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从游戏的发展简析时间的碎片化】
碎片化,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出现在各种领域的研究中。用餐的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购物的碎片化,社交的碎片化。大体上看,这些都可以算作时间的碎片化。碎片化的生活,究根问底也是碎片化的时间的结合。时间的碎片化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最能感受到,体会到的,就是时间碎片化带来的游戏行业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雅达利公司的成立象征着电子游戏行业的起点。之后不久,街机开始流行,大名鼎鼎的吃豆人开始风靡全世界。到了80年代,家用主机打破了街机的垄断局面,著名的FC红白机渐渐成为了最流行的游戏机。80年代末期,掌上主机渐渐在游戏机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因为它更轻便,可以随身携带。而在8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在默默兴起,IBM8088cpu由此诞生,到了9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几乎走进了千家万户。更快的速度,更开源的游戏使得个人电脑几乎盖住了前三者的所有光芒。当时的的手机并不能对电脑带来什么影响,直到2007年,初代iPhone的发布震惊了全世界,改变了人们对智能手机的认识。至今,虽然离取代电脑还相去甚远,但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游戏生活,已经全然离不开手机。
看上去似乎只是讲了游戏的发展史,但仔细分析便不难看出,游戏行业、游戏平台发展很明显是为了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如今,索尼的ps4主宰了家用主机市场,任天堂的switch主宰了掌机市场,各种高质量的fps、rpg、独立游戏等都只支持pc。但是,手机游戏的未来市场,远远大于前三者。原因就是,手机游戏需要的时间更少,更独立,可以做到随开随关。现在的年轻人,手机不离身,一有闲暇时间就掏出手机,开一盘王者荣耀或刷一会儿阴阳师。这便是时间的碎片化。而像个人电脑,一来需要一定时间,二来不方便携带。主机就更不用说了。同时,手机主要的功能还是通信社交,在现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手机的优势不言而喻。可以说,碎片化社生活是碎片化时间的结合,而智能手机,就是碎片化时间的结晶。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时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习惯,心态和认知。也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是为了顺应碎片化社会的发展。未来,碎片化的生活将成为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悠闲的生活将渐渐不复存在,惬意的下午茶时间将渐渐逝去。而这,是我最不愿意接受的。
碎片化是受众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必然发展。现在的社会,我们只能去接受它,适应它。
【篇二:传承与创新】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托尔斯泰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传承与创新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一直遵守着旧规矩,就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据说他起初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又借鉴其他的书法临摹,像李斯等等。他泛览博识,然后才独创出一种俊逸妍美的新书体。前人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则被誉为“千世楷法之祖”。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学习书法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临摹。当他把古人的真迹和自己临摹的作品一道归还原主时,连主人也分别不出真假来。别人终于对他说出了要创新。他听后慢慢冲破束缚,发扬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创新,就是不断地推陈出新,也就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作品。
王安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曾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进入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速发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其他公司相继推出了体积小且可以互相兼容的个人电脑,其价格只是王安电脑的1/3,而且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软件。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变化的情况,仍然坚持生产老产品而不创新,导致销路越来越窄,作为公司继承人的王安博士的儿子不得不在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文件上签了字。可见,一昧的“传承”的后果可想而知。
我们不缺乏要传承的东西,但也需要创新,因为创新,是汗水酿成的琼浆,它历久弥香;创新,是向往的彩虹,它绚丽辉煌;创新,是一道铜墙铁壁,它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