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邂逅青铜器展】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杭州博物馆,正好遇到西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展,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起来。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是一把青铜刀和几个青铜酒樽。刀是薄薄的长条状,上面都被腐蚀了,锈迹斑斑;酒樽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下面都有三个脚,做工精美。
再往前走,我发现了一排一模一样的鼎,仔细数了数,一共有9个。为什么会有9个呢?我心想。仔细找了找,我在墙上看到了一张关于鼎数量的等级制度表。原来在古代,鼎是盛肉的容器,鼎的多少也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差异。天子有9个鼎,诸侯有7个,大夫有5个,高级的士有3个,低级的士只有1个。这时,我想到了一个词——一言九鼎,意思是说出来话非常有分量,原来也是从这里来的呀!
转了个弯,我们又看到了青铜编钟,从大到小的一排,保存得非常完好。还有楚国的升鼎,有很多复杂、精细的花纹和装饰。
这些青铜器都历经沧桑。因为古代没有机器,所有的工艺都是靠双手一笔一划雕琢制成的,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它们。
【篇二:穿越千年追寻你】
月光朗朗的照着,花园里笼起一片轻烟,朦朦胧胧。
循着夜的脚步,我看见了你,一个如风的男子。你握着杯,饮着酒。白色的衣袂随风翻动,墨玉般的眼眸里醉意点点漾开。蓦地,你高举酒樽,一望明月相伴,再视身影相随,大笑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下,你将酒一饮而尽。起身,随心而歌,随心而舞。
望着你零乱的舞步,记忆在沉淀。
金碧辉煌的皇宫内歌舞升平,醉酒的你眼带笑意,毫无顾忌地伸出脚来,用命令的口吻对身旁的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子。”众人大惊,要知道当时高力士权高位重,没有人敢以这样的语气和他说话啊。不过,你终究是你,不同于他人。即使当时你没醉酒,只要你心中所想,你照样会那样说吧。高力士脸上一道青一道白,只得为你脱靴。那日你的举动,注定了他日高力士对你的报复;你的孤傲,注定了你将离开皇宫。或许,狭隘的人心容不下你豪迈的气魄,狭小的皇宫容不下你伟岸的身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走了,坦然的走了,留下一身傲气。
是的,你就是一缕风。时在长江听两岸猿啼,时在蜀道叹绝壁之险,时在赤壁赞三国英雄,时在洞庭赏悠悠水韵。比起皇宫里的勾心斗角,大自然的偌大胸襟更适于你,也只有这天地间的苍茫雄壮才配得上你的风华!
是的,你就是一缕风。融于天地,却不受天地束缚。只有你的不羁,你的自信,才能笑对人生,游历名山大川;才能不畏强权,追求自由生活;才能吟得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千古名句。
舞尽,你已入睡。
我穿越千年,只为追寻你,一个飘逸如风的男子。你是何等的洒脱,是何等的豪迈!只因为你的名字叫李白!
【篇三:祭祖】
清明祭祖在老宁波的习俗中是最具象征性,也是最融入一代代人的情感的。
在宁波,凡是信仰佛教的,必定会在清明前几日就算好日子,挑一个黄道吉日做斋饭用来祭祖。如果没有记错,祭祖的斋饭应该是有九道,黄豆芽、红烧肉什么的,都是常有的。且祭祖的桌子必须用大圆桌,万不可用方方角角的桌子——那样是不吉利的。如果桌子材料是木质的,那么桌上的木纹也要竖直向南放。而且九道菜要摆成一个方阵在圆桌中央,圆桌外沿放筷子、酒樽,除了放香炉、烛台的一面,其余三面每边皆放五个酒杯、五双筷子。
外婆家每次斋饭都会有我帮忙,不是因为我有多能干,而是因为我在家里是出了名的“鸭蛋黄”。所谓“鸭蛋黄”,其实是在酒樽里倒满黄酒而做到滴酒不漏。酒满则心诚,黄酒在酒樽里摇摇欲落,如果轻碰一下都是要洒出来的,外婆说才算尽了诚意。所以每次倒满一个酒杯后我都会小心翼翼地走到下一个杯子旁,丝毫不敢碰到桌子。
万事皆备后,外婆就会打着伞到门口把香点燃,闭上眼睛对着太阳虔诚地祈祷,意思大概是祈求祖先们来吃斋饭,然后再将香插进香炉内,待在屋子里静候。
至于祖先们到底有没有来,我不得而知。但是,外婆家隔壁那个公公却好像知道。公公好像是个通晓仙灵的神人,他似乎能看见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他貌似能与神仙们对话,并告诉我们神仙们要求我们做什么。这在我看来公公有一种“超能力”,而且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是信的。因为我对公公的“超能力”是深有体会的。
那时我还小,每次生病发烧时,外婆总会请公公给我用土方治病。公公说小孩子发烧极可能是“灵魂出窍”了,需要“叫灵”。印象中好像是一个小酒杯里倒上水,上面盖上一张符咒,然后念咒语,符咒下面就会出现许多白白的、亮亮的东西在移动,公公说这就是灵魂,喝下去“灵”就回来了。说来也神奇,每次喝完后发烧似乎是有点好转。
今年祭祖,外婆又请来了公公,在他的帮助下,大家可以知道祖先们有没有来吃斋饭。当公公告诉我先辈们来了的时候,我就特别兴奋,内心升腾着一种神秘的幸福感。公公忙碌了一阵,然后转身告诉我:“祖先们所见到的那个囡囡又大了一岁,祖先们都笑了!”
清明祭祖,祭的是一个传统,祭的是一份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