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脱相关作文

【篇一:古巷新韵】

离姑奶奶家不远处有一条巷子。高高的梧桐,青黑的石砖,密密的青苔,那是一条承载着时光的巷,在我记忆里它仿佛静静地伫立不动……

那巷曾是儿时我的乐园,巷子比较偏僻,几乎没什么人来,石砖的墙缝里钻出来的小花小草,采几朵别在头上,也可让其他同龄的小女孩羡慕上个半天,这往往是我最得意的时候。

巷子尽头有一扇门常常是紧闭的,上面贴着门神的年画,微微也有点儿北京四合院的韵味。院子里的高大梧桐,浓荫匝地。父母总是不让我靠太近,我却背着他们趴在门上探个究竟,门里时不时传来“咿咿呀咿”的唱音。

哦,那是戏院,专唱老长沙花鼓戏的。

“打锣打到林家溪,三老倌找我报消息。林十娘今天清早起,放出来鸭子又放鸡,我正要找她去讲理,林十娘迎面笑眯眯……”有人在唱戏。阳光透过高大的树冠,浅浅斜斜地挥洒下来,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像是一只只被定格了的蝴蝶。我听得熟悉,听得入迷,都是极有韵味的湘音。

听一会戏,唱戏人休息时,我再四处走走,巷子里还有虫、蝉脱、知了、蟋蟀……蝉脱我是不怕的,不像那些小女孩,儿时的我更像是个野丫头,会用树叶吹出声响;辨得哪几种果子是可以的,哪些是有毒的;会用树枝做成弹弓,会捡虫子吓那些小女孩。可以说,在巷子里,有我童年的欢乐。

但是,我还是比较爱凑热闹,锣鼓一响,我就会凑近去听戏。心里总是记挂戏里唱到的一些故事。不知蔡九哥打着铜锣是否说服了林十娘,不知刘海砍樵是否遇到了狐仙,不知薛平贵是否回到了窑洞,只听得锣鼓戛然而止,唱的戏结束了。我抬起头看着纷飞的桐花,才想起手中刚刚采的小花都忘记插到头上去了!下回将会有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于是第二天又早早地来,来到巷子的尽头,在桐树阴下,静静地听……

后来,我便很少去姑奶奶家,很少去看那条巷子,但那听戏的意蕴却一直留在记忆里。再回到那里,又是五年后。可惜,那条巷已经与记忆中完全不同了,秋风肆意,看着怪冷寂的,紧闭的门不知何时敞开了,年画被撕了下来,落在地上,看着年画上门神的脸,我的心仿佛也被秋风撕开了一个口子,冷风呼呼地灌进去,冷得发颤……

前不久,姑奶奶给我打来电话,说是那条小巷改造了,那个戏院已经修葺一新,设为文化传承保护站,还可以对外招收业余学习的学生。接到电话我特别兴奋:古老的小巷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篇二:在“知了”声中长大】

我的童年是在我的奶奶家里度过的。我奶奶家在农村。那时候,我和我的姐姐和慈爱的奶奶住在一起。

奶奶家的门前有一排大树,好像是洋橄榄树。夏天的时候,树下的土壤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小洞,小洞中藏着一只只还未脱壳的蝉,这些蝉浑身灰色,还没有翅膀,因此,它们只能爬行而不能飞翔。

有时候,我们还会在玩耍时惊奇地发现,在粗大的树干上,静静地停着一只“蝉”。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并不是真正的蝉,而是蝉脱下的壳,那个壳几乎完好无损,只在头的背侧有一条短短的竖着的裂缝,其他的地方没有一点儿损坏,完整得出奇。

而能够飞到高高的枝头上的,是已经脱去外壳的蝉,这些蝉全身都是黑色的,一双大大的黑眼睛在身体的最前面,好像在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它的翅膀很长,一直延伸到身体的后方。这些蝉会在炎热的午后发出响亮的“知了知了”的叫声,因此,我们又叫它“知了”。

我的童年是在“知了”声中度过的。可以说,“知了”成了我们童年时代形影不离的朋友。

伴随着“知了”的叫声,我们渐渐长大……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