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堂相关作文

【篇一:与亲人离别的瞬间】

随着时间的消逝,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物是人非了,看着最疼爱我的亲人与世长辞,心是那样地痛。

我很感谢上天赐予我一个爱我的奶奶。那时,我最粘我的奶奶,因为她总是宠着我,有什么好玩,好吃的总是留给我,自己却一点都舍不得吃。每次放学,她总是站在村子里的大树底下等着我回来,从我的手里拿走过书包,牵着我的手。我感觉到她的手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有爱。每次,我都在缠着她给我讲她年轻时经历的地主阶级、地头蛇是怎样欺负压迫人民的事情。每到冬天的晚上,她总是先钻进被窝里,等被窝里有了温度,再让我钻进去,每次都觉得是那么地温暖。

谁知,几日后竟下了一场夏季常有倾盆大雨。雨铿锵,匝匝如密鼓,刹那间天昏地暗,花朵凋残,田苗歪斜,鸟蝶也飞得无影无踪了。看着这凄凉的景象,我不禁打了个冷颤。

果不其然,奶奶在第二天就逝世了,当我赶到已经来不及了,奶奶走的时候我不在她身边,直到第二天才见到她——躺在灵堂的里头。看着她那苍白的脸,就像抹了白粉一样,顿时眼泪就流了下来。我上前拿起她的手,是那样的冰凉,脑子里回想起她为我讲故事,给我暖被窝的一幕幕。奶奶虽然已经没有气息,但我却还能感觉到她讲话时的亢奋,身上散发的质朴,善良的气息,奶奶这一辈子吃的苦够多了,没有想到离别时却还是那样地凄凉、孤寂。

多年以后走在田间小路上,看到前方有一棵树,我快步走过去,看到充满沟壑的树干,充满生机的新芽,骤然想到奶奶。我那慈祥的奶奶,也有这样的皮肤,这样的活力,岁月无情地在她身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痕迹。每当我有困难时,奶奶会引导着我去战胜困难,我最喜欢趴在她的膝盖上听她讲过去的故事。那些离别的人,离别后才知道她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自己是多么珍惜那段挥之不去的记忆。

是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只有经历过离别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从而要更加珍惜自己身边的人。

【篇二:想起这件事,我就悲伤】

这一天,阳光普照大地,光芒四射。天晴,心晴。每逢这样的天气,我小小的心就像被快乐涨满的船帆,飘得好高,好高!

于是,大课间时分,我就热情奔放地和同学们在大操场上疯跑、跳跃。“王迎!王迎!”奉张老师之命的杨晓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边走,边想:“张老师找我有什么事呢?莫非,我姥姥……”?顿时,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不可能!”随之,我又否定了自己。

就这样,我带着满腹的疑问走进办公室,一进门,就感觉气氛有些压抑。张老师面色有几分凝重,她试探般地对我说:“你妈妈让你回家,知道什么事情了吧”?我强忍住泪水,使劲点了点头“一会儿,你舅舅来接你,别太伤心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最怕的这天还是来了。

周末返校时,姥姥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好像一口气喘不匀就会要了她的命。可单纯的我,总以为姥姥还会好起来的。可……“姐姐,我们为什么要请假回家啊?”一起被舅舅接着的还有我的表妹。毫不知情的她急于知道答案。尽管我心知肚明,可为了不让她过早伤心,我也佯装不知。可我那颗拒绝接受现实的小心脏似乎碎得四分五裂。

“姥姥……”回到家,我直奔停放姥姥的灵堂,看到满是穿着孝衣的亲人,我哭得满脸是泪。最后,在众亲人的安慰下,好一阵我才止住悲声。事已至此,我只能接受姥姥已经不在的事实。从此,人世间又少了一个疼我的亲人。

以后的日子里,我只能靠回忆留住姥姥了。我不能丢了姥姥,再丢了记忆。于是,我拿起手中的笔,把我和姥姥一起度过的日子写成一篇回忆录。我想,这一定是最珍贵的祭奠方式了吧。写的过程中,我时常鼓励自己:“王迎,你要坚强,姥姥会在天上看着你,她会活在你的笑容里”。

姥姥离世后,我不再喜欢艳阳高照的日子,反而希望每天都阴天,仿佛,我感觉那是姥姥在为我遮挡炎热的阳光。她在天上看着,她祝福我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想来,我就不再悲伤。

【篇三:唢呐声声】

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每当听到凄惨的唢呐声响起,我就明白有人落架了,要办丧事了。现在,丧葬的习俗依然沿袭不变。

