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第一次做煎饼】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游泳、第一次爬山、第一次看大海……而我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做煎饼。
爸爸妈妈每天不仅要工作,还要操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想做一次美味的煎饼去报答他们。
刚好在学校里的厨艺课上,我们学过做煎饼。做煎饼需要盐、葱花、面粉和鸡蛋这些食材,我就去问妈妈:“家里有这些食材吗?”妈妈回答我:“这些食材家里是有,不过做煎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一个人很难完成。”我并没有被妈妈的话吓退,还是决定试试。
我走进厨房,准备好所有食材,把面粉倒进一个大碗里,加入水,用筷子来回搅拌,然后用双手揉。糟糕,水太多了,所以成了面浆,像稀泥一样,粘满了我的手掌和手臂,我根本无法把它揉成面团。原来看似简单的煎饼,做起来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我只好去请教妈妈,妈妈叫我再加一些面粉。这种办法倒是不错,面团很快就揉好了。接着,我加入葱花、鸡蛋和盐,把它们均匀地揉入面粉里。我把面团切成若干小块,再用擀面棍来回滚动,把小块面团压扁,第一步工作总算大功告成。
我又架起平底锅,倒一些油。等油烧热之后,我就把压扁的面团放入锅中,只听到“滋滋”的响声。过了好一会儿,我给面团翻了一个身,哟,那一面煎的时间长了一点,有点糊!我从中吸取教训,每隔几秒钟就翻动一次。我越来越有经验,后面的煎饼也做得越来越好,金黄金黄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经过十几分钟的奋战,终于煎好了所有面团!
我把煎饼盛入碗里,端给爸爸妈妈品尝,他们直说好吃,我听了,心里乐开了花!
【篇二:家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温州是一座临海的“美食之城”,在温州的任意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都藏着浓浓的温州“味”。
小学校门口的那条小巷子里一家“扁头灯盏糕”小店就是我儿时的回忆。这家店最多不过3个平方大,可它的美味却吸引了门外排着的那条长龙样的队伍,这几十年的老店,味道从来没有变过。终于等到我的那份灯盏糕了,只见师傅拾起一把大汤勺先在里头铺一层面浆,用萝卜丝将汤勺填满,再盖上一层面浆。听师傅说,那面浆是要恰到好处的,要看起来挺稀,看似着要溢到汤勺外面,却流不下来。这样做完以后,再把汤勺伸到沸油底下,“嗞啦”一声响,香气就冒出来了。光听着声音就让直流口水了,更何况那香气。一提汤勺,一颤,一甩,一拎,又稳稳地落回勺子里。这样制成的灯盏糕,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师傅将灯盏糕用纸包裹起来放入袋子里。在放学路上,我捧着袋子,大口地咬着热乎乎的灯盏糕,便是儿时最欣喜的满足了。
当然,灯盏糕这样的美食也不是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另一味温州的美食才是我的“常客”。
家楼下,还是大清早,只见一缕缕“白气”从一家小店跑出来飘荡在空气中。“老温州馄饨担“一抬头就可见店门前醒目的招牌。我钻进熟悉的老位置,坐在桐色的长板凳上,双手一挥对老板说“嘿大叔,来碗馄饨!”老板正掌着锅中的大汤勺,透过厨房里那层浓浓的白烟,向我回了个“0K”的手势,几个裹着白衣的小馄饨就被抛向了大锅中,稍等一小片刻,这些裹着白衣的“小淘气”就浮上水面了。老板热情的将盛着馄饨的碗捧到我面前,我接过来,用双手捂着碗的两边,在冬天,这简直就是我的“暖手宝”。碗中的白烟扑到我脸上,带着馄饨、香菇、蛋丝等汤料的香气瞬间打开了我的味蕾。我拾起勺子,将沉在碗底的馄饨舀上来,这一个个小馄饨像极了穿着水袖的白衣女子,馄饨皮很薄,都是老板几十年来精心琢磨出来的手艺。咬下一口馄饨,再喝上一口汤,这就是温州“味”啊。还记得在外地吃的馄饨,那一个个裹得跟饺子似的,店里的老板也是那么冷漠,顾客们排着队拿着自己的那碗馄饨就入座,这相比在“温州馄饨担”吃的馄饨总觉得差强人意,这就是温州特有的味道啊!
