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低处的光】
几年过去了,那位老人好像一道来自低处的光,依然使我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初秋的夜晚,我和爸爸乘车从北京回到温州已是凌晨3点,深黑色的天幕不见星星,只有路灯的暖光洒满了路面。
拎着沉重的行李,我和爸爸穿梭于人群中,从眼前驶过的出租车每一辆都满员。我略带疲倦地说:“算了,坐三轮车去吧。”
车夫是个清瘦而干练的老人,60岁上下,靛蓝色布褂,铅灰色裤子,旧军帽掩不住两鬓星星点点的斑白,岁月刻出的皱纹溢满了沧桑。他从我手中接过行李,干裂的嘴唇微微咧开,笑笑,做了个上车的手势。
这样走了好长一段路,老人似乎有些累了,速度慢了下来。很快,前面出现一道陡坡。
“大爷,赶快让我们下来,我们帮你推车。”睡眼惺忪的爸爸揉揉眼睛,匆忙说道,同时起身就要下车。
老人却摆摆手拒绝了:“没啥,甭担心,咱当过兵的人,身子硬朗得很。”他声音洪亮,坚定地回答道。
上坡了,老人猛地欠起身子,刹那间,瘦削的身子仿佛灌满了力量,好像等待发令枪的短跑运动员,浑身每一寸肌肉都已绷紧。他一边小声地喊着号子,一边有力地把踏板一次又一次踩到底。我担忧地望着他,那瘦削的骨架从蓝衣服上高高凸起,深深刺痛了我的双眼,一阵又一阵辛酸漫过我的心头。
下坡了,老人又坐回车座上,身子因过度劳累而剧烈地上下起伏,呼吸声急促而沉重,但他的脚依然有条不紊地蹬着车。我心里很不好受,说不出是涩还是苦,只觉得翻江倒海涌起一波波同情,眼睛也酸酸的。
到地方了,我们下了车,爸爸递给他10元钱。“不,车费是5元。”老人不容辩解。
“大爷,你就拿着吧,我也没零钱了。”爸爸推开他的手,老人却追了上来,从口袋里摸出5枚硬币,一枚一枚郑重地放进爸爸的手心,转身向车走去。忽然,他摘下旧军帽向我们挥了挥:“谢谢你们,但我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好多年过去了,但那句话,那辆车,那个人,好像是来自低处的光,低微但从不卑贱,平凡但从不平庸。
【篇二:我最崇拜的爷爷】
他是我们小区的看门人。花白凌乱的头发,干枯多皱的皮肤,浑浊无神的双眼,“千沟万壑”的脸庞,这就是他的一幅速写,充满了沧桑的味道。他年纪约莫七十,总爱穿一件深蓝色的布褂,一条陈旧的黑布裤,还有一双“亘古不变”的老布鞋。
在小区里,在楼道里,在马路上时常会看到他忙碌的背影。他时常做着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但他用实际行动教育着我们这些小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他,就是我们小区的“小区之星”,赵爷爷。
每天清晨,小区的人们都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赵爷爷正迎着朝阳扫楼道、扫楼梯、浇花、除草,一年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天热时有人给赵爷爷递瓶矿泉水,他总是委婉谢绝,掏出自己的“古董级”水壶,“咕咚咕咚”喝上几口。假期里我经常会学着爷爷的样子拿着扫帚,帮他一起扫。赵爷爷总会摸摸我的头说:“小朋友,记住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来,那一小块地是你的了。”每次我扫完了地,赵爷爷总会来个小魔术:要么“变”出一块糖,要么就是一个稀奇古怪的小玩具来奖励我。我们小区的小朋友都很喜欢这位赵爷爷。
中午时分,赵爷爷就更忙了。小区里经常会有人订餐,送餐员一个人忙活不开,这又让赵爷爷的“热心细胞”活跃起来。“当当当”“您的饭。”“咣咣咣”“您的餐到了。”
就连傍晚,赵爷爷也不会闲着。金灿灿的灯光下,总有他忙碌的身影,他一会儿疏散交通,一会儿提醒小孩子远离车辆注意安全。他虽然已经七十岁高龄了,但他的身姿依然铿锵有力,就像一位训练有素的交警。
回忆赵爷爷被评为“小区之星”那天,那绶带挂在他的身上,那一刻赵爷爷在我的心中更伟大了,他的爱心带动了我们小区好多人,走进我们这所小区总感觉气氛是那样的和谐,这可是我最崇拜赵爷爷的功劳啊!