在本地,人们都对逝者十分尊敬。还有就是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一句话:“有个好老子,就有个好喜事;有个好儿子,就有个好丧事。”所以不仅为了孝道,还是为了面子。因此人们一般将丧事办得很隆重。

一般,办丧事是从一声声唢呐开始的,这是在告诉人们要办丧事了,左邻右舍的人们会自发到逝者家里帮忙张罗后事。

然后,人们就开始布置灵堂,灵堂一定要扫干净。之后,在灵堂中放逝者的棺材,逝者长子买的花圈,长明烛,香台。然后将逝者的身上擦洗干净,换好灵服。移到棺材中,再用棺罩罩好。

之后,就开始采办办丧事的食材,请厨师,还必需杀一头猪。

到了中午,前来吊唁的人越来越多了,逝者亲朋一般都要买花圈和火纸。说起火纸,这一般都是我们这里的人认为逝者到阴间需要过路钱。所以后辈一般给逝者烧大量的火纸来彰显孝道。

这时,丧歌队就辛苦了,丧歌队一班都用鼓,锣,唢呐来演奏,有的唱歌。比如说天地开场,日吉良辰,鲁班到此,修此华堂。还有许多的歌词,又比如在结束时唱的歌词:天上金鸡叫,地上紫鸡啼。看看天大亮,正是收场时等许多的丧乐歌词。

这些歌词有的优美,有的婉转,有的凄惨,有的悲痛。总之各有特色。

慢慢的,伴随着各有特色的丧乐和悲凉婉转的唢呐声,我们到了夜晚。此时有三个大活动,游时,打丧鼓,守灵。

首先开始游时。游时就是由丧乐队带领逝者主要亲人,围绕着用办丧事的凳子所摆成的“奠”字和灵堂来回转七圈。祈求逝者到阴间平平安安,一帆风顺。

其次就是打丧鼓。打丧鼓是由一位老人来办的。每一个村都有专门的打丧鼓的老人。只见一位老人便打丧鼓边唱着词。词一般都是传唱的老故事,也有随口创作的。有一次,我们村有办丧事的人家,我就在他家听过打丧鼓,并且我就记下了一部分词。例如:秀才到此,做篇文章。歌郎到此,开下歌场。慢慢的,到了结束的时候,词是这样的:歌郎送出门,庄子返天庭,亡者安葬后,孝誉万年兴。唱完之后就结束了打丧鼓。

最后就是守灵,人们都相信这是被逝者的最后一个晚上,所以都坐在灵堂里。并且不时地点香和烧纸。并且一守就是一夜。对于我这样的好动的人来说是有很大困难的。

一夜就这样就过去了,只要耐下性子,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第二天早饭过后,就是要开馆了,只见棺材一开,唢呐声四起,哭声绵绵,前来吊唁的人们依次走看完了就得封棺。然后用八个人将棺材抬往提前选好的墓地。本地采用的是土葬。这是因为人们都相信“落叶归根”这句话。

将逝者安葬好后,丧乐队散去。一大堆花圈簇拥着新添的坟墓,似在替亲人守护亡灵。之后亲人的祭奠,还有“烧七”。最隆重的是五个七天后的“烧五七”,主要亲戚都到场给逝者放鞭炮烧纸钱,自此一场丧事才算结束了。

岁月流逝,唢呐吹了又停,停了又吹,一声一声响在家乡的村落,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篇四: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我有许多后悔的事情,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最想回到我姥爷去世的那一天,如果让我见他最后一面那该有多好呀!

那天晚上,妈妈突然接到外婆的电话。只见她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代替的是苦涩的泪水。妈妈一边用哭腔答应,一边流着眼泪,我很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啦,妈妈怎么还哭了呢?妈妈放下手机,我连忙跑过去,问:“妈妈,怎么了?”“告诉你个坏消息,”妈妈哭泣着说,“姥爷去世了!”我心里不由征了一下,不一会儿,便红了眼眶。姥爷怎么会走了呢?我不相信,但是看到妈妈伤心的样子,并不像骗我。妈妈的一句话,瞬间便让我泪崩了!她说:“你姥爷在上午就念叨着想看你和你爸,没想晚上就……”因为爸爸天天早出晚归,节假日还要在家画设计图,因此不能经常去看姥爷。但姥爷还是在生病期间,天天念叨他,想看看他。我也很恨我自己,没有能在姥爷最后的一瞬间让他再看我一眼,我也再看他一眼。想到这儿,我的眼泪像泉水一般往下流。

