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飘有感】
残阳如血,在乡间宁静的暮色中,一个女人站在空荡的房间里沉默着,无声地目送那个身影行远,没有一句苍白的语言。当她在决然中抬头仰望,希望却从她眼中星星地燃起,蔓延,漫过了一切。
她,永远相信明天!
我第一次把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书的标题上如此之久——《飘》,无论是从汉字上的“飘”与“风”,还是原文的Gonewithwind,都是随风流浪,随风而逝之意。其中随风流浪的是斯嘉丽的命运,而随风而逝的是白瑞德对她的爱情。在美国南北战争的乱世风尘里,她的生命如同苇草般被风拔起,在风中飘荡。后来的电影译名《乱世佳人》,这只满足了吸引观众目光的需要,根本不如“飘”带有一丝悲哀的美感。
斯嘉丽绝对不是善良或有品德的人,她任性、自私,冷酷又不择手段。先后为了钱与虚荣心抢走艾希礼妹妹与自己妹妹的未婚夫,为了维持生活向白瑞德出卖自己,允许工头雇用犯人并折磨他们来获得利润。可她同时又是勇敢而坚定的人,在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帮助自己讨厌的梅兰妮平安生子,在战后满目疮痍的故乡像黑奴一样在毒辣的烈日下干农话,想尽办法,祷告上天,让家人不至于挨饿。
她是坚毅的,尽管战争推毁了她所拥有的一切,她却固执而拼命地在伤痕累累的大地上活着。她顾念着家人,能放下自己曾经的小姐身份,跟奴隶一起下田,也体现了她对人世的执着与顽强。人总是渴望生,尽管许多时候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但人本性中对未来的希望,对明天的期望永不死去。
在烽火硝烟里,第三次结婚的斯嘉丽与一直在她身边的白瑞德走到了一起,但她对艾希礼的余念以及对白瑞德的忽视却永远地伤害了他。最终白瑞德在女儿夭折后彻底失望与疲乏,死心地离开了斯嘉丽。
此刻她才幡然醒悟,如果她真正了解艾希礼,她就不会爱上他;如果她真正了解白瑞德,她就不会失去他。她爱的和她爱而复失的两人,她一个都不了解。她可能从未真正了解一个人,而她的错误是爱了一个虚无的幻影。
她仿佛失去了一切,因为她多年的信念在那一刻全数崩塌。回想自己年轻时是那样轻松快活,她尝到幻灭的痛苦,如同手术后麻木的疼痛。但此时她却固执地开始了希冀,她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失败,即使失败冷冷地瞪着她,她也会翘起下巴。
“我明天到了塔拉再想这一切吧,明天我就能挺住了,明天,我会想出办法把他搞回来。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另一天了。”
我最为触动的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样的尾句,它是不可磨灭的希望,而这样的宣言近乎悲壮。她仍像流浪儿一样赤着双脚在嶙峋荆棘上鲜血淋漓地走去,一路哭泣一路寻光,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与坚强。
斯嘉丽是真正的苇草,或者说每个人活得都像野地里的苇草。每天无论是被车轮碾压还是被人践踏,当暮色的晚风吹拂时,苇草总能固执地从污浊阴暗的泥地抬起头,仰望天上寥廓的星空,开始对明天莫名的期许。
无论是残疾孩子,还是孑然一身仍在黄牛背上歌唱的老人,或是用粉笔在街头卖艺画虎的乞讨者,他们心中永远活着希望。让他们在寒风中得以站成苇草的姿态,耐寒的形状。
“活着”这两个字的意义远比实际更广博,它是一种不屈的精神,是一首坚忍之歌,而希望是流淌于歌中的每一个词句,每一个跃动的音符。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有的人只看到华美,有的人只能看到虱子。
【篇二:陌上花开,彼岸花落】
当真正珍惜的东西遗失在作古的季节,当照片也失去光鲜,你的行动在哪里呢?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
余霞散尽之日、“月明星稀”之时,我偏爱上了合上那厚厚末页的动作。第四次故地重游,“那边”是“晴方好”的绚丽镜像。
“弯刀一般的眉守护着你的秘密花园”,自信骄傲是你的女王披肩。你是猫,猫一样的鬼魅妖娆,让人灵魂出窍……
你的不屈与坚强洒在最初的庄园上,顽强与贪婪散布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你把诱惑与悔过送给爱西礼,你把失落与错过留给“瑞德船长”……
你面对孩子,幼稚得像个孩子,你不了解爱西礼,了解你就不会爱上他;你也不了解白瑞德,了解你就不会失去他……爱西礼是旭日朝阳,带给你无尽的光辉,白瑞德是漆黑夜晚,送给你踏实甜蜜的梦乡……
白瑞德是你爱恨交加的“船长”,在战争间不惜烽火戏诸侯般逗你一笑,不惜纵身火海让你一眺。繁华深处,记忆凋落了么?他是“船长”,唤起你灵魂的救渡,在你朝秦暮楚的此岸彼岸做那个悄无声息的摆渡人。
爱《飘》,迷上它的迷雾缠绕,似岁月的创伤,割开思念,是缱倦、亦或是决绝;恋上它的满怀希望,如你的客颜昙花一现,带走从前;爱上它的不曾改变,最恨不过流年,仓促中被飓风席卷;痴心它的悬念,让誓言没入长夜。
不知后来是否变迁,不知是否会浪费的想念,一个人的等待,两个人的期待,三个人的无奈。缘起缘灭,轮回在凡间。
不管怎样,你我仍记得那句血与泪、悲与笑的誓言:“毕竟,明天将会是新的一天!”
