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研学之旅】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而在上周六,我便跟随学校“研学游”的车队,游览了这“东方圣城”一次。
深沉的文化积淀
大巴车缓缓停下,我们到达了名城曲阜。下了车,我环顾一周,一栋、两栋┄┄竟然找不出一幢五层以上的高楼!我不禁感到奇怪:难道我们根本没有进入曲阜市中心吗?可是一队队行人又仿佛在告诉我一个事实:这就是曲阜市,这就是曲阜的中心。
怀着这个疑问,我去咨询了导游。原来,曲阜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规定了建筑的样式,还明令禁止建造5层以上的房屋。望着大街上来去的仿古马车,我不禁深深惊叹于“东方圣城”的文化积淀了。
壮美的古代文化
吃完午饭,我们来到了孔子六艺城景区。行完开城迎宾礼,我的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大片古代城市的模型。
模型分为军队和城市两个部分。先看城市:精美的榫卯结构构成的房屋大气磅礴,栩栩如生。不时有一位官员匆匆从过道上走过。军队的壮观程度更是让我吃惊不已:将士们队列井然,纪律严明,个个手持长枪,腰挂佩刀,坚定地注视着台上的将军,仿佛时刻准备出战;将军沉稳老成,正大声布置队形,鼓舞士气;前排的战车阵列整齐,战马昂首嘶鸣┄┄真可谓一支铁军!
“六艺”体验
我们首先来到了“御”厅。工作人员先把我们分成几组,一组一组有序乘坐御车,学习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然后,我们又去参观了“礼”厅、“乐”厅等等,感受到了美妙的中国古文化。
传统儒家文化的命脉曲阜,正在焕发光彩。
【篇二:游乌镇】
早就听说乌镇是江南水乡著名的古城,也是人类保护的5A级景区。这次趁着妈妈放假我终于有幸一睹她的风采。
到了乌镇,稍作休息我们的步伐就迈向第一站——古老的东栅。来到东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真的是一座古老的小镇。你瞧,那一座座清韵悠悠的小桥古朴典雅;一条条乌篷船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穿梭往来;一排排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木屋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顺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我一路参观了织布坊、酒坊。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文化。
逛。完了东栅下一站就是欣赏更加古色古香的西栅夜景。西栅的夜景才是好看的,是一副河、桥、古宅完美融合的美丽画卷。街道上、桥洞里、水中……亮着无数盏灯,白的、红的、金黄的、绿色的、紫色的……那点点“繁星“给古镇穿上了华丽的外衣,把这神秘的地方,打扮成了灯的海洋。我们几个兴致勃勃地登上一艘船准备好好游览一遍。抬头向上看到沿河的古宅亮起了黄色的柔和的灯光,这让古宅显得不同于白天,更加有种古韵味。巷子里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大家一边逛一边欣赏。船缓缓前行,其中便过了许多座桥,我发现桥形态各异,造型独特,却颇有江南水乡其韵味。有些桥只有一个大大的桥洞,与水相接,两个半圆完美地衔接在一起。有些许石桥便为三个桥洞,一大两小,再低头看看我们脚下的水,因为灯光的原因,它也比白天时还美。船桨的拨动使水面激起一层层小浪花。微风不时拂过我们的脸庞,心情无比舒畅。我们一个个争相拍照,都想把这美景永远地留住。
乌镇的美是那么独特,我们可得好好品味。
【篇三:放飞梦想】
世间万物,随时随刻都在变化着,而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最初的梦想。
人生在世,谁没有自己的梦想?我们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想成为的人才,这便是梦想。有了梦想,我们就会有为之努力的动力,这样,活在世上,才不会失去自身的意义。
我们可以拥有的梦想很多很多:有人想成为教师,有人想成为飞行员,也有人想成为歌手……梦想是不分大小的,它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我的梦想很简单,希望家人朋友们都能健康、快乐;希望看遍世间名胜古迹,领略古文化的奥妙之处。前者一定会实现,至于后者,我会为之付出努力的。