一整个夜晚,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脑子里一直回想着以前与姥爷的一点一滴,回想着姥爷对我的好。想起还是幼儿的我在姥爷温暖的怀抱中听着故事慢慢睡着;想起姥爷叮嘱我要一定好好学习,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女孩;想起每一次到姥爷家,姥爷都满脸笑意地准备丰盛的饭菜……可现在却再也见不到他,听再也不到他对我的关心和叮嘱了。想到这,我的眼泪又一次止不住地流下来。

第二天,我来到姥爷的灵堂,只见姥爷安详地躺在那里,脸上还挂着微笑,像睡觉一般。我知道,他再也不会醒来了。我抚摸着罩在他身上的玻璃罩子,轻声说了一句:“姥爷,我来看您了!”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多希望可以见姥爷最后一面,哪怕只是一分钟。

【篇五:木兰还乡之后】

木兰是女子的身份在城里渐渐传开,引起一阵“娶亲”风波,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官员、有钱人、书生,还有与她并肩作战的战友……木兰家的大门都快被挤破了。而木兰,只想过平静的生活。

可人世间哪有那么多如愿以偿的事呢?这不,一个老爷又来提亲了。他送来的东西可谓琳琅满目:从波斯运来的珠宝、从长安运来的丝绸、从罗马运来的美酒,还有很多金子……奇珍异宝,数不胜数,拉彩礼的马车都摆了好几里路长。

邻居们从未见过这样大的排场,都来看热闹,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一个老太婆说:“木兰啊,不如嫁了算了,人家提亲带来这么多东西,很有诚意了!”“是啊,是啊!女子总归要嫁人的,哪里还能找到这样慷慨的老爷啊!”大家随声附和。

在众多随从的簇拥下,被称为“老爷”的男子走到木兰的父母前,彬彬有礼地说:“你们愿意把木兰嫁给我吗?我会给她一生幸福的!”木兰父母动了心,不单是富可敌国的彩礼,这个男子还英俊潇洒,温文尔雅。木兰父母是越看越喜欢,把男子让进了屋里。一番交谈,更坚定了木兰父母的想法。

老爷离去后,木兰的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木兰:“你年纪也不小了,是女人总得嫁人的。人家又有诚心,就是岁数大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木兰沉默,眼泪涌了出来,谁也不知道木兰的心思。

木兰是女子的消息,很快被皇帝知道了,皇上听说木兰还是个美女,于是决定招她进宫当皇后。过了几天,木兰家就接到了圣旨,说是招进皇宫,让木兰做皇后,接她的马车随后就到。木兰家人心里那高兴啊,简直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这种好事竟然给木兰撞上了。木兰却非常反感,她一点儿也不愿意进宫,可又能怎样?她想过逃跑,可这样家人会受牵连,就是死了,家人也会受牵连……

她对自己说,要冷静,并想到了应对的妙招。第二天,马车早早停靠在木兰家门口。木兰把家人喊来,她自己却倒在床上,满脸乌青。她哽咽着说:“我早就染上了怪病,不想这时又复发了,也许以后无法再下床行走了。”家人都伤心地哭了。母亲来到门口,把实情告诉了官吏,官吏们也摇头叹息。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给木兰家赏赐了些金银,收回了圣旨。

风波平息后,木兰竟奇迹般地好了。她把父母叫来,她说:“爹、娘,女儿不孝,今晚就要离开这里。我已经有了心上人,他救过女儿的命,为了女儿,他成了残废,我们曾盟誓白头到老。我现在就要去找他,兑现我的诺言。以后,你们就当女儿死了。为了免去麻烦,明天就烦劳二老给我布置个灵堂。”父母见木兰心意已决,也就同意了她的做法。

木兰带了些干粮,乘着夜色,再次悄然离开了家乡。第二天,木兰家人真的布置了灵堂,“埋葬”了木兰。此后,木兰再也没出现过,人们都相信她死了。每年,都会有许多人去祭拜她的“坟墓”。

因为,她是一个英雄。

【篇六:四双手托起的家】

我身边有这样一家人,“奶奶”、“爸爸”、“妈妈”、“孩子”,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组成了一个快乐的家庭。但苦于人有悲欢离合,就在这个周六下午,噩耗传来,那家人中最年长者——我朋友的奶奶去世了。

