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相关作文

【篇一:冬天的味道】

最近感觉气温降低了很多,叶子变得枯黄,小草也不像春天那样生机勃勃了,一切都蒙上了一层冬的色彩。妈妈评论道:“越来越有冬天的味道了”。冬天已经来了吗?仔仔细细翻看日历,我才知道,早在11月7号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生活在冬的世界里。平阳的冬天不算太冷,不会像北京那样有雪被三尺的景象,但别有一番滋味。

走在街上,只要你轻轻一闻,便会嗅到一股糖炒栗子的味道,甜甜香气直沁肺腑。买上一小袋糖炒栗子,边走边吃,嘴里嚼着热乎乎、甜丝丝、香喷喷的栗子肉,指尖还残留剥栗子时留下的阵阵余温。难道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吗?糖炒栗子的热度,温暖了整个冬日,寒冷的冬天也变得香甜了。

说起冬天应该吃什么呢?有人会认为是水灵灵的白萝卜,还有人会想是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可是我觉得是一顿香气扑鼻的火锅。叫上爸爸,拉上妈妈,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涮着火锅,聊着天。肉往往是火锅中最受欢迎的,因此,身为食肉主义者的爸爸和我常常为一块肉展开一场雄辩。

爸爸底气十足地说:“女儿啊,爸爸辛辛苦苦工作了一个星期,难得出来吃一顿火锅,犒劳犒劳自己,再说礼让长辈不是应该的吗?”

我面不改色地说:“爸爸,我现在正在长身体,要多补充营养,还有,我每天努力的学习,把肉奖给我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妈妈听了,捣了捣爸爸,说:“女儿说的挺有道理的,你一个大人就别跟孩子抢了”说着,把肉夹到我的碗里。

吃着抢来的肉,我心中泛起阵阵温暖的涟漪。火锅不仅有冬天的味道,还有家人之间温暖的味道。

冬天来了,新年也就来了。到了吃年夜饭的日子,大街小巷里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日夜不息,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着,变出一盘盘香气扑鼻的年菜,爸爸和姑姑畅谈新年里的新希望、新发展,我和妹妹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聊着天。黑幕渐渐织上天空,朵朵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大人们围着圆桌坐着,嘴里嚼着可口的年菜,品着醇香的美酒。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干杯”,一桌的人纷纷放下筷子,端起酒杯,一个劲地往桌子中央伸去,发出“叮叮”的响声。

在餐桌上也少不了新年的祝福,爸爸妈妈说:“祝你和妹妹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爷爷奶奶说:“祝你们学习进步,快快长大!”

我对奶奶作了个揖说:“祝您和爷爷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我又伸出手,笑嘻嘻对爸爸妈妈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酒饱饭足后,大家在微信群里发起了红包,点开一个红包,便是一份惊喜,笑声、讨论声、尖叫声不断地爆发着。冬天带着家人团聚的喜悦,带着人们美好的祝福,走向新的一年。

炒栗子的丝丝甜香,热气扑鼻的火锅,还有丰盛的年夜饭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构成了平阳的冬日,也构成了我记忆中冬天的味道。

【篇二:温州美食】

我们来到平阳已经是半夜了,我的肚子早已饥肠辘辘。我们一家人来到路边的一家小店,来品尝温州著名美食——炒粉干。

要知道平阳可是炒粉干的发源地,爸爸一下子就叫了五大份炒粉干。只见那炒粉干的人将篮子中的粉干一把抓起,毫不犹豫地放入锅中。瞧这个架势,一看就是有几十年功底的老师傅了。随后将一些配料:鸡蛋,白菜丝,胡萝卜丝等配料放入锅中。一下子香味就扑面而来。我们的眼睛看的都直了起来,还咽了一大口口水。

他将烧好的炒粉干盛出来,放在我们的面前。它油亮亮的,还冒着热气。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要开动了。我将筷子插入粉干中,夹起一大筷子放入嘴中,我慢慢的咀嚼着炒粉干。我的舌头搅拌这一条条粉干,炒粉干与我的舌头“纠缠不清”。小小的虾仁儿被我咬成了多块,小小的炒粉干中溢出了炒粉干的香味。我又舔了舔嘴唇上的油……不知为什么我闻着闻着就闻饱了,可想而知它有多好吃啊。此时我想到了一句诗“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合”!

“嗝……”我终于吃完了。我舔了舔手指上的油,嘴中还满是炒粉干的香味。这平阳炒粉干果然与其他地方的炒粉干不一样,真是色香味俱全。

这一天我所吃的炒粉干的味道,真的让我终身难忘!

