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听水】
水是有声的,无论雨水、湖水或是泪水。
偶读李商隐的一句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心头一颤,继而想起那次云南之行。到达昆明的那天天气不好,风呼呼地响着,吹弯了直直的树枝,扯下了青翠的绿叶,摧垮了游人的兴致。雨开始地下大了。噼噼啪啪,紧着游人的心。到下午了,稍小了一点。于是撑着伞来到了一个公园。一进园门,馥郁的清香夹着雨扑在我的脸上,引着我探了进去。正对园门就是一座大荷池,接天的荷叶像纸滑落水中紧紧地贴着水面,铺满了整个池塘。水面不时起起伏伏,仿佛是滔滔的绿色波浪拍打着峭壁。滴答滴答,分不清是打在伞上,还是地上,或是叶上。所有人都不出声,默默地听着这优雅的乐音,品味着这雨声与荷香的完美融合的意境。不是“秋”,也不是“枯荷”,夏日雨中的荷的这一声声,李商隐若是能耳闻,也会痴迷的吧。慢慢洗净身上这污垢,骄傲地欢笑,不弯折,不妥协,越过障碍,再复归平静,又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听雨打残荷,我听出力量与美好。
春节去老家,会途径滆湖。这段滆湖大桥长10多公里,却很特别。在这五六分钟的路程上,现代人上瘾的网络是不存在的。又遇上堵车,感觉时间似乎停滞了。我从车窗向外看,浓厚的白雾遮住了几米外的整个世界,一片苍茫的滆湖像是蒙上了面纱,不让人窥探她的容貌。但是,水声在摇下车窗的一瞬间袭入我耳中。这声没有海的汹涌,没有江的澎湃,没有溪的清脆,却有一种厚重的感觉,让现代人烦躁不静的心陷入梦乡。没有人出声,没有人鸣笛,只有哗哗水声托住所有人的生活,让生活逃过现实的繁忙,过年过年,不也正如此,看来这湖声确实是春节的片头曲吧。湖水之声,我听出了从容与幸福。
而水的姿态中,我认为泪是其中最美的一种。那是一次同学分别,我们淌着泪水又挂着笑容,送走了我们的昔日好友。在最后的班会课上,一个个同学吐露出自己这两年与各自结下的深刻友谊。从运动会到圣诞节,从赛诗会到外语节,我们一起走过了无数美好时光。我们回忆我们曾经的笑声,也回忆我们曾经的汗水与泪水,我们走过青春懵懂,跨过14岁的童稚,我们肩并肩,我们手拉手,这一切让我们感到无比快乐也感到万分难过。泪水划过脸颊,淌进嘴里,咸咸的,苦苦的,也甜甜的。哽咽着,抽泣着,又欢笑着。我听见泪水划过脸颊的汩汩声,我听见抽泣声哽在喉咙里沙哑的声音,我听见泪水打在地上的滴答声,我知道整个教室里所有人都在默默哭泣,但我也知道,哭泣不是泪水的声音,只有笑声才是他真正的声音。到底能从泪中听出什么,我也说不清道不明。听水,不能不听泪,因为我明白泪里一定包含着希冀与欢乐。
水蕴藏着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感情,听水,能厚重一个人的内涵,能开阔一个人的胸怀,能丰富一个人的感情。听水即听人,听人即听世界。
【篇二:乡村菜园】
我家房子的前面有一个园子,一进园门,就看见绿油油的辣椒和番薯,还有红艳艳的西红柿。
西红柿又酸又甜,生吃非常棒,炒鸡蛋更好吃。只要有西红柿炒鸡蛋,我就会吃好多碗饭。
辣椒很辣,我不喜欢吃。但是如果和猪肉一起炒,我就不介意了。嘿嘿!
