:“明白了?”

“明白了!”这声响亮且整齐的合音几乎把屋顶掀翻。

“能及课上活跃,不失水准,包教包会者,老庄是也!”看完日记的最后一句话,我提笔添上四个字“佩服,佩服。”

【篇二:由庄子思想说开去】

精炼独到,积极遁世,卓尔不群,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借而代指老庄学派学说。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其物”等思想,其核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庄学派不主张满口慈悲、大智慧、大觉悟的假道德,认为这些不过是些愚弄人的幌子。要德行合一,以己推人,自化,人人化则天下化。

庄子认为,“道”客观存在,且是世间万物的本源,遵循自然按规律做事,事物自生自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如我们所学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认为,我与鲦鱼并无区别,它“出游从容”,我便知它是快乐的,万物与我为一体,宇宙万物或许千差万别,说到底,都是一样的,夜晚仰望同一轮明月,白天受同一个太阳的照射,并无分别。

庄子确定认知的标准很困难,甚至不可能,因为任何条件都会受到限制,这一观点我并不是很理解,不过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认知标准不同的事情,比如说有些人喜欢吃榴莲,而其他人不喜欢。其实,在人与人相处时,不必前行追求思想、观点等方面的统一,多种思维交织在一起,取其共性,了解、思考不同的认知,可以做到“内化”。

庄子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有一种“看透一切的感觉”,看开了,一切都不过如此罢了,福与祸是两副面孔的幸运牌,人生路上,赤条条地来,终会赤条条地去,该走的弯路一条都少不了,该遇到的挫折,还需自己去解决……庄子已然是那种不屑于任何事物、事情的人了。他倾于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安宁。在学习完《混沌之死》和《呆若木鸡》后,我就更觉得,在庄子眼中,俗人如同一窝叽叽喳喳的鸟,官场更是一个令人厌倦的地方。“独善其身”,我们应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总结经验,汲取精华,让自己更强大,不必与俗人并论。但如果,人人都如庄子这般“傲”,那么,现在的社会定会很恐怖。

现如今,合作共赢,团结一心才是成功的途径,而庄子的思想中希望人人自化,从而达到天下化的局面,修炼自己的内心,成为一个所谓“逍遥”的人,这是内心的独立、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太难了,况且,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的情感皆来源于外物,又怎能只做到“自化”呢?

在我看来,“自化”的前提是世间万物,所有生灵都是老师,与外界合作,提其精华,才能“自生自化”啊!

【篇三:平凡中的发现】

老庄常常把自己幻化为一粒小小的尘埃,老子往往将自己梦想为一条涓涓的溪流。老庄在天空中漂流,老子在大地中穿行。远离钢筋水泥,远离车水马龙,远离各异繁杂,脱离了浮华的表面,看见了深层的平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辗转几月,我又从学校这这平凡但不普通的故乡。坐在车上,走马观花的看过大桥旁澎湃的河流一如既往的奔腾,穿过大桥,一户人家又在离桥不远的地方建新楼,这楼房已经初具雏形,两层楼,有已经宽阔的可以容纳两辆汽车的坝子,在楼也有一个宽阔的阳台,楼顶也盖上了一层琉璃瓦,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有些许缺失,想起来了——小时候,一片瓦房中房顶上总竖起的一个个烟囱,黄昏中午有一缕缕炊烟升起又在天空相互交错,换化成一篇篇神异的图画,像后山粒大饱满的樱桃,像邻家的恶狗,又想一道道好菜层出不穷,但微风荡过,转而又不见了,只剩下一群流口水的孩子。

由于老家有了水泥路,在我想着笑着时就到了家门口。这次回家是因为有亲戚办喜事,一家人回来与以前走得近的亲朋好友走动走动。奶奶,妈妈一下车就去搭把手,洗洗碗,清清菜,爷爷,爸爸就找上以前朋友交谈,个个都是料理庄稼的好手,都被晒得黑黑,手上都有粗茧,一个个都是实诚人,爽朗的汉子,一会儿也打开了话夹子,一会儿谈过去日子怎么难过,一会儿又谈现在干农活的方便怎么怎么,一来二往就这么熟,你给我你根烟,我回敬你一根烟,刚谈一会儿就成了“人间仙境”,我不能接收这仙境,只有到处闲逛。