我们的梦想不需要过大,那样反而会使梦想变成幻想,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梦想也不可太小,小到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达到,那又有什么意义?梦想要适中,它要让我们每次都想着超越上一次的自己,给予我们无尽的动力,要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意义。三年前刚刚出道的小鲜肉组合——TFBOYS,他们一直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向上爬。虽然中途有许多挫折,但从未放弃,从最初的稚嫩蜕变成现在的成熟。一直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唱好歌,多帮助贫困儿童。人们只看见他们在闪光灯下的完美,却忘记在这背后为梦想付出的一切努力。在保持学习成绩的情况下还要练习行体、舞蹈等多项课程,这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和付出多少努力啊!梦想就应该像这样,让我们能够一直前往。
梦想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旦确定了就要为之付出,即使不一定会成功也不要让自己后悔。也许所需付出的努力,并不是所承受得了的,但不要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经过几百次的反复试验,才得出如今的科学成果。这种精神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梦精神,当然,前提是梦想不是幻想。
心中忽然想起了动听的歌声:“我微笑歌唱,心底的梦想,简单只要你坚强,我们挺起胸膛,去乘风破浪,让那梦想散发出光芒……”
梦想起航,放飞自我。
【篇四:美丽的古北水镇】
当太阳燃起第一把火,你会看到,一块块石砖上的深蓝大字——古北水镇。
如果你于此时走进这里,你会发现,镇子里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房子,上面一道道痕迹,那是岁月留下的礼物。再看看古老的城墙,上面混合了硝烟和战争的味道,这是“古北”的含义,因为这里曾经是古战场。
水镇,当然要有水,所以它就有一条大河——汤河。汤河的大,形容不出来,可以说,它似乎要包裹住整个古北水镇。汤河不仅大,而且还清澈,能看见河里的鱼、虾……汤河之所以清,是因为它的水来自温泉。温暖的泉水像锅中热气蒸腾的汤一样——“汤河”的名字是这样由来的吧!
当黑夜笼罩整个天空,这里就变得更美了,树上、栅栏上,甚至草坪上,都挂满了一闪一闪的小灯,就像一眨一眨的眼睛。看着路上的热闹——是的,这时确实很热闹,因为路边到处都是古文化气息:皮影、京戏、染坊……人们东瞅西瞧,充满好奇,我也被深深吸引了!
街边有着一朵朵奋力绽放的野花,散发着阵阵香气。闻着花香,似乎回到了古代;看着这些古文化,空中气中仿佛弥漫着岁月的芬芳。
古北水镇有太多的美丽、古朴,值得去品味、去思考……
【篇五:泰山一日游】
在国庆假期里,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泰山。
来到山脚下,一眼望去,高耸入云,山上的植物青翠欲滴。
我们来到了检票的地方,真是人山人海呀,在检票处灯照得跟白天一样。
有呀走呀都快累死了,我们走了一小节就感觉到累了,我心里想:就我这体力,走这点就累成了这样,还能爬上去吗?我们大家继续往上爬,我发现,年轻的瘦的人箭步如飞,可老又胖的人真是慢如蜗牛呀!我不要做那种像八十多岁老人一样的小孩子。
我们家人都努力的往上爬,到了中天门我饿极了,喝了一桶方便面,吃了一根火腿肠,喝了一点水休息了一会便继续往上爬,我本来是不想爬了的,结果爸爸说来说去又把我给说上去了,我真的是体力不支了,走着走着感觉少了点啥,结果仔细一想,原来我的隐形眼镜落在石头上了,我又回去了一次,我找呀找呀愣是没找到,结果,在爸爸的背包了放着呢,哎!我好傻呀,又白跑了一趟,都快累死了。本来说好的我在看日出的地方等着,结果他们老不来,急的我使劲跺脚,过了两三个小时才来,我当时已经睡了,我自己躺在了一块石头上睡着了,醒来时已经好几个小时了。
说实在的,我真的是体会了当地人的坚强不屈的意志力,虽然我没在文中写到我见的事物,但我还是学到了古文化。
你们也去看看吧!
【篇六:此时此刻】
此时,我走在安静寂寥的小巷里。来自秋冬的冷风将我的鼻翼吹的有丝许发红。两旁老房,零星几点光亮。
目力所及处,是一片砖头废墟。我依稀记得,十几年前,这儿的房子是那样的有古韵味儿啊。就连此时此刻,它骨子里也透露出一片乱世佳人的感觉,当然,它比我老的多,墙角的杂草与裂缝也已经出卖了它的年岁。而现在,它也要面临人生必不可免的“死亡”了吗?
闭上眼,回忆我曾经的那群伙伴,都忙于学业,有一两个,早已叫不上名字来了,但他们的样子都像着房子一样,一直被我记住。天一点一点昏黑下来,思绪又一点一点卷回。此时此刻,有一位老太推着一位大爷走过,依稀听见那大爷说,“哎,当年我们砌这些房的时候是大夏天,又热又累,哪里有什么办法啊,咬着牙就熬过来,我的脚,也是当时被磕伤。现在想想,多少年了,我老了,它也老了啊!”温润如水的眼神一直盯着这些房,仿佛是自己的发小,自己的兄弟。走过废墟,清新的桂花香扑鼻而来。我闻到了,不知道老屋们有没有闻到?
