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笔盖找工作】
一天,一个小笔盖被扔到了地上,肯定是个粗心鬼掉的,笔盖失去了工作,很伤心,于是决定去找工作。
当笔盖在大街上徘徊的时候,发现瓶子也需要盖子,于是自告奋勇地说:“瓶子大哥,我来当你的盖子吧!”瓶子带着嘲讽的口气说:“你这么小,给我当盖子?直接就掉我肚子里了,真是自不量力。”小笔盖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了。
又过了几天,小笔盖在一家茶馆看到很多杯子,对,杯子也是需要盖子的,于是就对一只青花瓷小茶碗说:“杯子老弟,我给你当盖子好吗?”青花瓷一看是小笔盖,好意地说:“我们不用盖子,这样客人喝水更方便,再说,我觉得你不适合在这里,看,不远处有所学校,也许那里有适合你需要的工作。”小笔盖谢过青花瓷就走了。
学校里可真热闹,小笔盖来到一个班里,有一个小男孩边说边找着什么东西,“我的笔盖丢了,弄了一书包的笔油,我说什么也要找到笔盖。”小笔盖听到了小男孩所说的话,高兴地跳到了小男孩的面前。只见小男孩眼前一亮,高兴地叫道:“找到了,找到了!”
小笔盖终于如愿以偿,满意地笑了!
【篇二:你是我的眼】
当我对未曾接触过的事物感到迷惘时,当我提出一些鄙薄的看法时,祖父总会第一时间指正,他是我了解世界的眼睛。
祖父知道的东西多,这我从小就知道。有了疑问,自然也喜欢问他。幼儿园开设了英语课,但实施起来是颇好笑的。如果令我回想,大抵就像一群小鹦鹉有一句没一句的学语。傍晚,我回到家中,祖父正在喝茶。他见到我,便极和蔼地问:“今天学了甚么东西啊?”我指指茶水:“这是‘踢’。”祖父连声说好,又问我知不知道都是哪儿的人说英语。这可只能叫我连连摇头了。祖父笑笑:“这是应当知道的。”他于是从一旁拿出七个茶碗来,按规律摆在一起,细细给我讲解了一番。在那天下午,我了解了七大洲,也了解了七大洲有三个茶碗说英语——他们把茶叫做“踢”!现在想想,这或许是我对世界最初的印象罢!
后来上了初中,我还是喜欢与祖父聊天。但空闲少了很多。我学习了地理,自然懂得多了些。祖父有天来接我,这令我很激动,我想我可以像成人一般极深沉地和他谈谈世界了。我砸了咂嘴,尽可能压低声音说:“非洲人长得不如意。”祖父看了我一眼:“仅通过个人的看法来看待事物是不对的,更何况通过肤色呢。”他说完停了许久,才又开始说,“应当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美洲人还是非洲人,在生命的角度上——同你说这个有些早,但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段话我现在想来依旧深刻。倘若我有一丝一毫关于种族的偏见,那么在这番交谈后也应烟消云散了。
我越长越大了,祖父现在也不再说世界的故事了,他相信我会了解。我呢,也只是在教他用手机时闲聊几句。对于这急速变化的风潮,他似乎也跟不上了。
可他在我心中,依旧是让我了解世界的眼睛。
【篇三: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
蜀风蜀韵——老茶馆
古街里大青石铺成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缘与墙角的交界处覆盖着一层绿苔;古街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尽头是一处幽静的老茶馆。
路是不平的青石板,坑坑洼洼的,昨夜的雨滴还静静躺在凹凼里。轻轻推开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地面扬起的尘灰顷刻消散。茶馆幽暗,唯一的光线来源只是一处小小的窗。光线射在窗边的几把零散的藤椅上。
叫上一壶清茶。
精致小巧的玻璃杯里装着几片嫩绿的茶叶。热水一倒入,随着水蒸汽的消逝,茶叶上下飘动着;几经周旋,有的垂直于杯底,有的横浮在水面上。
时间悄悄流逝,茶香逐渐释放出来,杯中的清水也呈现茶色。小小的唆一口,茶香萦绕在唇齿之中,久久不散。将茶水含在口中,细细打量这来自20世纪初的老茶馆——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方砖已被岁月侵蚀了,路面已经龟裂,纹路纷乱。
这时,盖碗茶也端了上来,里面放的是上等的花茶。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走了过来,手上拿的是长嘴壶。壶嘴可达三尺六,为全铜打制。她把茶壶拿在手上,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戛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齐平,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长嘴壶不仅用于表演观赏,沸水在经过长嘴时,降低了温度,这样最适合用来泡盖碗茶。
那女子微微一笑,轻轻行了个礼,便抿起红唇翩翩离开了。
盖碗茶的茶盖一般斜放在茶碗中。若要改变茶的浓淡,用茶盖在水面轻轻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通过茶盖改变茶的浓淡,这正是盖碗茶的玄妙之处。
夕阳西下,茶馆已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外界的喧闹隔绝了。人们在这里沉稳雅致,眉宇之间都体现出优雅。一方水土孕育了巴蜀的茶文化,她犹如蜀地的一颗沉默的心。闲暇时,品一品茶,感受传统,传承文化,让我这样的少年人也悄然沉醉。
黄昏的光洒入茶馆,收音机中的川剧仍在悠扬,雅静的生活从未被喧嚣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