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镜子】
初春的花儿,渐渐绽放迎接春的到来。短暂的生命,小小的面庞。它却以自己为镜,向我诠释对于未来,不忘怀揣着希望前进,对于现在,面对苦涩不忘顽强坚持,学会等待迎接新的开始。
脑海中仍然浮现着赤红的数字,浮现着老师严厉却无奈,失望与遗憾的神情,搅得我心神不宁。我几个月的努力似付诸东流,心仪高中的大门与我越来越远,怀疑起自己的努力是否无用?何时才能换来回报?
眼下学习是无心的,便走下楼散心,然而东转西转,心中仍是低落得很。忽然在拐角,看见了那片新生的迎春。只见繁杂枝条垂下,长满嫩芽与新叶,阳光斜照,已吐出几朵娇嫩的黄色小花,它们想必是已按耐不住要迎接春天了!星星点点的嫩黄点缀着条条藤蔓,倒也十分可爱。仔细端详,倾身前探,无意瞥见那些花苞和嫩芽却使我目不转睛:它们身子前倾,伸着迎向太阳升起的东方,看不到的,也向外伸展,无一不是骄傲的昂起自己的头颅,抗议自己魅力的迟到,努力地吸取养分。不同花瓣的柔软,硬邦邦、支棱着的外表更如它们磐石般坚定的心。我怔住,未开的迎春花,犹如明镜,照出它们的坚持,努力,没有我的焦虑,却有着迎接新开始到来的坚定决心和耐心。它无言的为我照出,永不放弃,学会等待直到得到回报的那一刻。看看表,是回家的时候了,路上的一步步,潜移默化中不再沉重而是充满坚定,心中重归宁静而产生一丝清明。
几周时光流逝,再次来到迎春花前,已是瀑布般的藤蔓之上,挂满了绽放的鲜花,一丝丝,一簇簇,张大自己的花瓣,吮吸空气间专属初春的清新气息,充满生命力和希望。朵朵迎春恰似孩童天真无邪、快乐的笑脸,正像是面面镜子,照应出如何怀揣着希望,享受当下,面对未知的未来。
原本充满紧张的心慢慢平静,心中的灰暗慢慢被光亮取代,迎春再次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它就是我生活中一面镜子,照映着生活中的点滴曙光,让我明白面对苦闷和困难,坚持地去努力,永不放弃,学会等待破茧成蝶的那一刻,充满活力的去享受当下的分分秒秒;怀揣希望、充满期待的迎接未来的曙光?
人生不也正是这样吗?迎春为镜,在漫漫人生路上悄然盛放,跌倒后再次爬起,继续前行,不忘观赏路上的风景,照应着人生中永远不会消失的希望,耐心与奋斗。
【篇二:传承——观《中国最美古诗词大赛》有感】
古诗,古诗,顾名思义,古代诗歌。
古诗最鼎盛的时期在唐朝,所以也叫唐诗。古诗的每一句都是诗人们经过反复琢磨出的,讲究“对应”,字字对照,朗朗上口,极具韵味。
虽说古诗具有独特的韵味,但在大多数人看来,并非如此,看前人的诗,反倒有些枯燥了,但这次的《中国最美古诗词大赛》却是令人们对古诗的映像有所改观。
往年的古诗都是要求“记”,而这次则要求人们会“用”。虽说是比赛,却也增加了一丝娱乐性,让古诗不再枯燥,让人们愿意亲近诗文。古诗是华夏民族百年的文化,是一种值得传承的文化,这次大赛倒是让人们对古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传承,这是对华夏文化的弘扬,也是对它的记忆,以致使它不会在时光的消逝下丢失。创新而不能忘本是本次大赛的中心。
古诗美,“美”在何处,是它独有的韵味。“诗歌”是什么,它不是说“诗”和“歌”,而是“诗歌”这是一个整体。在早期,人们创作的诗歌是可以唱出来的,有名的有“汉乐府”,所以早期是也叫“诗歌”,是非常具有音乐美的。诗不像词,诗的字字照应,而词却是段段照应,诗也不似曲,诗虽可唱,却简短且有韵味,但曲却是可唱的词,自然不同。可以说,诗歌是独有自己的韵味的,且它的流传广、简单却又有强烈的感情的独特性让它一跃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表达方式。
喜爱诗,是对诗的传承,更是对华夏文化的传承。
【篇三:善润了年华】
善良,似清泉,流过你干燥的喉咙;善良,似一粒粒米饭,一颗一颗填入你饥饿的肚子里。
我有一个善良的邻居,正如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我与他家,虽隔着一扇门,但仍然互相照应彼此。
一个美丽的黄昏,爷爷去接我,留下妹妹独自一人在家,爷爷见妹妹睡得很熟,便放心地离开了。谁知,一阵爆竹的巨响,妹妹醒了,见家中无人,便开门寻找奶奶了,开了门又是无人,便嚎啕大哭,哭得如鬼哭狼嚎一般,最后,她竟爬上窗户,开上了它,喊道;奶奶!这时,正在洗衣服的赵大妈听见了,以为自己耳鸣,但又仔细一听,二话不说,丢下洗了一半的衣服,正巧,门正好开着,她冲进家门眼看妹妹就要爬上去了,就直奔窗户,一把抱起妹妹,一把关上窗户,一场灾难擦肩而过,太险了!
我与爷爷回来了,见我家门与邻居家门都开着,心里也知道了七八分,跑进家里,邻居讲了来龙去脉,最后还说;没事,这不算什么,邻里之间互相照应嘛,下次注意就行了。我和爷爷听了对赵大妈自然是千恩万谢,还要把刚买的东西送给她,但她谢绝了,还平淡地说;我家有事了,你们家还来帮忙呢,这种事情,是所有人都理所当然要做的,说完,就关上门,回家了。
我呆呆的望着她的背影,哭了?笑了?我自己也记不得了,只记得她的话。
善良,润了我的年华,在善良的泉水中,长大了。
一天,一位老爷爷摔倒了,我想起了邻居的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