我暗想着,几年后的此时此刻,在这占地不多的土地上,会不会有一两幢摩天大楼盖地而起呢?彻底抹掉老房的影子。而在这些高楼里的人会不会知道,曾经的那条小巷,那棵桂花树,以及为了小巷的那个老人呢?此时此刻,又有多少这种老巷也在经历伤别啊。面对中国古文化的保留和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我身在小巷里,心在过去现在与未来徘徊。此时此刻,泛起酸涩。
【篇七:摒弃功利,追求心灵的富足】
近年来,人们开始带着功利性的目的阅读学习古代文学文化。成人带着“读了它有什么好处”的疑惑阅读,学生带着“考试可能会考”的想法学习。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屑与亵渎,而追求心灵的富足才该是我们学习古文化的最终目的。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学瑰宝。有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积极入世的《孟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老子》,“爱人若爱身”的《墨子》……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为人处世,都能让我们有所收获,受益匪浅。但如今,面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带着功利性心理学习的学生们首先想到“使动用法”“判断句”“句子翻译”这些流于表面的东西。再深刻一点呢?这句曾鼓舞万千寒门学子追求正义和浩然之气的名言,竟不能在他们心中泛起半点波澜,思绪再次涌动,也不能让他们有所启示。
时代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让人们开始麻木追求功用,但心灵却日渐枯竭起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快餐式阅读,一条条夺人眼球的爆炸性新闻不绝于耳。尽管自己从网络上获取了不少知识却仍觉得自己脑袋空空,腹中无墨;空暇时去再多的社交场所娱乐仍不能阻止自己的思绪早已从脑袋中飞走。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静静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好好读一读古文学,你会体会这其中带给自己激励人心的力量,用儒家的积极进取,道家的清静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使自己的的心灵得到慰藉,使自己纯粹正派的思想充溢于天地之间。
“腹有诗书气自华”,带着功用思想看待古文化的人,也定是没有文化修养底蕴的人。纵有再好的皮相,也只能让人在谈吐中一眼看穿他的道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古文化装裱自己,哪里比得上使自己拥有古典气质?像那些功利阅读的学生一样,只学习考试有用的关于古文化的东西,但学到的只是皮毛,其灵魂精髓却无法得到领悟,没有对古文化的深刻领悟,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些文化瑰宝,如何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修养极佳的人?唯有不带功利之心,不带既定目标,认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才能使自己浸养在文化的氛围之中。
唯有抛开功用之心,感悟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富足起来,成为一个由里及外散发文化气质的人,才能使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持自己正义之气、善良之心,才能使喧闹的社会中多些安宁静谧的天地,才能使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才能不断影响社会价值回到正确的位置,从而使整个社会都成为充满心灵富足,思想超脱,拥有浩然正气,高尚文化修养的人们的社会。
古文化带给人们积极的力量正在式微,更需要人们摒弃功利,纯粹追求心灵的富足和愉悦。挖就古文化精神的力量。
【篇八:风韵杭州窥见一斑】
城市就像平地上漫开的水,慢慢盖住了古文化。周末,我便去探访了那些剩下的古文化,找到从前的古杭州。
最能贴近古人的便是井,下至普通老百姓,上至孔子这样的圣人,都需要水。60后70后,对井可是最有感触的。我的爸爸妈妈从小喝井水长大,洗涤、做饭都要井。夏季,还能够吃一吃冰西瓜,喝一喝冰汽水,再躺在井水洗过的竹席上,别提有多舒服了。两个老杭州带我去逛井,整一个熟门熟路。先去了纪念钱王修的钱王井,再去了李泌为百姓修的相国井。这些虽没有干枯,却已废弃,只不过郭婆井和上八眼井等还在使用,其实,井水比自来水好多了,为何不继续用呢?
吴山下的河坊街,是最能代表古代百姓的。漫步街上,一家家香粉店、火腿店、茶庄、中药堂等,带来了浓厚的古代气息。在这古代的小桥流水人家时,我们不仅感叹:人生有味是清欢!
杭州的孔庙,则是能体现圣人的地方。孔庙我来过几次,但不怎么注意它。但是当我抬起头时,我惊讶的发现,头顶上,既有龙又有凤,有各种各样的古画……
城市风应该停了,城市也应不再漫延了,愿今天窥见一斑的古文化,不再消失,与天地同寿!