【篇三:家乡的风俗】

【篇一:家乡的风俗——吃酱油肉】

燕湖小学六(1)致远班 曾翰霆

我的家乡在温州市平阳县,在过年的时候是很有年味的: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腌炝蟹;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掸新;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拍全家福;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分岁酒;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办年货……在平阳,还有一种年味儿叫吃酱油肉。

每当快要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都会回温州。因为溧阳和温州隔得比较远,早上出发,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上五六点钟了。此时已是吃饭的时候,而在众多海鲜和菜面前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一道炒包菜,而那道炒包菜里总是会加入一些东西一起炒,使他的色、香、味大幅提升——那就是酱油肉。

在餐桌旁坐下,第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就是酱油肉的味道,一口下去肥而不腻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一口包菜一块肉。这是炒包菜的最佳吃法,就像生菜包着烤肉的吃法一样,酥脆爽口的包菜配上紧实Q弹的猪肉,脸上怎么不会浮现出幸福的表情呢?小孩子们都忍不住不顾吃相的大口吞咽着。

第二天,奶奶走到后院我跟了上去,发现竹竿上吊着一条一条的酱油肉。奶奶说:酱油肉是用猪肉放在酱油中浸泡,然后晒干而成的。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奶奶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你的家乡还有什么风俗吗?

【篇二:又到粽叶飘香时】

燕湖小学六(1)致远班 李博阳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端午节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节有着许多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

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端午节,都会吃粽子、插艾草。

在端午节前一天,奶奶会先到街上去买糯米、猪肉、粽叶、大枣……先将猪肉用酱油和盐腌制好,再煮熟,再将糯米进行同步操作,之后,奶奶用漏斗把糯米和猪肉块放进去,然后加上一颗大枣,把粽子用丝线缠绕,放入水中小火煮一夜,再向艾草插入门前,在我很小的时候是听奶奶说这样可以避邪,防止鬼怪入侵,也能让插艾草的这家人百毒不侵,我听了觉得很新奇。

端午节到了,还在床上的我就能闻到楼下的粽子的阵阵清香,我赶忙洗漱完走到楼下,大锅上热气腾腾,白烟袅袅,绿油油的粽子映入我的眼帘,使得我不得不大口称赞,我急忙拨开粽叶,软软的糯米便透了出来,咬的第一口我便吃到了肉,肉旁边的糯米十分鲜甜,我终于意识到了,肉旁边的糯米就是这个粽子的好吃的所在,这糯米进入了我的味蕾,慢慢的滑入了食道……

我细细品尝着这一口,仿佛回味到屈原所在的战乱时期,想到了那个时候的人们一点粮食都吃不到的样子,这粽子的味道好像有点凄惨而悲凉,我又想到赵国战败,屈原那痛苦的样子,我不禁感到惋惜。

今天我们的一切都来之不易,请大家珍惜现在的时光。

【篇四:灯盏糕】

平阳的传统小吃,我知道的有钱承恩馄饨、百打糕、灯盏糕、炒粉干等等,但那吃完最让我回味无穷的就只有灯盏糕了。

最初认识灯盏糕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妈妈提着热腾腾的灯盏糕回到家中。灯盏糕在精致的瓷盘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灯盏糕的样子很像梅花,因此又叫梅花糕。灯盏糕的外层不像别的糕点那样软软糯糯的,而是有一种脆脆的口感。一口咬下去,灯盏糕里的萝卜馅也与外皮一起进入口中。灯盏糕的外皮因为是油炸过的,所以到嘴里有一点点像薄披萨的饼底。但是外皮只有被油炸过的部分才是脆的,其余部分还是软的。这样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平阳的每家小店都可谓是良心商铺,就连路边做灯盏糕的小摊也不例外。灯盏糕里的萝卜丝都是使用当天最新鲜的萝卜,虽然这样价格稍微贵一些,但是为了做出最好吃的灯盏糕,摊贩们都不惜用最好的材料。大个一点的灯盏糕足足用了一个萝卜的1/5呢。而且都是现做现卖,第一天的灯盏糕绝对不会留到第二天,这样做出来的灯盏糕总是会令人吃得留连忘返,即使每天吃灯盏糕也不会觉得腻。

现在回想起以前我第一次吃灯盏糕的感觉真是令人感叹。现在已经在外面吃了太多美味的东西了,已经忘记原本想要吃些什么了,除了填饱肚子什么感觉也没有了。

如今再回来吃一口灯盏糕,我吃到了制作者选材的用心,我感觉到了制作者创造这份美食的用心。虽然灯盏糕只是普通老百姓的早餐,比不上高级酒店里的大厨们烧出来的名菜名贵,但终究是人们用心做出来的,它一点也不逊色。

灯盏糕,你永远是平阳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希望以后会有人将你传承下去。

【篇五:家乡的小吃】

童年的记忆犹如小船,时间的流逝如流水,一些小船被流水慢慢地冲远了,逐渐无影无踪,可是有那么几条小船如同被绳线牢牢地拴住,永远留在原来的位置,永远地珍藏在我的心里。

我的童年记忆在平阳。呀,你们猜猜平阳什么东西最好吃?是灯盏糕?不对。是炒粉干?还不对。怎么,你猜不着?哈哈!当然是平阳名小吃——钱承恩馄饨了!

钱承恩馄饨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价钱便宜,而且那美味还能令人回味无穷。先不说钱承恩馄饨香飘十里,平阳的每位居民一见到“钱承恩馄饨”招牌,准进入店中,来一碗馄饨,可见它是多么吸引人啊!

