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DIY手工制作胸针】
2018年2月24日,大年初九,大家还都还沉寂在过年的气氛中,虽然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同学们还是不约而同地走进了萧报大楼九楼的会议室,来参加这里的新年活动——DIY手工制作胸针。
一进会议室,就看见老师已经把要制作的胸针的材料和工具都整齐地码放在桌子上了。有塑料透明的垫板,有锋利的美工刀,有长方形的蓝色陶土,有形态各异的模具,有透明的指甲油,还有五颜六色的亮粉,让人一下子很有想制作胸针的冲动。
同学们带着好奇心开始听老师讲解制作胸针的步骤了,先把陶土揉圆,接着把揉圆的陶土压扁压薄(切记:不能重拍,只能轻压),然后再把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模具轻压在陶土上(这时用力要恰当噢),用美工刀把模具周围多余的陶土刮掉,让作品的边缘更加光滑,形状更加接近于模具。接下来,在模具上洒上闪闪的亮粉(亮粉不能完全覆盖模具),脱模后,把半成品放进烤箱里,经过130度高温烘烤15分钟,呵呵,这时漂亮的胸针雏形就显示在眼前了,只要再涂上一层透明指甲油固色,装上胸针扣就可以啦。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边学边做,我也仔细地学习每个个步骤和动作,瞧,我做的孔雀胸针是不是很漂亮呢?
我为妈妈送上了新年的第一份礼物——我DIY手工制作的胸针,妈妈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篇二:中秋盛宴】
哇!好香呀!
这个星期六下午,我们又来到了“故地”,又回到了这里——“简·爱遇见你”。
看到这儿,你大概会觉得,“嗯,是挺熟的”!
中秋快将要来临了,月饼快要来到我们嘴中,甜蜜时刻自然少不了好吃的。今天,也就是今天,我们就来做月饼。我们这些小馋猫们又可以大吃一次了。
当我们到这里时,曾经的叔叔、阿姨,还是那么热情,为我们准备好了制作的场地。
我们分别在足有十米长的圆桌上围起来,各自来到一张纸面前。咦?这是什么纸?怎么长得与我们作业本上的纸不一样呢?还有漂亮的图案。听一旁的叔叔告诉我们,这是防油纸,我们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接下来,阿姨和叔叔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大块儿像圆球大小的枣泥。哇!满满枣泥味!嗯!一定正宗!
张师傅发完以后,仔细的叮嘱我们每一个人:“拿到以后,一定要把它揉圆。”他边说边做示范。顿时,同学们进入了团球儿运动。说笑声,喧闹声充满整个蛋糕房。
我拿着它,哇!好软,好软。我闻了闻,哇!好香!好香!我真想偷偷咬一口呀!
过了一会儿,张师傅又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一块儿黄色的小东东,啊?这不会是皮吧?这不太可能吧!张听师傅一说:“这就是皮,没错。”可是,这个怎么这……么……小呢?
可真是把我给吓了一跳呀!
把揉圆的枣泥放到一旁,将这一块儿皮变成圆圆的,扁扁的饼状。不过呢?请不要把它变得太薄。否则你一包,一个大洞洞就出现了!那不成了黑月饼了吗,多丑呀!
于是,我们就似乎像过年包包子一样,学包月饼。把枣泥当馅儿,把那个月饼皮儿当包子的白面皮。多好玩呀!
这一次,我们要包月饼了。将左手成弧形,右手一边摁,一边旋转,一边包。捏呀捏,捏呀捏,尽可能用皮儿包住黑色枣泥。边捏边转,边转边捏。“你那个露馅了!”“我这个怎么包不住呀!”
我们说着,笑着,学着,捏着,好不热闹呀!我可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呀!
包好以后,再把这个奇形怪状的“包子”,揉成小球一样的东东,就算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我还要用模具“画”上那美丽的图案。好好玩呀!真简单!
现在就要把它与它的朋友们,一起进入它们热烘烘的“家”了。
十五分钟以后,它们似乎觉得太热了,想出来吹一会儿空调。于是张师傅给它们刷上一层鸡蛋,再将它们放入“被窝”中。哇!它们好享受呀!
又过了六分钟,“天亮了!”“大家”都“起床”了!看,个个红扑扑地小脸,眨个眼找主人呢。“那个露陷的是我的!”“这个咧嘴的是我的!”小主人们围着刚“睡醒”的自己的小宝宝,一边指,一边辨认着。
小宝宝们呢,乖乖地躺在大睡袋里,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儿,等我们认领。好香呀!太棒了!一定好好吃。阿姨帮我们用袋子一个一个装了起来。对,我要让妈妈尝一尝我亲手做的月饼。
这就是我们的中秋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