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剪窗花】
剪窗花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每当逢年过节,人们都会贴满各种各样的窗花:有表示年年有余的鱼,有表示马到成功的马。最常见的那就是变化多样的福字啦!
过年了,我也想剪一些福字窗花来增加节日的喜气。红色代表着红红火火,意味着喜庆,过年当然首选红纸。于是我准备了剪刀、铅笔和红色的薄纸。
准备齐全后我就开始设计,裁剪起来了……我左一叠,右一折,“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突然,我“啊”地大吼一声,发现福字的“口”被我剪断了。几次下来,我都以失败告终。真是性急吃不了热粥!我慢下节奏,仔细琢磨起来,想着有没有更好的剪法。我左思右想,决定先在一张红色的纸上画上格子,然后在格子上写字,再用红色记号笔把轮廓描出来,再沿着边线剪。这回我小心翼翼地把福字裁剪下来,终于大功告成啦!一个美丽的福字就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一回生二回熟,接下来我剪了好多个式样的福字。下午,我和小伙伴拿着这些作品奔向左邻右舍,那些爷爷奶奶看着我们送去的福字,开心得合不拢嘴。
看着老人们的笑脸,回想剪窗花的过程,既繁琐又快乐,我希望这些福字能给大家带来幸福!
【篇二:为您点赞,我的偶像】
说来大家或许不信,我的偶像既不是炙手可热的当红影视明星,也不是万众瞩目的赛场高手,而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说起这位老人,那可不一般呢!
记得第一次见她时,她穿着一件青花小棉袄,花白的头发在春日的阳光下闪闪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这位爱呵呵的会变“魔术”的乐奶奶。是真的吗?果然,乐奶奶利索地从衣兜里掏出一副黑框的老花眼镜和一把亮闪闪的小钢剪,开始了。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奶奶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些什么。真神了!一把普普通通的小剪刀,一张方方正正的小红纸,在乐奶奶的手里就这么翻过来折过去。不一会儿,桌上就出现了一头背着犁的小黄牛,一位戴着斗笠的农夫,一只展翅滑翔的小燕子,还有那粼粼的水田,错落的农舍,依偎的大樟树……好一幅《春耕图》呀!我一下子喜欢上了眼前剪艺高超的乐奶奶。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乐奶奶的忠实粉丝,没事总往奶奶家跑。在奶奶的耐心传授下,我学会了带着剪刀溜一圈的“掏空法”,学会了对折剪一剪的“对称法”,学会了左右跳着剪的“打毛法”,还有那进不去侧面走的“破剪法”……小小剪子在奶奶手里居然变出这么多的技法,创造出这么神奇的剪纸作品。每每我剪得歪七八扭三不像的时候,奶奶总是摸摸我的脑袋,“小禾,别泄气。熟能生巧,多剪多剪,你的眼睛就是画笔,你的手就是剪刀。此起彼伏的咔嚓声就会变成你的耳边最动人的音符了……”这一刻,奶奶已然成了我的超级偶像。
最近,我的偶像更忙了。去军营,上校园,进电台,坐社区……乐奶奶的粉丝越来越多,成了好多好多人的偶像,我都有点嫉妒了。奶奶总是呵呵地笑着说:“我年纪大了,我要利用剩下的时间,让更多的人喜欢剪纸,爱上剪纸,用自己的双手记录着美好的世界……也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后继有人啊……”
乐奶奶,您真好,我为您点赞!
如今,您被评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了,您的作品被博物馆收藏了,您的人物事迹上晚报头条了……您用一把小剪子剪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剪出了九州大地的繁荣昌盛、日新月异;剪出了家乡的秀美山河、万种风情……您用小小的剪子,“讲述”着真善美,“传播”着善美真。
大家都要为您点赞——我的偶像,乐翠娣奶奶!
【篇三:做实验】
今天,老师给我们做了个纸圈实验。
老师拿来了一个纸圈,笑着问:“我从中间剪开,会是几个圈?”同学们都说是两个,我也觉得是两个,因为是剪它的一半嘛。
老师把它剪开,果然是两个,对我们说:“这是普通的。”说完,又拿来了一个纸圈,说:“看看这个能剪几个?”大部分同学都还说两个,也有几个同学说四个。我就想:会不会真的像那几个同学说的那样是四个呢?还是和上一个一样是两个?老师已经在剪了,我看着纸圈,只听见老师说;“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我们一看,还是一个圈,都“哇”的叫了起来,真的太神奇了。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是魔术师。
然后,老师又拿来了一个纸圈,说:“看好了是几个。”还没等我想呢,身边吵闹的声音响起——两个,四个,一个。
我想了想,觉得应该是两个,不然,就这几种剪法,还能剪成什么样?老师又说:“这次我剪细点,剪两圈。
过了一会儿,老师给我们看,还说:“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两个圈穿在一起。”边上又吵了起来,说:“老师会变魔术,老师是魔术师。”
之后老师又从外面“变”了一个纸圈出来,和我们说:“刚才第一剪的大家都知道,后面几个剪的吉奥莫乌斯比。它的特别就在——是反过来剪得。”说完,就弄给我们看。
剪好后,我们一看,果然是一个大圈,我现在终于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把纸条反过来折叠了一下,剪开来的时候,那折叠起来的地方就不折了,这样就变成一个大圈了。
这个纸圈真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