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些年,大海边上】
长江流水东去,何时才回?时光就是那东去的水,一去不复返。还记得,那大海上溅起的一道道水花。
应该是七八岁时吧,我来到了大海的岸边。我第一次投入大海的怀抱中,不由得大“疯”一场。水,是那么清澈,一次次与我拥抱,一丝又一丝的凉爽扑面而来。我扑腾在水里,感受着海风。这时,一道“大浪”向我扑来,“啪”我浑身更湿了,大海可能在跟我开玩笑吧!一看,呀,原来是我那个“猴子”朋友。我可恼了,两手伸入水,一出,一个“惊喜”地送给了“猴子”。可谁知他可是“潜水冠军”,一下子钻到水里。突然,我好像被什么“动物”给绊了一下,是“猴子”!水纷纷钻入我的鼻子里、嘴里,水也许是发现了新世界,想进去“一探究竟”吧!可当时的我没不是这么想的,这感受可不好。我的腿就在这时“转使神威”。一“刀”下去,把“猴子”一下踹出水面。我疾跑上岸,一把抓住兵器——水枪,吸了水,直往他脸上蒙。“猴子”中了几枪,连忙游上岸,也去“搬救兵”。这样,“肉搏”就成了“枪战”。
日渐西下,在那“浪花滚滚”的水中,一场激战“,即将爆发。我俩拿着水枪,死死的盯着对方,似乎一个上战场打仗的士兵一般。“好的!前后夹击他。”我腿好使,脑子更好使。“猴子”果然上当,猛一回头。我立刻举起“手枪”,扣住板机,“嗖!”两道水线发射出去,他又中了。接下来,“猴子”如金兵遇见岳家军,仓惶逃跑。
光阴如棱,忆年过去了。现在,我如此之忙,即便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能去大海边吗?不可能。我望着横洋之江,唉!希望你能把我的期盼自由的愿望带给大海。
【篇二:潇潇雨歇,花开烂漫】
上了中学,几乎终日忙碌不停。每天从重复着一样的事:一本练习册做来又做去,几本书堆在一旁,随时“恭候”着。茫茫书海,何处是岸?
又熬过了一个夜晚。
这书实在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学习真是如此?回头望望窗外,天才蒙蒙亮,我毅然决定不再浪费我的周末。扔掉书本,走出房间,好吧,尽管就一会儿,就一会儿……
拉开房门,客厅里静静的,光一丝丝地从窗帘缝隙里透出来,零零碎碎。桌上昨晚摆的水果上还留着些水珠。沙发上的电视遥控器随意地丢在角落,我似乎很久都没有碰了,它就静静躺在那。灰尘依然覆在空调上,冬天来了,就剩指示灯还亮着。哦,那双洗澡用的拖鞋,还是摆在门边上,算一算,也有几天没洗澡了。是哦,整个客厅都没发现我,除了那被踩得“咯吱”响的地板砖。
开了大门,毫不犹豫地深吸一口只属于清晨的空气,再缓缓睁开双眼——好久都没注意了:那一排树,已经绿得陈旧了,墨绿中还泛着淡黄,还有那把他们裹起来的露珠,大概是跟昨日的湿雨闹矛盾了吧。水泥地是半湿半干的,偶尔还有几只蚂蚁在地缝边上忙来忙去。路灯刚关不久吧,它挺立在那抹绿的中间,白得耀眼,嗯——若天没有一丝丝亮,路灯陈旧老黄的光要是撒在一团团已近凋零的叶儿上,岂不坏了这首诗?