无意间到了一房间,看见是十几个风尘仆仆的熊孩子。几个围着一个电脑,又有几个玩手机,也有一些在围观,有一个孩子见我进来还说这件房间里有WiFi。一群人就挤在这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内。我仔细看看了一看,玩电脑在玩CF,戴着耳麦,面无表情,时不时还在咒骂,眼睛直直的盯着屏幕,左手在键盘灵活敲击像乱花丛中的蝴蝶灵活扑飞,右手鼠标的点击声连连不断,旁边还有两个孩子在痴痴地看,那表情就像一吃货看着一道绝世佳肴,可看闻却又不能吃一般。旁还有个在玩自由之战,那个孩子似乎很紧张,脸上有这些虚汗,旁边的孩子更紧张,纷纷出谋划策,指手画脚的,一群人差点就这么抢了起来。想起过去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远离了荧屏,那么淳朴自然,天真趣味,转而又觉得这里太乱了,又想去厨房试试乡里那土灶台,去烧柴火。

绕了半天,终于到了厨房,不过这厨房的另一番风景倒也让我吃惊,小小的空间内是几个女人在做饭,有说有笑,同时又忙成了一团,像一锅腾腾的热水,但分工又像军队一般秩序井然。于是我兴冲冲的挤了进去,但很遗憾,以前熟悉的灶台也没有了,取之而是天然气,原来那份劳动的趣味也不见了,被烟熏成黑脸的尴尬也不见了,取之而代的是简单干净。最后无所事事的我只好走出这房屋去外面看看山水。

一阵风吹过,站在小山头我不禁拉了拉衣服。还是外面的空气清新,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但那山又不尽是那山,那水也不全是那水了。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山上都镶上了一座座新宅,原本宽阔的河道也被杂草渐渐吞噬。有一阵风吹过,我更冷了——最原始的味儿也更随着风飘散了。

但我发现——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看似平凡的乡村也在进步,高科技只属于城市的时代过去了,乡村也走上了时代潮流,创新也于平凡之中绽放。

但,在我心中——乡村走着走着就老了。

【篇四:与书为友拾阶而上】

图书,人类进步的阶梯。

曾经几时,尼采、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在我的窗前辩论;鲁迅、高尔基、海明威在我的案前演说;老庄、孔孟、韩非子在我的灯前讲学;还有伊索、安徒生、格林在我的枕边低吟……

然而,当教材、参考书如胡人一般侵占了案头、书柜时,这些名家都悄然离开。我投身学海本应是向着渊博靠近,却只是更加的闭塞。我像个盲人看不见古今,我的眼界在迅速变小,我的头脑在不断木讷,我的思想日益肤浅……我在倒退,所以我呐喊:

让经典回来!

夜里,当满脑子塞满“α”“β”等数学公式时,我选择与李白为伴,随他游览祖国山河,同登天姥,遨游太虚,体味他一生的传奇,听一夜的浪漫,心情好不愉快。

当被小人“阴”了,郁闷的我与司马迁促膝,品古论今,看尽天下嘴脸,英雄、伟人、庸人、小人尽收眼底,谈笑风生中变得释然,那些苦事愁事也在莞尔一笑中散尽。

闲来无事的周末,我选择与老庄品茗,听老子的“上善若水”,谈庄周的“暖然如春”。《道德经》、《齐物论》、《逍遥游》……一本本翻在手,心境在不知不觉中平和,修养在一点一滴中提升,连三伏酷暑下也有清风徐徐的感受。

挫折来临时,我与“波莉安娜”为伍,灰心丧气自卑时,我与“莎拉”携手,硬汉海明威驱赶我的软弱,培根清扫我的迷惘,“小王子”维护我脆弱易失的童真和善良……

书,那长得像砖头的书,其实就是古今中外的大家们留给我们的台阶的一部分啊!品一本好书,便是上了一级台阶,石阶两边散落着诸如“智慧”、“冷静”、“勇敢”、“纯真”、“旷达”的小花。我们一路攀登,一路采撷,用这些美好装点我们的内在。

课本,常常给我们的是技能,然而,经典给了我们文化。学习之余,经典不可遗忘,与书为友,与经典为伴,拾阶而上,到达人生素养真正的高度。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