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且品美术】
于我而言,美术是一种视觉,映射出五彩的世界。我见过凡高浓重颜色下的星空,黄与蓝撞击出光明,在路灯下虚构一个摇摆的世界;而米氏父子的羊毫之下,任凭那墨迹冷却,变成了迷蒙薄雾似得赵家天下。不管是星空或是天空,忽明忽暗间,都闪烁着浩大的光芒。
于我而言,美术是一种触觉,弥漫着灵动的质感。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卫傲视群雄,硬朗坚实的肌肉呼号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开放带来艺术进步,宁心静气换来艺术莞尔一笑。宋徽宗屡屡退让的政治态度我们无从谈起,但他笔下轻描淡写出的天地、山川、花草、鸟兽、虫鱼却让我们感同身受。不管是雄伟或是驯服,当指尖抚上的一霎那,都会有一阵真实的感动。
于我而言,美术是一种听觉,浅唱着悠远的晚歌。伦勃朗《夜巡》中渐行渐远的脚步声犹在耳畔,向世人不厌其烦地诉说着某个时代的辉煌;与此同时,八大山人或许亦在泼墨挥毫,寄情于他的一笔一画,无须提起,千山万水中自闲适幽然之声传来,引人走入那个古色古香的角落——忘却晨钟暮鼓,聆听汉唐风韵。
于我而言,美术是一种嗅觉,追随那远古的艺术香风。莫奈的睡莲静静绽放于水塘一隅,时至今日仍飘出清远味道;而在争鸣的美术课堂,我们感受老师全身心的演绎艺术作品或浓或淡,或悲或喜,每一幅画作每一尊雕塑都洋溢着时光亲手撒上的气息。我陶醉着,我们陶醉着。
于我而言,美术是一种错觉,在眼前让人感慨。一见一抚一听一闻,美得含蓄,美得热烈,美得轻松,美得凝重,她经得起时间的锻造,受得住岁月的打磨,上天赐予了她太多变幻,让她震撼得澎湃昂扬,安宁得温暖缠绵,如此绮丽,令人神往。愿美术永伴我的一生,让我能在不经意间,与她优雅的灵魂相遇。
【篇二:关于读书的作文】
从我记事起,我就看到妈妈的床头柜上、备课桌上、家里的茶几上、沙发里,到处都放着书。我经常拿起妈妈的书翻来翻去,妈妈从不生气,而是耐心地教我看图认字,帮我分析每一个词语,同我讨论某一句话。妈妈总是鼓励我多读书,她说她最喜欢赫尔岑的一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
小时候的我,生活中常常遇见一个又一个的新世界——还不会说话时感觉大人们的交流真奇妙呀,我会爬时很羡慕陌生的哥哥们跑得很快很远,等我会走路了小狗就站在我面前摇尾巴让我扯它的嘴毛……这些新世界都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但真正神奇的世界是书籍,它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一个精神的世界,我每日攒着绘本咿咿呀呀,从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到自说自话,意趣无穷,经验丰富。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小伙伴们还在捧着绘本的时候,妈妈开始往家里搬一些大部头。她的朋友们说那些书太难不适合当下的我,妈妈却不以为难,她说脚下总要踏一梯,人才可以站得高看得清楚。我于是开始接触《西游记》把自己想象成了孙猴子,读《三国演义》我懂得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鲁宾逊漂流记》到《老人与海》我体悟到的是不折不挠的精神。读书,慢慢开启了我的“智慧”,让我掌握事物的“道理”,从此我视野开阔,观世界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回想读书的日子,一路跌跌撞撞却十分有趣。第一回读到八大山人,我以为是像“竹林七贤”那样的谢晋人物,是妈妈鼓励我去摸索明史脉络,并带我去南昌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读《莎士比亚》,我品味到了艺术的魅力,麦克白心怀异志却潇洒冷酷,麦克白夫人野心勃勃但本性善良——“我的双手跟你同样颜色了,可是我的心却羞于像你这样惨白。”好的经典,总是值得一读再读,阅读一本好书,总是让人产生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
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书籍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浓缩了前人的视野、知识、才能和气质。读书需要实践,需要再创造。只有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才能产生新的思想,从而立言立德,创造出对世界有用的东西。比如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让物理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比如毛泽东思想再造了新中国,比如《资本论》,书的力量是一个人的力量,一个民族的力量,是历史的力量。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我们需要腾出足够的时间来读书。
【篇三:跨越时空的交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一睹明末清初时期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的画作。画的是一只卧在石头上的猫,那猫眯着眼,憨态可掬。我陶醉其中,猛然间却发现那猫似乎眨了下眼睛!我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却发现自己已身在画中,原本身后的房间竟然不见了。惊奇之余,我对身边陌生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我身在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院子里,眼前的石头上,那猫仍懒洋洋地趴着,沐浴着山间的微风。我深吸了一口气,不禁感概:“这三百多年前的空气真是清鲜啊!”
我开始在院中徘徊,东看看,西看看。这时,一个老翁从院后的小屋里走了出来:“你是何人?在我家院中做甚?”这人一身僧侣打扮。我愣了一愣,心想这人应该就是八大山人吧!。因为怕被当成疯子,再加上我很想与八大山人来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我撒了谎:“我是过路的游者,口渴了来讨口茶吃,不料惊扰了您,实在抱歉。”“好吧,你且稍候。”说着,他又回了屋,不一会儿,端出一杯热茶给我。“多谢。”喝完了茶后,我开始与他搭讪:“老伯,您这小院好生雅致!只是住在这山中多有不便,怎么不下山去呢?”他不紧不慢地向我娓娓道来……
原来,他是明朝皇室宗亲,国破家亡时曾一度精神崩溃,后为追求心灵上的宁静来到这深山中,落发为僧,闲来便吟诗作画,特别喜爱山中的野猫……说着说着,他流下了眼泪。我很同情这个失去国家的老翁,他热爱他的国家,却眼睁睁地看着它破碎,为了填补孤独的灵魂,只得寄情于山水……我的心情也随着他的心情起起伏伏,与他感同身受。
“给我画只猫吗?”我打岔道。于是,他找来纸笔,画起了院中石上的那只懒猫。我在一旁看着他挥毫泼墨的样子,一个不小心打翻了砚台,墨溅到了猫的鼻子上。我内疚地看着他,没想到他却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又说笑着度过了一个下午,与他拜别时,他一挥手,我竟然又回到了现实中,眼前依然是画上的那只猫,只是那猫鼻子上竟真的多了一块墨渍!我不知这墨渍是何时出现的,是原本就有,我之前没注意到,还是在我回来后才添上去的?我想不通,便不再去想。
那只猫眯着眼,像在笑,又像在与我告别。它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跨越时空所遇见的八大山人。看着那似曾相识又十分遥远的山石,我越发觉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