嘴角勾起的弧线,随着脚步踏上了台阶。人行道旁的矮花矮草,不少都枝散叶落地散在草间。这倒与一边的稀稀落落的树相衬:有些叶子全掉了,只剩那干巴巴的枝干被风继续横扫得乱晃;有些细小的杈枝零乱散在地,脚一不小心踩上去还会发出声响;有些树干已些许泛黑了,但上面的条条纹理依然清晰可见,还有一小块苔藓依附之上,依然绿绿的。不是眼前流水,不是鼻尖芬芳,就这么一瞬,你感受到许多事物的宁静与安详,或者说,那么些执拗也是他们的特色。
继续往前走着,一辆车从身旁呼啸而过,还来不及目送它离开,眼睛就被道旁的一丛绿树所吸引。这哪里是冬天啊?这般的嫩绿哪里是冬天的色彩啊?这或绽放,或含苞的粉色哪里是冬天的姿态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疑心自己眼花了,或是太思念一个春天了。这是木芙蓉吧,实在记不得它是冬天开花的啊,而且还开得如此娇嫩,仿佛开出了一个春天。它们就那样静静地,不急不燥地开放在这个微凉的初冬。
是啊,谁说冬天就闻不到花香?谁说希望只属于春天?那个人是我吗?那个禹禹独行的人是我吗?前方是否云遮雾绕、迷离彷徨?是否要再给时间一点时间,才能开出一朵花的绚烂!
也许,在风雨侵蚀、漫长彷徨、需要安慰的时光里,默默地守着自己的那片天地,才能在风雨中毅然开出一朵烂漫而可观的花吧!
【篇三:人生实苦——读《走在人生边上》有感】
杨绛先生,钱钟书先生的人生伴侣,江苏无锡人。她有一段经典的话语是这样说的,她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但是,爹妈志气大,不管多困难,都要让我们兄妹三人上学。记得当时还没有两免一补政策,二三百的学费对我们家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直到两免一补政策下来,学费也就六七十块钱,我们家还是交不起。因为交不起学费,我们兄妹不知受到了多少老师同学的白眼。
有一次,老师来催学费,我望着老师说家里的学费还没凑够,老师摇着头走了,只听旁边一个家境富裕的同学说:“连六十块钱都交不起,还上什么学。”我当时听了,忍着眼泪没掉下来。
在学校里,同学们从来不跟我玩,于是,我养成了不愿与人交流的性格。直到高中,大学,老师们都认为我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在高中的语文课上,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我说:“安海霞,你不说话。”我只是对着老师笑了笑,还是没说话。
是呀,在这个人世间,外界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呀!
一直以来,家里人都称我为书呆子。
尤其是妈妈,看到我那么喜欢读书,家里的活都很少让我做。
没错,我酷爱看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记了人世间还有那么多的人情世故。后面再大学里发生的事,让我始料不及。
我们宿舍住了六个女生,各个性格独特。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刚认识的第一个月里,大家相安无事。直到国庆放假回来,一切似乎都慢慢改变了。
前面说过,我一直酷爱读书。就因为读书,给我惹来了大麻烦。我们宿舍的其他五人半夜喜欢跟着一个女生跳舞,我偏偏不跟她们一样浪费时间。我喜欢在晚上将帘子拉起来看书。她们不行了,说我不跟她们玩。我说,你们把我当个透明人吧!我就这点喜好。可她们不行。之后,她们便渐渐不再和我说话,开始疏远我,并在别的同学面前辱骂我。好吧,既然这样,我就不跟你们说话了,我远离你们总行了吧!于是,我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在图书馆的那段日子,我挺美的。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班里跟我要好的同学也渐渐疏远我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我,当时班里跟我要好的同学因为忍受不了我们宿舍那五个人对她们的辱骂,而选择了独善其身。
那段日子,我痛苦极了,最后阴郁了。不论走到哪儿,都听见别人骂我的声音,一度痛苦的想要自杀。当时,书也看不进去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了。我想,我完了。世界仿佛变成了深黑色,日子暗无天日。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
人生实在是苦。
在《大秦帝国之崛起》里,苏秦常说:“人世无常,人情冷暖。奔忙一生,碌碌无为,然则悲苦之一生,若能遇见斗沙片刻之美好,也足矣!”
大学四年,我过的甚是痛苦,但也有斗沙片刻之美好。比如在图书馆里的那段日子。比如大三第二学期换了宿舍之后新舍友对我的好。她们笑着对我说:“给你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在乎什么。”我听的心里暖开了花。比如来到北京之后,妹妹带着我到处求医问药,妈妈也来到北京照顾我。而我,心里除了感激,再也不能给予她们什么,只在这里深切地对她们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我的爱。”
现在的我,虽然跟大多数胸怀梦想的人一样,在北京过着北漂的生活,但无论再苦,我们都不愿意离去,因为这里有我们的梦想。
人生实苦,但梦想还是要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