穿着素衣赶去灵堂,还未进屋就听闻朋友妈妈——海阿姨的大哭声。缓缓迈入灵堂,妈妈拉着我去磕头,海阿姨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又哭道:“妈,静静,美华来了啊,好久没见她们了,开心吗?”我循着声向阿姨望去,忽见她的青丝下已隐着几缕白发,原本丰润的脸也消瘦了,泪珠不停地从她的眼眶向外涌:泣的是她的离去,诉的却是她的情,映的亦是她的心。周围的梁上缠满了黑带,桌上照片却被红色笼罩,照片的奶奶的笑是那么安详,好像在说:“别哭,我很好,放心!”快吃饭我才觉得有些不对——为什么人这么少?蓦地想起,奶奶并没有同血缘的亲人。回首望着阿姨,泪珠忽从眼角滚下,她并不是她的女儿,却为她哭丧,他并不是她的儿子,却为她大办酒席,她不是她的孙女,却叫了她十五年的“奶奶”。

脑海中回想起他们一家带我游西湖的情景,我与朋友在前蹦跳着,海阿姨和伯伯在两边扶着奶奶,紧紧相握的不止是双手。彼此相依的他们走过一路嫩柳,迎过阵阵春风。长大后我懂了,那叫幸福,毫无关系的四人组成一个家庭是何等辛苦,但是他们守住了,还编织了一路幸福。

傍晚的哭灵仍是海阿姨,这原本是女儿的事情,但我想没有谁比海阿姨更合适。

原本四个如同平行线班的四人组成了一个家庭,从此爱在心中生更发芽,他们的爱比普通人的更坚持,更广阔。我的朋友还未知道她并非亲生,但我知道,她会永远守住那份难得的亲情,因为那是一个“家”,由四个人写出的“家”。

【篇七:那天,如果不回家】

那天,如果不回家就好了。

2014年的10月13日,已经两周没去爷爷家。他每天都给爸爸打电话,让我们晚上去他家吃饭,但因为我的自私,叫嚷着要回自己家玩电脑游戏,终因自己过分的做法而后悔……

更令我觉得羞愧的,是爷爷去世两天后我才知道——他走了!随母亲来到冰冷的灵堂,我害怕地蹲在角落里哭泣,呆望着冷冰冰的棺材上闪烁着一圈烛火,回想着那些与爷爷在一起的温馨时光……

相册记录了家人们与爷爷的生活片段。照片里有一张是爷爷抱着啃大鸡爪子的我,爷爷的视线一直在我身上,眼里满含温柔地望着我——再看看黑白单调的遗相,内心随之黯淡。

生命如照片,刚洗出来时,色彩斑斓,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相纸渐渐发黄发白,图像也慢慢褪色,最后已看不清本来的模样,只剩下残败、无味。原本有一个那么爱我的人,我却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生命的珍贵……

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痛苦,瘫在地上痛哭。从那之后,我沉入自责的海底,不断地反省自己,无数次设想了13日的夜晚,如果我去了爷爷家,我会不会再这样自责后悔,会不会留下美好的回忆,会不会有挽留的机会……无数个无眠的长夜,留下了永久的黑眼圈,枕套洗来洗去,生活浑浑噩噩。终于在一个夜晚,父亲对我说:“难道你还不知道以后该怎样做吗……”

我方才豁然开朗:珍惜生命,不留遗憾!

那天晚上,月光比平时柔和,风儿也没了往日的喧嚣。望着夜空,不禁反思——

——那天,如果不回家就好了。

【篇八:小外公的手】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手,可有一双手令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小外公的手。小外公用他这双勤劳的手为我付出了许多。

小外公在世的时候,他经常用他这双手给我送去了许多好处。比如,骑车送我去上学,放学之后给我一些钱,让我去买一些好吃的,给我剥猕猴桃吃……我却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每天缠着小外公给我们讲一个个故事。小外公总是乐呵呵的,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拿起一份杂志给我们讲起来。

我们在小外公家的时候,小外公总是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温和地对我们说:“过马路要小心,不要被车撞到了。还有不能乱闯红绿灯,不然会出车祸的,懂了吗?“哦!知道了”,我们二兄弟异口同声地说。

幸福总是很短,悲剧就接着来了。就在前二个星期六的时候,小外公因血压高而去了天堂,我们一听到这个噩耗,不禁潸然泪下,哭得稀里哗啦。星期二那天,我们一家还参加了小外公的葬礼,爸爸还去小外公的灵堂守灵了。

小外公的那双手,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小外公虽然走了,但他的灵魂仿佛还在人间,我爱小外公的那双手。