【篇三:我最欣赏一位在冬日的老人】
在生活中不少出现你欣赏的事物,也许你最欣赏的是一首诗,因为他的优美,他的哲理;也许你最欣赏的是一幅画,因为他的内容,他的往事;也许你最欣赏的是一本书,因为他的……而我最欣赏的却是一位住在秋天刚入冬的老人。
记得那天夜晚,星星可能因为寒冷以躲入了厚厚的云棉被,而月亮却毫不知寒冷的坚守着自己的职位。我和爸爸回老家回来的路上,我们刚下火车,准备去汽车站时。在打的,可每个出租车上,都坐着满满的人,不然是因为有人,不然就是车费太贵。我们无可奈何的出此下策——坐三轮车。
车夫是个清瘦的老人,60岁上下。灯光下只见他一身整洁的着:靛蓝色的布褂,铅灰色的布裤,脚蹬一双轻便布鞋,头上戴着的旧军帽遮掩不住两鬓的白发,脸上被岁月刻画出一条条皱纹,深深的凹沟里填满了沧桑。“乖孩子,爷爷帮你拿行李。”他一边说着一边用那布满老茧的粗而硬的手从我的小手里接过行李,有力但轻轻地放在车板上。然后,他干裂的嘴唇微微裂开了,向我们做了个上车的手势。
骑了一阵子后,我们明显地感到,老爷爷的车速慢了下来,紧接着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陡坡。爸爸突然睁开了有睡意的眼睛说:“大叔,你把我们放下来吧,我们帮你推。”“没啥,甭担心!咱当过兵,身子硬朗着呢!”一声坚定而又沙哑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只见他欠着身子,一边嘴里小声的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边有力地踩着踏板。我担忧地望着他,那瘦削的骨架从蓝衣服上凸起,深深刺痛了我的双眼。终于,过了这个坡,他弓着的身子,又坐了下来,轻轻地喘着气,他的脚还在用力的踩着,到了目的地。我们下去了,爸爸给了老爷爷十元钱说;不用找,我没零钱;转身领着我一路小跑。不一会儿,老爷爷追了上来,熟练的拿起5个硬币,放在爸爸的手上说;我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谢谢你好心人。
一刹那,我的双眼中充满泪水,风徐徐的吹着。就像为我们向那位老爷爷致敬。那老人的品行,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这时,星星也出来了,像被月亮的精神感动了似的。
那位老人啊,你是我最欣赏的人,你的那种自尊、自立、乐观生活的高尚灵魂是我最欣赏的。
【篇四:春节感怀】
双山是个小村,十来户人家,邻里相处得不错。今年母亲便带我回来省亲。
一听有村里人回乡,村民们就叫家里的小孩放下手中的活计,来陪我玩。他们也是欢喜得很,没一会儿就和我打成一片。玩熟了,我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从刚进村那会儿就发现,村里没有一家贴上了“福”字,难道这还是什么风俗不成?聪明的林子抢着答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瞧,他这不来了吗?”
话音落下的同时,村口便响起一阵阵的欢呼声,我忍不住向那瞧去,几十个村民围成了一面密不透风的“墙”,让里面的景象看得不真切,只有几滴墨汁飞溅出来。我好奇地挤了进去,便被所看到的景象惊住了:一个身穿着黑色布褂老人,拿着一支粗壮的毛笔在红纸上挥毫泼墨,落笔之间好像蕴含着一种非凡的气势,浓重的黑和热烈的红,在视觉上产生绮丽的碰撞。无法想象,这是怎样杰出的人物才能写出如此杰出的字!而这字却是出自于眼前这位相貌普通、身材瘦小的老人家之手!我不禁渴望地拉了拉妈妈的衣角,心里充满了希翼。
“这是你的,小朋友。”
我受宠若惊地转过头来,小心翼翼地接过红纸,生怕弄脏了一个小角,连道谢的话也忘了说。妈妈不满意地拍了我一下。
“没事,小孩子嘛,今晚来我家吃饺子呀!”
…………
过完年,回家后总觉得忘了些什么,便跑去追问妈妈。原来写字的那位张爷爷在双山生活了几十年,年轻时候村里穷,大家甚至连过年的“福”字都买不起。张爷爷就努力习字练字,为的就是让贴“福”字的习俗延续下去。这一写呀,就是三十年。眼下大家生活好了,可每年接受张爷爷的“福”字却成了不变的习俗了。
听完,我呆呆地愣在那,久久不能回神。
那天正逢元宵节,窗外炮竹声此起彼伏,但我的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桌上——一个大大的“福”字正立在相框中……
【篇五:难忘那位老人】
“谢谢你们,但我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题记
一个初秋的夜晚,我们从西安乘火车会到家已是凌晨了,深黑色的天幕上挂着几颗打着瞌睡的星星,几缕灰色的轻云更是增添了旅人的倦意。周围急于回家的旅客拥挤却不嘈杂,与这夜景颇有几分默契。
拎着沉重的行李,我和爸爸艰难地穿梭在人群中。从眼前驶过的出租车左一辆满员,右一辆满员。我嘟囔着:“别找了,坐三轮车回去吧。”
车夫是个清瘦的老人,六十岁左右。灯光下只见他一身整洁的穿着:靛蓝布褂,铅灰色布裤,脚蹬一双轻便的布鞋,头上的旧军帽遮不住两鬓的白发。脸上被岁月刻画出一道道皱纹,写满了沧桑。
路旁,秋风卷着黄叶,发出“咝咝”的声音,似乎在哀叹夏的离去,街道两旁的店铺大门紧闭,投下一道道厚重的阴影;霓虹灯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却闪烁出了夜的冷清寂寥。老人低着头,弓着腰,双脚有节奏地踩着踏板。
这样骑了好一段路程,眼前出现了一处很陡的斜坡。
“大爷,赶快让我们下来,我们帮您推车。”睡意朦胧的爸爸睁开眼睛急忙说。
“没啥,不用担心,咱当过兵,身子硬朗着呢!”老人猛地欠起身子,刹那间,那清瘦的身体充满了力量。他一边小声地喊着号子,一边有力地踩着踏板。那瘦削的骨架从衣服上凸起,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一股心酸漫上我的心头。下坡了,老人坐回车座上,身体因过度劳累而剧烈起伏着,呼吸声也急促而粗重,可他依然有条不紊地蹬着踏板。
到达了目的地,我们下了车。爸爸给老人十元。
“大爷,您拿着把,我们也没有零钱了。”爸爸把钱推了回去,转身就走。
“不,车费是五元。”老人却追了上来,熟练地从口袋拿出5个硬币,一枚一枚郑重地放在爸爸手心里,然后转身向车子走去。
蓦地,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摘下旧军帽向我们挥了挥,用苍老而坚定的声音说:“谢谢你们,但我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刹那间,我看见了一个自尊自立,乐观坚强的高洁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