在碗里撒上紫菜、榨菜、虾皮等配料,再加上肉汤,等着师傅做完馄饨放入沸水中煮熟放入汤中即可。只见师傅眼明手快,夹住肉条放入馄饨皮中,放入手心,一捏,再捏,三捏,有型有样的馄饨便出场了。一眨眼功夫,一碗二十几个馄饨就做好了。烹饪师傅把它放入大锅中,用漏勺左右捣鼓,敲得锅沿“咚咚咚”响。没经验的人还不知道馄饨熟了没有,他心里非常有数,动作灵巧,开锅起盖,热气冲天,在大雾弥漫之时,师傅变着戏法一般三两下子,馄饨就乘到碗里了。

馄饨色香味俱全。一咬,里面不知怎么的流出了浓浓的汁水,馄饨里面的肉丝嚼劲十足,肉香沁人肺腑,一种又鲜美又微微有点儿咸的滋味在口腔中回荡,这时的我仿佛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为什么?原因还用说吗,馄饨太好吃了。再咬一口,一个小小的馄饨已经被我吞入了“虎口”,它在我嘴里好像正在跳跃,舞蹈,把热量传递到了我身体的各个角落,我顿时觉得美味就在舌尖上,快乐就在舌尖上,幸福就在舌尖上。奶奶见我吃得十分有味道,嘴边还流着汤汁的样子,眉开眼笑,很是一副乐趣十足的样子。拌上青菜,夹入口中,荤素搭配,真是绝配。

很快的,馄饨的味道留在了我的舌头上,而同年的味道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平阳馄饨真是个有名的小吃。

【篇六:错过比赛】

那次在平阳举行的市排球比赛,因为父母怕我耽误学业,迟了一天才让我赴赛。

进入了排球队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放学后、暑假、寒假,大家都聚在一起参加训练,各个队员之间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仿佛是一个大家庭,缺少了谁都不行。

那天是周五,上午大家一起赶到了平阳,下午正好有一场决定性的比赛,那时我并不在场,没有为她们加油、呐喊,我在学校里频频看表,到比赛时间段时,心里总是祈祷着她们都发挥出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上课,害怕她们没有发挥好,本来对手的实力是不及我们的,但是最终我们却打输了,可能心理的压力太大了,导致应有实力没有发挥出来。我非常后悔为什么没有选择去比赛,而是上课,上课错过了还可以再补,但是比赛错过就再也没有办法弥补了,并且我们一路走来也非常不容易,从曾经市直属里无名次到现在获得资格去全市比赛,机会实在是千载难逢。我现在非常后悔当初怎么没有坚持与父母谈谈让我去参赛。

因为太挂念比赛,当晚就抵达平阳,听教练说:“你没有来,真可惜,如果你上场的话,气氛肯定就没有那么紧张了。”第二天,听几个队友都说:“你昨天为什么不在?你不在我们都配合不好,特别紧张。昨天大家都太慌张了,动作僵硬,肯定是你不在的原因,场面都兴奋不起来,一片沉寂。”我听着,脸上隐藏不住的内疚,心里满是后悔、自责。如果没有错过比赛,也不会错过上场,也许就能更好地代替其他人担任一传的位置,接扣球是我的强项,在训练时就显现出来了。如果有了我,这一点基本不用担心了。如果昨天我没有错过比赛,而是在现场为她们喝彩、鼓劲,也许就不只是今天这个成绩了。从此我就更加关注这个注重团体配合的项目了。

虽然我这次错过了比赛,但是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发挥得很突出,挽回了一些这场比赛造成的损失,这让我的心里也好受了一些。

【篇七:唐朝历史读后感】

我最喜欢看历史书,尤其是唐朝的历史,令我爱不释手,我可能太喜欢强大的唐朝了。在唐朝的历史中,你们一定知道平阳公主吧?平阳公主是唐朝的一大名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她的名字,而“平阳公主”这个名字,只是她的父亲唐高祖李渊给她的一个封号。

也许你会问:唐朝的女牛人那么多,比如:武则天、太平公主、安乐公主、杨贵妃等等,为什么我就非要写平阳公主呢?答案很明显,我非常敬佩平阳公主,她不仅仅是女中豪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娘子军,就是平阳公主建立并统领起来的,山西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娘子关就因平阳公主带兵驻守于此而得名。顺便说一句,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用军礼安葬的公主。

带领一个军队,对于男人来说也不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在那个落后的年代,一个女人带领军队那就更难了。首先,女人地位低下。能召集几万人的军队,说明平阳公主的政治能力很强;其次,女人没有很多的学习机会,平阳公主还能带领军队打那么多的胜仗,真是绝顶的聪明。

平阳公主带领她组建起来的几万部队和父亲李渊会合,顿时,李家军队势力猛涨,在那个打仗靠人多的古代,这简直就是助了很大一力。这也为以后的李渊建立唐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其实我最佩服平阳公主的还有两点,第一就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不像一般的女人退缩,而是担当起了男人都不敢担当的事情。第二,平阳公主不贪恋于权势,她能把她辛苦组建的几万人部队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父亲管理,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这也是最宝贵的一点。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