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群”而不群】
脑海中总会浮现这样的画面:远古时代的人类,过着氏族生活,茹毛饮血,钻木取火。他们群居在一起,一起采集,一起狩猎,一起在黑夜中围着堆火长啸,一起在黎明后对着朝霞当歌。
或许早已注定,人类便是群居的一族。祖先早在造字时,就已参透了“人”的含义:一撇一捺,互相依靠,互相扶持,正如生活中的人,需要群居。如此便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圈子,大而言之,便有了社会。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纵横的时代,犹如一张“大网”将一切的一切沟通联系。即时通讯工具的兴起和普及,更是将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近。足不出户,便可以与至交肺腑感言;夜深人静,仍可以与闺蜜尽情购物。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这种虚拟的群居似乎流行开来。
互联网世界,“群居生活”更是丰富。当网载小说一有更新,便有“读书群”争相游阅;当豪车名跑展出时,会有“爱车群”传览照片,吐槽性能;当假期将至,能有“旅游群”热烈讨论大好河山、风光名胜。这种足不出户的网络服务,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便利。这种蜗居,不是群居,却胜似群居。在网络信息联系下,无论是天南海北、天涯海角,亦或是隔墙之距,近在咫尺,无论男女老少、相识与否,只要兴致相投,尽可以自成一群。于是,这种意义上的群居,也能满足于心灵的支撑,思想的释然。
这种群居,自然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体现,但如果虚拟下的群居生活影响了现实中的群居生活呢?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呢?
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场景:老同学聚会,围在一桌子美食前,却无人动筷,无人喧闹,寂静得令人窒息。只见一个个许久未见的老同学,低着头,双眼直视着那富丽堂皇的屏幕,手指飞速地点着键盘,嘴角还不时显现一丝笑痕。走近一看,有的在群里聊得正欢,有的上微信侃得正热。我不禁感慨:既然都是群聊,为何不在现实中动动嘴,张牙舞爪般大话一番,逗得在场之人捧腹大笑?为何偏偏在那虚拟中用手指拼出那字符,然后又对着那毫无生气的文字傻笑呢?
众所周知,虚拟是为现实服务的。所谓的虚拟下的群居,更是为了现实中人们能更好的交往。遥记得孔子携弟子游玩于泗水河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般热闹和谐。也记得欧阳修与客漫步滁州郊外,“环滁皆山也”,在这幽美的山光水色中,临溪而渔,酿泉为酒,觥筹交错,杯盘狼藉——与民同乐。那时没有网络,没有虚拟的群居,只有倾心的交往,以成段段佳话。而如今,虚拟下的交往热火朝天,现实中的群居却日渐冷淡。究其原因,或许因为虚拟社会的约束太少,以致人们在虚拟中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而正是虚拟社会有着比现实社会更美好的条件,因而人们都幻想着活在虚拟之中。久而久之,虚拟的群居一步步蔓延,而人们的思想也渐渐地活在虚拟中,于是,现实的群居变得无味无趣。
但是,我们终归还是要活在现实中的。
哪怕现实生活荆棘丛生、崎岖蜿蜒,我们只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向上,便可以体会到真实的乐趣,更何况现实中群居的生活有时也会很美好。
总之,网络虚拟的群居放松了人们的思想,但同时也在固定着、辖制着人们的思想。照此下去,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便是面无血色的行尸走肉。鲁迅《狂人日记》最后写道:“救救孩子!”或许,我们也应该自救吧!
对于这种不群之“群”,我们心中定要有虚拟与现实间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