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檐相关作文

【篇一:难忘凤凰古城】

周六,我跟随爸爸来到了凤凰古城。从凤凰桥望下去,古色古香的小城坐落在沱江边上,错落有致的吊角楼更增添了许多少数民族特有的情趣。

走过长长的石板铺穿过窄窄的街道,来到了一座普通的南方四合院。大门的廊檐下有快牌匾,写着“沈从文故居”几个大字。院子正中间有一口大缸。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这缸有两样用处:一是消防用的,一是过去人们比较讲究风水,用水来避邪,保佑一生平安。房子的门窗都是木质的,有一百多年历史,所以现在已经是斑驳破旧了。左侧是沈先生父母的卧室,陈设很简单;右边是沈从文儿时的书房,墙上悬挂着沈从文从小到大的照片,一张被刻得乱七八糟的旧桌子呈现眼前。原来沈从文小时候总想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愿到私塾上课,被父亲关在这间屋子里。

参观了沈从文故居,我们意犹未尽,盼望赶快到下一个景点——沈从文墓地。

下午,我们来到了沈从文墓地。他矗立在听涛山的半山腰,绿树环抱,江水萦回,石头墓碑上刻着沈从文的名言:“照我思索,能理借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从这朴素的墓碑,我们可以了解沈从文朴素而又贴近生活的作风。

从听涛山上下来,我们乘船往回走。在轻轻摇晃的船上,感觉就好像回到了妈妈的怀抱,欣赏着两岸如诗如画的美景,倾听者远处传来的优美的歌声,看沱江里自由自在的鱼虾,就这样陶醉了。

【篇二:让我伴你回家】

冷风呼呼地刮着,和着大雨扑面而来,就像刮的是剑、下的是刀,叫人站都站不稳。马路上没什么人,大概都被这坏天气给匆匆赶回了家。

“叮铃铃”,一所小学放学了。同学们刚从教室里欢蹦乱跳地出来,立刻又像看到了妖魔鬼怪似的,一窝蜂地缩了回去。看着窗外电闪雷鸣、天昏地暗,胆大的同学兴奋地大喊大叫,胆小同学的开始哭,昔日井然有序的教室,今天像炸了一锅粥。尽管有人愁,有人急,但就是没有一个人肯出门。在班主任老师的安抚下,他们才一个个,抱着头飞到了久候多时的家长怀抱里。

不多时,校门口的廊檐下就只剩了一个男孩。他没有带雨具,爸爸妈妈肯定是忙得脱不开身,竟然像往常一样,没来接他。你看吧,他焦急万分,愁容满面,倔强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转。

忽然,校门西边的一个小黑影,跑了回来,跑向了他。他收起了愁容,抱着一丝丝希望,望向了那个小黑影。哈,是他!自己的同学!他马上笑逐颜开!“小黑影”那一回头,就看见同学“落了难”,于是赶紧回来“营救”。平常“小黑影”和他,没有意外,一直也是自己上下学。可是人家今天有备无患,带了雨具。

一把伞,两个人,肩并肩,在被大雨泻成汪洋的路上,紧偎着向东走去……

雨,更大了,逞凶似的,撒泼似的,捣乱似的,像泼,像倒!

伞早被风刮得东倒西歪,一会儿还给掀翻了顶。弄得两个小伙伴手忙脚乱。他们的头发和衣服其实早都湿了,但是,这两只“落汤鸡”,一点都没有狼狈相,他们把被父母狠心遗忘的难过一股脑儿丢在风里,彼此分享着趣闻轶事,还比赛似的讲笑话,雨里不时地传来两个人天真的欢笑!

呼风二郎和四海龙王似乎也被这幕情景感动了,他们叹道:唔,谁说独生子女是自私的怪胎,谁说00后最没心没肺,都错啦,于是赶紧收敛了狰狞的面孔,风渐渐停了,雨渐渐小了,在“小黑影”的护送、陪伴下,他到家了。

你瞧,“小黑影”掉头离去的背影,那昂首阔步的背影,那十足男子汉的背影!

【篇三:家乡的十里长街】

我的家乡路桥有许多名胜古迹。雄壮的人峰塔、精致的五凤楼、神秘的灵山遗址……无不令人向往。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远近闻名的十里长街。十里长街位于路桥繁华的闹市区,绵延数公里,俗称十里长街。听爸爸说,这条老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比爷爷的爷爷年纪还大得多呢!

清晨的十里长街行人稀少、烟雨朦胧,水汽弥漫在半空,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乌黑发亮的青石板铺成的老街又长又窄,像一条青龙静卧在南官河畔。静观老街,两旁的木头房子历史悠久,廊檐下、门框上都雕刻着花鸟、人物等各种精美的图案,形状各异、栩栩如生。十里长街最特别的地方是它依河而建,河上有一座座雕刻着石狮子等动物的古桥,两岸有一棵棵参天老树,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粗壮的树干上长满了青苔,好像历经沧桑的老人。

中午,太阳高照,南官河波光粼粼,古老屋脊上垂下红红的灯笼和那老树伸展的枝丫,一起倒映在河水中,蓝天中的白云在水面“闲游”,偶尔有几只鱼儿欢快地游出水面。此时,十里长街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嬉戏声,老人们晒太阳时椅子有节奏摇动的“嘎吱”声,生意人热情的叫卖声,邻居大嫂大婶开心的聊天声,自行车骑过清脆的车铃声……奏响了一曲和谐的市井欢歌。老街商铺林立,商品更是琳琅满目,还有平时不常见的红花生、戏服、草鞋等等。

到了夜晚,十里长街灯火阑珊、古色古香,屋檐下一串串灯笼闪烁着红色光芒,房间内透出的繁星点点,连着那白墙黑瓦,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河中,像极了一幅迷人的水墨画。

来路桥玩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充满江南神韵的十里长街。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