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芒种忙,芒种乐】
芒种,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春种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收、种交替,样样都忙,故名“芒种”。这不,趁这个周末,我就随父母去农村体验了一把芒种时节的农事生活。
车轱辘飞速滚动,穿越一座座苍翠欲滴的山丘,眼前的景致越来越熟悉,目的地快到了。一下车,一阵阵热浪夹杂着这个节气特有的乡土味扑面而来。田埂间,农民伯伯们早已开工,忙碌地穿梭在那一片金灿灿的麦田中。有的在收割麦子;有的在用机器打麦;有的在晒麦——他们将麦子铺得那么均匀,没有一丝漏洞,仿佛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块块金色的地毯;有的将收割下来的麦子用绳子捆成稻草人,齐刷刷地放在公路两旁,像极了一个个站岗的卫兵;还有的在田间那头,熟练地洒下秋收的种子……一片繁忙的景象!
看着忙碌的身影,我也来了兴致,跟随着叔叔婶婶们上山去拗脚骨笋。只见他们头戴斗笠,面裹湿巾,扎着长裤长袖,这般“全副武装”着实让我纳闷。来到山上我才发现,这里杂草丛生,山蚁、蚊子,还有那素未谋面的各类昆虫多得超乎我想象,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处,令人毛骨悚然。短短几分钟,还没拗到两斤笋,我就被攻击得面目全非,裸露的头上、手臂上、脚上长出几十个疱疹。听前辈们说:这个节气也是昆虫类活动最频繁的时候。再看叔叔婶婶们,装备让他们躲过了蛇虫的侵扰,但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身上冒出来,汗水湿透了衣背。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出现在餐桌上的美味脚骨笋是来得如此不易!
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带着各自的“战利品”从田间山头满载而归。他们坐在院落里有说有笑,交流着劳作经验、分享着劳动果实。这时,隔壁的李大妈拿来一筐刚从枇杷树上摘下的果子,我尝了一口,满口爆酱、淳香清甜,比水果店里买的新鲜百倍。叔叔婶婶则拿出一捆捆刚拗来的脚骨笋与大妈分享,好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啊!
从他们的谈笑风生中,从他们洋溢着幸福的脸上,我读懂了生活的苦乐交替——只要辛勤耕种,就一定会有收获!就好比我们在求学路上,有时候会觉得很苦很累,但每当获得一次次肯定,攻破一道道难题,那滋味不就是忙中的乐趣嘛!
【篇二:游黄贤森林公园】
元月一号,太阳公公给了我们一个灿烂的笑容,爸爸决定带我去奉化黄贤森林公园玩。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乡土味浓郁的黄贤村。买好票后,爸爸牵起我的手,边欣赏着乡间美景,边漫步而行。呵,前面豁然出现了一条“白色巨龙”,蜿蜒盘旋在巨石间,飞奔而下。我不由得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沿着山路向上走,便进了百鸟园。一只美丽的孔雀,仪态万千地走向我们,仿佛是一位公主在接待来自四方的宾客。除了认识声音宏亮的画眉,漂亮的珍珠鸡,吉祥的喜鹊……最让我兴奋的是我听到了鹦鹉真实,清脆地向我打招呼:“嗨,你好!”我惊喜地回应着:“嗨,你好!”
穿过几座塔亭,我们来到了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之一——夏黄公之墓,12生肖和文武官整齐沿阶而站,守护着黄贤村的始祖——夏黄公。这一切不由得让我肃然起敬。
接着,我们踏上“海上长城”。放眼望去,山连山,岭连岭,显得气势雄伟。远处蔚蓝的海,近处静静的明珠湖,映衬着郁郁苍苍的森林,美得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夕阳西下时,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黄贤森林公园。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黄贤森林公园新年安和喜乐!
【篇三:蒲公英】
春天到了,不知厌倦似的又来了。像这样的春天,来来回回我已过了15个了。窗外的雨“滴滴答答”地下着,树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着,就是路旁的花儿也在不知不觉中绽放了美丽的容颜。我却限入了对往事的沉思。
小时的我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校,兴奋地不得了。每天早上,人们总会看到,在田间小路上,走着一个背着粉红色书包、甩着两条长长的小辫子的小女孩,一蹦一跳地快乐地走着。走进校园,那更是快乐的天地。课间,可以和女孩子们玩跳皮筋的游戏,蹦跳声和着我们的笑声,传遍了那个简陋的乡村校园,而这也成为了所有孩子的乐趣。有些男生因为跳得太高,“嘶”的一声裤子破了一个口子,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上课时,我们也总能找到无穷的乐趣。枯燥的数学课上,调皮的男生玩着纸牌;我们则趴在桌上给老师画“画像”——一个圆圆的简笔圈上零乱地长了几根草,圈旁还长了几根像胡萝卜一样的东西。画像完工了,大家在桌子底下争相传阅,捂着嘴偷乐。无知、懵懂的我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没有烦恼、没有心思,像一朵在田间随风而舞的蒲公英。
随着父母的离乡,我也跟着他们告别了我那满是乡土气息的学校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镇。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崭新的,我怀着一丝不安打量着我的新学校。湛蓝的天空下一幢蓝色的房子伫立着,我闻到了那阔别已久的乡土味。学校的围墙外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麦浪翻动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坐在教室里,一张张陌生而热情的脸在我的眼前晃动,我感到了一丝温暖和感动。拿着新分来的课本,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抚摸着,轻轻地翻开崭新的书页,似乎看到了通往远方的路。下课了,班级一下子活跃起来,跳皮筋的、跑动打闹的,沉静的教室填满了活力和笑声。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我加入她们的行列和她们一起疯着、笑着……
放学路上,又出现了一个甩着长辫子的女孩。夕阳西下,四处飞扬的蒲公英,阳光把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篇四:家的味道】
我总是盼望着冬至,盼望着冬天的脚步,盼望着美食的香气……
俗话说:“冬至大过年”,真是这样的!在客家人的风俗习惯中,冬至可是庆贺团圆,庆贺丰收的节日。
记得去年冬至,奶奶一大早就去市场买材料,准备做拿手的客家萝卜粄。看着奶奶在厨房里忙碌,我凑过去好奇地问:“奶奶,冬至为什么要吃萝卜粄呀?”“因为我们要通过吃萝卜粄来庆祝今年的丰收啊。”奶奶慈祥地望着我,笑着回答。“哦——萝卜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有粘米粉、白萝卜、香菇、虾皮、瘦肉和盐,这些都是在凤岗市场随处可见的食材。”
我认真地听着。“好吃吗?”这可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奶奶笑了,眯着眼说:“好吃着呢,又甜又粘,口感很好哦。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说完,奶奶开始做萝卜粄了。她拿起萝卜将它削成丝,又把萝卜丝和粘米粉、炒好的蒜苗、虾仁和鱿鱼碎按一定的比例和好,将它倒进铺了芭蕉叶的蒸笼里,蒸了近三个小时。全家人都被这满屋的香气惹得垂涎欲滴,但奶奶说:“要吃到最美味的萝卜粄就莫心急!”于是,我们只好跟着萝卜粄一起“摊凉”。
等了许久,奶奶才将凉透了的萝卜粄切片下锅小煎一会儿,喷香的萝卜粄新鲜出炉咯!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嗯!就像奶奶说的那样,这萝卜粄又甜又粘,非常好吃。“乡土味胜过任何调味品!”我不禁感叹道。在这一刻,我品尝到了丰收的味道,还有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