【篇九:那场雨淋湿了我】

当自己看到身边的亲人长出白发,然后慢慢身体不适,接着便是卧床不起。就这样慢慢地接受病魔的折磨,静静地等待死神来临,带走生命。而我,只能这样弱弱地看着,让泪默默地流,让心开始后悔、疼痛。最后,得知亲人离去时,泪早已止不住,无论自己怎样仰头看着天,让泪倒流,都无济于事。当那张黑白照摆在灵堂上时,再次赫然告诉你,那个疼爱你的人,他离开了。

呆呆地望着照片,已经没有眼泪帮我发泄了。我再一次认识到,生命其实是一场美丽又残酷的挣扎。我不愿再靠近了,因为我知道若没有离别,成长也就无所附丽。

我慢慢地开始懂很多,说出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话语。在家长看来是早熟,但是我认为,自己只是早一点看到一些话语间的深刻涵义,早一些明白罢了。渐渐地我开始变得不爱去解释,这不是我懒惰,这是一种态度——相信我的,不用解释什么,他也会相信我。不相信我的,任我如何解释,他也认定真相就是自己心里的想法,不会因为我去解释而相信我。我并不完美,我不会取得所有人的认可,只要心中无愧就好。我喜欢一些鬼故事,但是我又会自己吓自己,把故事搬到现实中去。是的,我很怪。我就是这样一个很怪的人,很纠结的人。经常一些芝麻大小的事,然后不断幻想接下来的后果,把自己包入恐慌的壳里,把心搞得一团乱。或许,这就是青春带来的礼物,让我既开心又反感。

我学会去接受这份礼物。但是,我不能适应,心开始变得疲惫不堪。我不能让自己花一辈子去适应。因为——青春如手掌心中的水,无论我是摊还是握紧,水总是从指间中,一点一滴,流淌干净。

我希望未来的自己给我——迷茫的我寄封信,教我去适应这个美好而又可怕的时期。夜晚降临,渐入梦乡的我收到了一封信。白色的信封,白色的信纸,清秀的字迹,纸上有淡淡的墨香。

我看见信上写道:

青春是道明媚的阳光,刺痛了眼;青春是场倾盆的雨,淋湿了心;青春是次短距的跑,累坏了自己。

【篇十:生与死】

生与死,一个严肃的话题。生,是天堂;死,是地狱。两个极端的字眼,却莫名地被牵到了一起。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显得很平常。平凡而正常,却又现实得残酷,真切得凝重。

我们都习惯了生,每诞生一个新的生命,就表示竞争到了生的权利。活着,成长,这些无可厚非,也毋庸置疑,但是,都别忘了,尽管上帝赋予你生的权利,但它总有风化的时候,那时,死神在你别无选择的路口静候你的到来,这就是死亡。这同样也是一种不得不要的权利。如果说,生是一种偶然,那么死则是一种必然。当生之希望得以实现,那么死也就不可避免要到来,它悄然无息,毫无表情,冷酷且绝情。

一想到死,我们不免想到黑白的遗像,黑白的灵堂,以及亲属们哭得昏天暗地,撕心裂肺的情景,有谁会想到天空中嵌着的缤纷的彩虹呢?应该不会,尽管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壮烈的诗句,但谁又会愿意为了图个名声而去干这种傻事呢?应该也不会,其实死说可怕也可怕,说不可怕也不可怕,它是每个人必须经过的一件事,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总会随历史流逝化为乌有,然后给你的人生打下一个精美的句号,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串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省略号。那就等待后人的评论了。

有人说,既然出生后总是要死的,那干脆就不生好了,这似乎也太消极了,我认为,从生到死是一种过程,它不在乎你的原因与结果,却重视你的经历,人自打一出生就是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最后的死亡固然无法抗拒也无从更改,但在这赤裸裸的来去之间,我们应该竭力让自己的每一刻,每一秒都倍显光彩。

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自杀,认为这样就可以解脱了,就可以了却尘世中的浮华,闹市中的喧嚣了,打个比方吧,生命就是跑道,无论你在途中曾跌打滚爬过多少次,只要你努力坚持下来了,赢来的是数不尽的鲜花和掌声。只可惜有的人跑了一段后,只因跌了一跤就永远地倒下了,人活着不为什么,只图死后别人不在你坟前吐口水就知足了,为什么有的人生得肮脏,列得龌龊;有的人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有的人死不瞑目;有的人死而无憾;有的人轻于鸿毛,有的人重于泰山?大概就是这个理吧。

生是死的序幕,死是生的尾声,死也是一种洒脱吧?虽然我们不知死去的时刻,但我们可以选择死时的姿态、神情,不很潇洒么?死没什么好畏惧的,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散发出熠熠光辉,是因为有我们生命的代代延续与死的循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