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化的生活】
互联网时代,电子设备、网站论坛如火如荼地讲述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切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片段,所以,这就是碎片化生活。而也就是它们的介入,让我们不再能够完整地心无旁骛地享受生活。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时间被撕碎成了一个个小部分,上海这座大城市只允许人们习惯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所剩下的一片片时间,难道只能白白浪费?
似乎说得没错: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去做任何的休闲娱乐,人们只是呆在那里,一事无成。随便做点什么?似乎也只有来得及做一些不是特别有意义的事。人是有惰性的,当自己的时间表几乎被碎片化地排满时,那一点点的时间反而成了人们休息的唯一时间,一旦忘记了继续工作的时间,那就是恶性循环:工作一拖再拖,人们也没有时间休息,健康甚至会受到影响。有时候想要静下心来读本书,迫于碎片化的生活,只能每次读一段,读一页,眼睛匆匆扫过,真的能够记在心中却没有多少,中途还往往被琐事打断,这样的走马观花,事实上和打发时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课间休息看会书,看新闻,完成计划的一半内容休息一下,在车上拿出手机刷一刷,上个厕所还得带着书背,人们“充分”利用着来之不易的碎片化时间,其中令人无奈唏嘘的举动实际上就真真切切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找个闲适恬静的午后,倒上一壶红茶,做在沙发上细细品读经典,或者在书桌前,静下心来背诵文章,或者抓紧时间一口气完成工作,疲劳之时打开手机和同样如此的人们聊聊天,甚至可以在假日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游山玩水,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大自然的魅力。顺从自己的内心,有比较宽松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去完成,这才是享受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碎片化的生活固然利中有弊,但我们要用放轻松的心态去对待它,毕竟没有人要求我们去将就顺应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在这个时代中活出自己的个性。在以物质为基础的社会上,我们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何不放慢脚步,放松下来,使内心在忙碌、追求速度中平静下来。想象自己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静闲适,生活便是“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碎片化的生活不能阻止人们对高远境界的追求,除非被这纷繁的世俗琐碎淹没。
【篇二:我尊敬的人】
“人到七十古来稀”,我爷爷已近古稀之年,却依然活跃在家里的第一线,他做着最平凡的事,但他的一言一行都让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尊敬他,不仅因为他是我的长辈,而是他作为一位老人,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品质。
爷爷属牛,他象老黄牛一样勤劳。每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一个身影就在厨房忙开了。煮稀饭、蒸馒头、炒青菜、打豆浆……待我们一起床,桌上已经摆好了丰盛的早餐。吃完饭,爷爷送我们上学,从早到晚,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爷爷总是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爷爷还很倔,他有“牛脾气”。记得几年前,爸爸要去荷兰,妈妈要去日本,家里一下就剩下老老小小。当时我马上要上小学,学校离家又远,为了更方便送我上学,爷爷宣布了一件大事:他要去学车了。家里一时反对声一片,理由是年纪大了。可爷爷却执意要去,记得那段时间,他经常一边做饭,一边拿着书背交规。人上了年纪,记忆力不好,常常背了上句,忘了下句,有次爷爷太投入,只听见厨房传来一声:“糟了,糟了!”接着一股糊味传来,粥糊了。奶奶闻声跑过去劝爷爷:“你这大把年纪,还折腾个啥?”爷爷瞪瞪眼,来了句:“老了就不能学习了?不懂就学,活到老学到老嘛!”两个月后,一本崭新的驾照摆在了桌上,奶奶笑道:“行啊,中了大奖啦!”爷爷幽默地回应道:“有志者事竟成,成事在人,不问老少。”我则在边上竖起了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
爷爷有句口头禅:“缝缝补补又三年”。我小时认为他很“葛朗台”。记得我上学之初,笔盒里装了几支新铅笔,每次铅笔用一半,我嫌握起来麻烦,就会随意一丢,结果有一天我想找只铅笔写字半天找不着,爷爷却不知从哪里拿出了一个铁盒,待我打开一看,傻眼了,全是半截铅笔,不同的是每支后面都套上了用废旧塑料壳卷的笔套,我嘟哝道:“这铅笔不都丢了,怎么又捡回,又值不了几个钱。”爷爷严肃地说:“粒粒皆辛苦,能用则用”,我不情愿地拿起一支,心里还暗自埋怨:抠门啊!过了段时间,听说单位组织捐款给贫困山区,爷爷毫不犹豫地给了两千元。事后,我好奇地问:“爷爷你怎么突然这么大方啊?”爷爷很平淡地说:“钱要用在刀刃上!”原来我爷爷并不是“葛朗台”,那是爷爷给我潜移默化上的又一课。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就是我的爷爷,他就是这样言传身教,让我们耳濡目染,他是值得我尊敬和学习的人。
【篇三:老师的教鞭】
总记得老师有一根教鞭。那根教鞭是碧绿色的身体,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漂亮。但是,可以说,教鞭落下时的清脆声响,以及从掌心传来的阵阵刺痛,却陪伴我走过了整个初一。不得不说,那教鞭就是个“恶梦”。
明明字最难看的不是我,书背的最差的也不是我,况且我在班里的成绩也算不错的,可老师盯的最紧的却是我。说来也委屈,老师对我的要求是异常的严格,以至于我想起教鞭,掌心的那股疼痛还会伴随而来。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一次语文考试后的挨打了。那时的我自以为成绩还不错,于是变得有些骄傲自满起来,练字也没有好好练,背书也没有认真背,直到考试时也还觉得自己有着八九分把握。可当卷子一发下来,上面那个明晃晃的分数就犹如刺骨冷水狠狠浇在我的身上。满分一百分的卷子,我居然只考了六十多分。即使把成绩算了再算,还依旧是那个难以启齿的成绩。迟来的懊悔此时才蔓延至我的内心。想到今日里的懒散和松懈,以及那些没有认真背的知识点,我早已吓出一身冷汗,头也不敢太,不敢看老师一眼。哆哆嗦嗦的坐在位置上,只想把自己缩得更小,生怕老师注意到我。可是屋漏偏逢夜雨,是祸总是躲不过,老是第一个点的就是我的名字。我只好低着头,冒着全班同学的目光,颤颤巍巍的往讲台走去。我只觉得头越来越低,已经深深埋进身体里去了,不敢有一点的余光去看老师的面容。至瞥见那碧绿色的教鞭不再亮丽了,它一下又一下的落在我的手心。同学们的目光更是犹如刀子一般狠狠地刮在我的身上,甚至于比受伤的疼痛还要更疼一百倍。我想过会挨打,却没想过会这么重;我想过会因为成绩而出丑,却未曾想过会如此难熬。
我知道的,老师的确应该那么生气。因为老师在我身上倾注的努力,以及希望我能够成才的期盼,又岂是这一小小的一顿打可以比拟的呢?
想起老师一直以来对我那用心的教导,想起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讲做题技巧。泪水,竟在不知不觉间缓缓流了下来。
老师的教鞭,就在刹那是点醒了我。尽管掌心的疼痛如今已不再依旧。但是,每每有想松懈下来的时候,我总想起老师的教鞭,想起老师的教诲。于是打起精神,增加勇气,继续我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