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们的祖国,有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国,有先进的发明;我们的祖国,更有勤劳的人民。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受尽列强的欺辱,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逐渐走向衰落。紧接着,又发生了甲午战争、火烧圆明园等等事件。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都是因为我们科技落后了!“落后就会挨打”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我们用火药造鞭炮,别人用火药造枪炮!挨打虽然不是不能恢复,但恢复的代价是惨痛的、沉重的、巨大的!历史上有许多革命先烈,他们用才生命换来了和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报效国家!记住“落后就会挨打”这句话,奋发图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篇二:英雄王二小】
片子主要讲十三岁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后方机关和几千老乡的安全,他假装给鬼子带路,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
有一次,鬼子进山扫荡,走到村口,昏头昏脑地迷了路,发现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便气势汹汹地要他带路。王二小知道鬼子无恶不作,一杀人连妇女、儿童、老人都不放过,后方机关和几千老乡就藏在村里,要是被鬼子发现了,那多危险啊!于是,他果断决定把敌人引开,便假装顺从地在前面带路。王二小表现多么勇敢机智,真令人敬佩啊!
王二小在前,狡猾的鬼子紧紧地跟在身后。不久鬼子走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这时,四面八方响起了
乒乒乓乓的枪炮响,雹子似的子弹、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鬼子们乱作一团,血肉横飞。鬼子这才知道上了当,便将王二小挑在枪尖,王二小“砰”的一声摔死在一块大石头上。二小就这样被鬼子残忍地杀害了。“冲啊,为王二小报仇!”八路军从四面八方冲下来,全歼了鬼子。王二小的死换了几百鬼子的命,保护了后方机关和几千老乡,他的死是有价值的,真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王二小为了人民,为了国家,镇定自若,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我也要像王二小那样,为人民勇敢坚强,无私奉献!
【篇三:坚持与自我】
世界无限,人亦难以计数,芸芸众生,何以言“我”之一字?唯坚持耳。所谓坚持,即为原则,人立足于天地之间,但凡能昂首挺胸、傲对世人者,必有其原则,有其坚持,只因坚持着这份原则,方可超脱于庸碌众人,化身为独立之个体,如此,傲对世人又有何不可?
所谓自我,解之难而易。古今多少哲人为“我是谁”一题叹息不已,此为难;于此持笔伏案者,便是我,我即我,无可争议,此为易。由此观之,只要坚持着我即我,那便再无需困扰何为自我。真我如是。
何为失去自我?此非珍奇,反倒无比寻常。心理学上有一词,曰:从众心理,也即随大流。当你随众人一同跨过马路而将红灯视若无物时,当你学着同事“忙里偷闲”地懈怠时,你的自我便已然丧失,你所行,与其说如你所愿,倒不如说如人所愿,那一刻的你,是被绑架的,被群众的意志所绑架。且说二战之时的德国人,他们群情激奋,高呼着元首万岁,鼓舞着战争万岁。问:人类可是追求战争的兽类吗?绝非如此。人怕死,这是本能,战争招来死亡,与人性相背离,故而,高呼战争者绝无自我,他们失去了原则,失去了身为人的坚持,成为了元首的傀儡,自愿堕落为禽兽。同处二战,有这么一德国人,其名为辛德勒,乃唯利是图之商贾,可偏偏是如此一人,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名字,流出了一张又一张的名单,犹如希望之火,向那被屠杀的民族施以援手,给予庇护,战后,幸存者对其的祭奠足以证明,辛德勒是个合格的人,有其原则,并至死未曾弃之,乃真正之人。
坚持,乃为人之根本,有坚持方有自我,无坚持则若行尸,一者人皆敬之,一者人皆恶。想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狼狈逃亡的身影,是其将自己国母的身份视若尘泥,国之荣耀何在?而其刀下,戊戌六君子之魂灵尚在闪耀,万万年不灭。六人坚信变法可救国,故坚持变法,至死未悔,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刀刃不能断,枪炮不能破,生死不能吓,此等坚贞之人,方有真正之自我,岂是那化为傀儡的清朝政府可比的?抗战十四年,涌现多少豪杰,又有多少汉奸狗腿,卖国以求荣,其原则何在?其傲骨何在?刀剑一举,枪炮一指,便跪地求饶,贼寇一言,便奔走效劳,何其可笑,此与戏台上的牵线木偶何异?这些罪人,又怎会有自我?
人不能没有坚持,正如人不能没有智慧一般,无智慧的猿猴称不上人,无坚持的肉块有何以称人?坚持,乃是一个人自我的标杆,有坚持方有自我,有坚持必有自我。坚持一生,至死不渝,如此之人,若恰逢其时,便可化作英雄,成为豪杰。而庸庸碌碌的我们,虽有所坚持,但想来这份坚持很少能达到如刚似铁的地步。我们会让步,会妥协,也许又不愿放弃之物,却不知这份坚持能到几时。所幸,如今世界和平,磨难寥寥,想来是能把这份坚持带进棺材吧。我们只是凡人,平凡而不伟大,未来某时,死亡轻敲我们的房门,回首往昔,忽察某物,自其伊始,至今如故,便知自我如何,便可笑赴黄泉。幸甚至哉。
惟愿死时,心如伊始,对“我”之一字,毫无迷茫。
【篇四:读书伴我成长】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似乎从我5岁时,书就悄悄走上了我成长的道路。往后回忆,成长的脚印多不胜数,时光慢慢随着我的记忆倒流了,回到了刚刚开始接触书的幼稚时光里。
对书籍一窍不通的我在妈妈激励下,我决定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妈妈把一本《安徒生童话》送到我手中,我像得到一件稀世珍宝,喜欢得不得了。但“开花期遇暴风雨——结果不好”,有许多字我都不认识。我当时想着∶我不能随便放弃,我要克服困难。于是我就每天不耻下问,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段时间,我一直沉浸在美丽的童话里,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对小女孩不幸遭遇深切同情;读了《丑小鸭》让我知道勇于拼搏就会完成理想。我一遍又一遍翻看《安徒生童话》,一次又一次进入美妙的故事中。
伴着童话故事成长的我又认识了我国的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倍感精神。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鲁迅。鲁迅虽然没有拿着枪炮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但他却用笔作为武器,为中国人们战斗了一生。鲁迅曾经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时时刻刻告诉我要广泛阅读,不能只纠结在一处,或许你想找的答案在别处。
“火车就要开了,我就要走了……”一首《背影》让我想起了朱志清的散文《背影》,它深刻地让我懂得父亲对我们默默的付出。从一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对儿女的呵护。从书中我懂得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和伟大的付出,让我更加觉得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父爱如山,他用坚强的后背为我们遮风挡雨;母爱如水,她用温柔的双手呵护着我们。
俗话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书,在我的成长中它已经变成一个不可分离的好伙伴,见多识广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