老巷子、老街道、老店铺、老味道,在温州这样的一个小城市里,角角落落的每一处都藏着独有的一份的温州“味”。
【篇三:面饼的爱,令我感动】
如果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泉,那么外婆对我的爱就是那张张面饼,朴实而美味。
我从小就喜欢吃面饼,喜欢那滑而不腻的口感,也爱它美妙的味道,而我外婆是一个做饼的能手。
记忆中,外婆总是站在灶前,用那只小平底锅,为我摊饼吃,而我总是坐在一个小凳子上,眯着眼睛,一边闻着香味一边向下咽口水,很快,饼就来了,我便开心地吃起来,而这时,外婆总是微笑着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我吃完。
今天早上,外婆又给我做饼了。可是,我刚吃进嘴便吐了出来,今天的饼又焦又咸,非常难吃。外婆一脸疑惑的问:“怎么了?这么不吃啊?”我翻了个白眼,没有好声的说:“今天的饼又咸又焦,你让我怎么吃啊?”外婆将信将疑地走来,嘴里还不停嘀咕:“怎么可能呢?”她尝了一口,便不做声了。我强忍着火气,把饼推开,带着一肚子火把早饭吃完,便头也不回的摔门而去,只留下外婆在那儿低着头,沉默不语。
晚上回家,我便去做作业,只听见从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我好奇的探出头,只见外婆在昏暗的灯光下给我摊饼,蓝色的火焰贪婪的舔舐着锅底,外婆一只手拿着锅,另外一只手拿着一碗面浆,她将面糊小心翼翼的倒进锅里,油锅顿时炸开了,响个不停,突然她的手像触电一样猛的一收,还对着不停地吹气,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顿时,我震住了,外婆为了我,手烫伤了都不顾,只为了能让我吃上美味的面饼。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深深为我早上的行为后悔。
多好的外婆,我要把她对我的爱藏在心里,于是,我悄悄转过来身……
【篇四:春卷】
吃着那春卷,心中满是满足与感动。看见他渐渐远去的身影,顿时一阵暖意涌上心头。
那天下午,我因为生病早早放了学。突然间一阵响亮的叫卖声在我耳边响起:“买春卷皮喽,好吃不贵,二十元一包!”
我转头向声源望去,只见一位老人站在推车前,一边做着春卷,一边叫卖着。
他个子不高,那头黑发里夹杂着数根白发,浓密的眉毛下的那对眼睛流露出深沉与慈爱,深深的眼袋和眼角的鱼尾纹饱受着岁月的洗礼和磨练。
出于好奇,我放下书包,静静地看着他做春卷。
他左手拿着勺子,熟练地从身旁的塑料桶里舀出一勺面浆,往面前刷好油的平底锅中央倒上一勺。只听“呲啦”一声,那面浆快速地向锅边流去,不一会儿便止住了“脚步”,春卷皮的底层也就定了型。
他放下勺子,右手拿起一块面团在身前的水桶里蘸了蘸,然后在手里来回颠着。那面团如同游乐场里顽皮的孩子,在气垫上来回跳跃。由于他已经做过很多张面皮了,所以这动作他看也没看。
那面皮快熟了,阵阵香气从锅中飘了过来,让人口水直流。可美中不足的是那面皮上居然有几个疙瘩。那老头皱了皱眉,突然他右手一沉,那手中的面团的一头从手里落下,落在了皮上,粘起了一块面疙瘩。
他这样来回做了几次,直到面皮出锅。
他发现我在看他,便抬起头来冲我一笑,露出了一排泛黄的牙齿,然后用柔和的语气对我说道:“小弟弟,觉得有趣?要不尝一尝,这春卷刚出炉,热乎着呢。我这还有点拌好的馅料,夹着可好吃了!”
话音刚落,他便从推车里拿出一盆用酱油拌好的莴笋丝。
我有点害羞,顿时不知如何是好。可看着那诱人的春卷皮和莴笋丝,我还是抵挡不住诱惑,上前接过面皮吃了起来。
当我一口咬下去时,那温热的春卷皮和那带着点点凉意的莴笋丝顿时让我对春卷的喜爱又进了一分。
“真么样,好吃吗?”他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期待。
“好吃!”我嘴里包着春卷,满足地回答道。
他微微点点头,然后从身旁拿出了一塑料袋的春卷递给我,眼里透着慈祥:“你要是喜欢吃就拿着,我不要你给钱。”
我接过袋子,正准备给他道谢时,突然,他急忙收拾好车子,对我说出了最经典的四个字:“城管来了!”
话音刚落,他便推着车子匆匆离去。
一阵微风吹过,几只麻雀从头顶飞过,留下两声“吱吱”的叫声,街头树上的新芽显得无比稚嫩。刚刚春卷的味道还在舌尖回荡,看着手中的春卷皮,望着那位老人推着车渐渐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温暖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