【篇三:都是金钱惹的祸】
金钱和友谊中你会选择哪个?是友谊吧。金钱像一朵玫瑰花,诱惑着你,激励着你,可却是它惹的祸。它会让你脱离大家,让你尽情领略孤独的滋味。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写的战争爱情小说《飘》就反映了这一现实。
它的主人公郝思嘉是个洒脱豪迈的女子,在战争的逼迫下,如火一般的追求物质享受。当时资源有限,大家不得不把身上的挂饰金锥贡献出来做前线急须用品。男士们都去前线打仗,而女士们在医院里治疗伤病员,城市里一片繁忙的景象,但人人都是那么清贫乐道,除了郝思嘉和白瑞德。以郝思嘉的性格,她受不了千篇一律的清贫生活,每天都吃白稀饭的生活。她追求幸福,却以为幸福就是有无数的金钱。她就像清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你们不干,我来干!
在被北方佬打败后,她不顾一切他人的言论,做了好多违背身份的事情。为了自己,为了种植园塔拉,她完完全全地改变了自己的性情,把一直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尽情释放出来,不顾后果,违返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态度。追求金钱,受不了贫困。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人们蔑视的白瑞德,让自己变得富有。
她自己也不知道,人们对她的看法有很大变化,以往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的朋友都远离了她,除了她认为胆小懦弱的梅利。这时候她才感到孤独,真正意义上的孤独。家人都远离,以前的朋友都渐渐疏远了她。
郝思嘉这才觉悟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在于友谊,而不在于幸福。她想弥补这个错误,对亲人,对丈夫,对朋友,可还是太晚了……
人生没有第二次,都是金钱惹的祸,让人们分离。朋友,不要再沉迷于追求金钱,享受你现有的生活吧!
【篇四:阅读是一种享受】
阅读是一种享受。当心灵无助之时,不妨捧起一本书。
阅读是一种享受。当你捧起《雾都孤儿》这本书时,你的心会随着小主人公奥利弗辗转孤儿院、犹太人家,随着奥利弗流浪,感受奥利弗坎坷的经历,最后得到温暖的归属。你会看到奥利弗在孤儿院被虐待,你会看到奥利弗被费金团伙教唆去偷窃,你会看到奥利弗被同父异母的兄弟追杀……你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走入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阅读是一种惊险的享受。
阅读是一种享受。当你捧起《红楼梦》这本书时,你会通过作者曹雪芹不俗的文笔,越过百年的时光,看到一个大家族的兴衰交替。书中既有着人情冷暖,又有着刘姥姥的善良;书中既有着封建社会的不公,又有着宝黛对封建制度的抗争;书中既有着“木石前盟”,又有着封建大家长一手造成的爱情悲剧。但无论怎样,你会看到宝玉、黛玉不同于世俗的气质,感受到这种与世俗抗争的精神。阅读是一种超脱的享受。
阅读是一种享受。当你捧起《飘》这本书时,你会随着斯佳丽的遭遇,感受到她对生活的坚持,对幸福的追求。看到斯佳丽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婚姻——“如果他了解艾希礼,她一定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白瑞德,她一定不会错过他”,你会明白白瑞德的心声——“你从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已经到了男人对女人的极限”。阅读是一种感慨的享受。
阅读是一种享受。当你捧起《简·爱》这本书时,你会看到女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对爱情的追求。书中有着简·爱对舅妈、表哥暴力的抗争,对校方歧视的抗争,对朋友的真情以及对爱人罗切斯特的坚定。作者借主人公之口,向社会宣扬“我知道我穷,我不好看,但我也有权利爱人”。阅读是一种正能量的享受。
阅读是一种惊险,一种超脱,一种感慨,一种正能量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