番薯叶做菜也很好吃,嫩嫩的,滑滑的,还有一股特别的香味。番薯用煤炭烤爽极了,比用水煮的香多了!我一次能吃好几个呢。
有一次放假,奶奶叫我和姐姐去菜园里拔草。我跟姐姐说:“我跟你比赛,看谁拔得最多,谁就赢了。”姐姐说:“好,接受挑战!”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草都拔完了,我把我拔的草和姐姐一比,发现我拔的草比姐姐少很多。姐姐欢呼起来:“我赢了!”我沮丧地说:“有什么好得瑟的?赢了就赢了呗。”奶奶走过来,看见菜园里的草拔得干干净净,特别高兴,当场宣布:今晚烤番薯吃。
我们欢呼雀跃,比赛失败的事我早丢到爪哇国去了。
【篇三:荷花让我陶醉】
荷花,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呢?我虽没有亲眼目睹过她的芳容,但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诗句中就可以看出他那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身姿。因此看荷花成为我的愿望。
终于,今年暑假,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爸爸答应我到石家庄的“水上公园”去观赏“神秘”的荷花。星期三的上午我在荷花的“召唤”下,来到了“水上公园”,进入园中,我急急寻找我的“梦”,啊!那不是我期待已久的荷花吗?我走近她,看见她像是要从池塘里溢出来,把池塘塞得满满的,荷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刺眼的绿,他们像一个个大圆盘,里面还凝聚着汪汪点点的露珠,好比绿的翡翠上滚动着的几颗珍珠,花朵在荷叶的怀抱中,相依相偎,无不引起我无限的遐想。
荷花花朵部分是白的,白的像玉石一样,洁白无瑕,分明像翩翩淡淡的晚霞。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真令人心旷神怡。我完全陶醉其中了……“看够了吗?”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该回家了”。我知道是爸爸在催我,我无可奈何地转过身,拖动着沉重的步伐往前走,走着走着,我停下来又向后转身,又瞟了她一眼,这是她,彷佛为我的离开而感到一丝伤感,呈现出别有的韵味。远远望去,那花儿衬着满塘的荷叶,像碧波上的点点白帆,煞是好看。
爸爸在前面又催我,我依依地走出园门……
【篇四:游扬州个园】
一园修竹一径幽,一壶春色一亭秋。一石清瘦一池碧,一层残雪一韵悠。扬州个园,是我心中最特别的地方。
个园坐落于扬州城东北角,是扬州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古典园林。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的私人园林,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重建而成。因主人爱竹,园中翠竹遍植,而三片竹叶倒过来,形似“个”字,故以“个园”名之。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万竿修竹葱茏欲滴,紫竹、方竹、龟甲竹、湘妃竹、琴丝竹、红竹、白竹……或密集成片,或舒朗几枝,各具风姿,美不胜收。沿着悠长曲折的竹林小径慢慢前行,细看竹影横斜,轻闻竹香清幽,清风徐来,满园绿影婆娑,真可谓“万翠竹深非俗籁,一圭山远见孤棱”。行至竹径尽头,可见一匾额,上题“竹西佳处”四字。“竹西”出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意指此地为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后来人们便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
走出竹林,进入丛书楼,再穿过风洞,便来到了四季园林景区。一半竹林一半石,以竹闻名的个园,还是一个以假山堆叠精巧而著称的园林。竹石迎春,湖石至夏,黄石转秋,宣石入冬,这里的四季假山构思巧妙,极富诗情画意。
进入园区,一座月洞形园门出现在眼前,门额上题写着“个园”二字。园门两侧修竹繁茂,枝叶扶疏,竹林中石笋参差,仿若“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继续向前,园门内由象形石塑造出的十二生肖正在争相报春,而花坛里间植的牡丹、芍药也纷纷竞吐芳华。数步之间,不觉已从早春光景步入了渐深渐浓的暮春。竹石如画,相映成趣,不仅巧妙地点破“春山”主题,还含蓄地表达了“惜春”理念,真是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啊!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便来到了“夏山”。夏山位于园中西北角,东与抱山楼相接。只见荷花池畔浓荫环抱,一座中空外奇、跌宕多姿的双峰夏山傲然矗立,完美地展现了“夏云多奇峰”的意境。青灰色的太湖石曲线柔美飘逸,形态奇幻多姿,远看如奇峰,似云朵,近观像洞穴,若峰峦。一池碧水,倒映着精美的亭台楼阁,青草池塘,渲染出浓浓的夏日风情。
转过“鹤亭”,穿过抱山楼的“一”字形长廊,一直走到尽头便是“秋山”了。秋山是全园的最高点,由安徽黄山石堆叠而成。观此山,峰峦起伏,山势巍峨,有凌云摩霄、咫尺千里之势。石间古柏斜伸,山顶飞亭翼然,尺幅之间,如历千山万壑,登顶远眺,顿生高爽之感。其堆叠之精,构筑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从秋山东峰步石而下,过“透风漏月”厅,便是以宣石堆砌的冬景了。四季园林中的冬山,是最具创意的园景。因宣石中含有石英,故迎光时闪闪发亮,背光处幽幽泛白,好似皑皑残雪,散发着逼人的寒气。而冬山旁一块块用雪石堆塑而成的雪狮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或跳或卧,或坐或立,嬉戏间顾盼生情,使得孤寂的雪山显得生机无限,趣味盎然。而春景与冬景仅一墙之隔,透过墙上的圆形漏窗,可见窗外春色苍翠,巧妙地体现出了冬去春来之意。
游园一周,如历四季。个园虽小,却自有一番乾坤,园中奇景,仿若浑然天成。真可谓“修竹奇石相映趣,佳园如梦自迷离。”个园,好似一幅构思精巧的画卷,让人百看不厌,个园,犹如一首意境悠远的诗篇,令人回味无穷。愿大家都能走进个园,用心观赏和品味这座美丽而独特的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