【篇九:诗和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题记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一个令所有国人所向往的地方,去看看,去感受,总能给人沉思。他充满了神秘色彩,它被无数年轻人的梦想笼罩着,带着对这片土地的向往,带着五味思绪,我来了……
梦想学院
清华北大,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豪华,反而十分简朴,站在那里仿佛就能感受到百年清华的传统气息和他的博大精深,行走在校园中,可以看见来往的学生手中总会捧着书本而不是做低头一族拿着手机。看着校内景色,一颗心就这样安静了下来。沉默的感受着这所百年名校的魅力,细细品味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这几句话。在清华大学内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我在心里暗暗把这立为自己学习和做人的标准。最后我们在这合照留影,离别前不舍的望着这所学校,真希望能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故宫
故宫,提起它就会想起中国漫长的古文化,就会联想到雄伟壮观这样的形容词。说实话这次游学之旅我最期待的便是这里,从午门走进去,就不禁感叹:真是巧夺天工!这让我对古人又添一分敬佩之情,一路上,听着导游姐姐慢慢诉说着几百年来的故事,了解着每一处地方的来由或是发生在此的小故事,慢慢了解着后宫的凄苦,虽说这故宫豪华雄伟,实际上这地方如同困着鸟儿的金笼。这不论妃子或者宫女,都极其孤独的老死在这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在这里消磨,那些难以诉说的故事就这样埋没在这里,时间给这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宫殿中没有改变的摆设,仿佛重新回到了那年,闭上眼,就好像可以看见这宫殿主人在这里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想伸出手去触摸却又感觉他离我们很远。一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我还来不及记住这里的故事我们就将离开。
带着回忆,我们踏上回家的旅程。我不曾说再见,因为我知道以后我们总有一天会重新来到这个神奇的地方!
【篇十:情系国风】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不知在街的哪一隅传来了一阵熟悉的旋律,我拥挤在人群中,随着轻灵的音符,思绪渐渐茫然在往过的微风中。
我从小喜欢听中国风的音乐,喜欢她那空灵而又流淌着古韵的旋律,恍如二月的春风纤雨,静静滋润着心灵的那片净土。喜欢她那优美而又沾染着墨香的词藻。如同一盏醇香的清茶,余味绵长。无论身处多么浮躁的环境,她都能给你的心灵带来一抔宁静。
随着岁月在指缝间不断流过,后来,我便觉得中国风的歌曲仿佛变成了一幅幅景色迥异却又同样古色古香的墨画。《青花瓷》让我漫步在烟雨缥缈的江南古镇中,静静迷失在江南的柔美中。《青花瓷》便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西关》让我伫立人影稀落的青石板街上,淡看日落石街,群雁南飞。《西关》则是一幅繁华初歇的文人画。《金缕衣》让我倚在玉楼的雕阑上,静品陌上草薰,春色尚早。《金缕衣》又是一幅春意正浓的风景画……沉浸在中国风歌曲的悠扬中,就像徜徉在画的世界里,领略说不尽的诗情画意,看不尽的水墨丹青。
现在,我更觉得每一首中国风歌曲都蕴藏着一个个令人惋叹的故事。《青花瓷》讲述了元代青花瓷工艺的巧夺天工;《白衣》则让人感受到落第儒士词穷方恨逍遥短,墨尽才觉心湖浊的无奈喟叹;《逍遥叹》则描绘了将军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苦太息……让人的灵魂穿越到古代,感受着前朝的的风风雨雨。中国风歌曲就像一曲曲来自前朝的礼赞,洗去人们身上的铅华与污浊,让人的灵魂在它的清辉下得以升华。
其实,每一首中国风歌曲都是中国古文化的映像,每首中国风歌曲都蕴含着浓浓的古文化。与其说是中国风歌曲发扬了中国的古乐文化,倒不如说是古文化造就了中国风歌曲。如果没有古代的青花瓷工艺,那么便不会有现在这首《青花瓷》的广为传唱;如果没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名满天下,便不会有《兰亭序》这首歌的诞生。正是由于经过数千年沉淀的中国文化的璀璨,我们才能享受到这般唯美的中国风歌曲。
中国风歌曲都来源于中国的古乐文化,但中国风歌曲决不等同于古乐文化,它是对中国古乐文化的继承,或者说是传承,我们需要《霓裳羽衣曲》,也需要《青花瓷》。只有保存发展好中国的古乐文化,中国风歌曲才能永远萦绕着古色与古香。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随着熟悉的旋律默默整理凌乱的思绪,继续往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