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相关作文

【篇一:自编童话故事】

小乌龟寻药

在森林里有只小乌龟,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送信,每次小动物们看见他,他总是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问好,每次给动物们送信也总是很有礼貌。每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也总是尽己所能的提供帮助,所以小动物们都特别的喜欢他。

有天,小乌龟照常去给动物们送信,小乌龟给大象伯伯送信,到了大象伯伯的家里,就听见"咳咳‘’的咳嗽声,小乌龟关心的问“大象伯伯您不是身子骨一直很硬朗吗?怎么还生病了。”大象伯伯说“哎,老了记性不好,昨天晚上睡觉忘记关门了,所以受了风寒,咳咳。”小乌龟听了后,连忙去找鹿医生,询问医治风寒的药,鹿医生说"大象伯伯年纪大了,身体虚弱又受了风寒,羌活可祛风胜湿,医治风寒,但是我这里并没有这味药材,需要你到灌丛寻找,我这有张羌活的画,你依照这画去找吧。

小乌龟拿着画,在森林四处寻找,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突然天气大变,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路变得泥泞不堪,小乌龟依旧不肯放弃,爬到了一处高地,发现高地的东边有灌丛,可脚突然一滑,从高地上滚了下去,但是小乌龟及时把身体缩回龟壳,所以并没有受伤。小乌龟朝着东边走,终于到了灌丛,小乌龟看到了一个伞形,有紫色细条纹的植物,和画中的羌活一模一样。小乌龟说“这一定就是羌活了。”小乌龟把羌活给了鹿医生,鹿医生用羌活治好了大象伯伯。

小动物们都对小乌龟称赞有加,大象伯伯也非常感谢小乌龟,小乌龟成为了森林里的楷模。

【篇二:人性是人类唯一可以坚守的高地】

自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代表以来,人工智能便引发了无数人对它的担忧。我们害怕冰冷的机器成取代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其实,我们更应该害怕人类失去人性沦为机器的一天。

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时代,高度科技含量融入生活已成为一个21世纪人类社会现代化水平高度发展的标志。但一切正如库克所担心的那样,科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正悄然吞噬我们的灵魂。2014年,滴滴打车开始火遍北山广,通过网络一一匹配的专车接送改变了以往在路边摆手叫车的模式,等车时间与地点不再盲不可寻,一切以高精度数据连接为前提。因此,几次简单的触屏打破了道旁苦等的期待与守候,导致在用车人群中,出现了一条以能否善于运用现代科技为标准的分界线。在大多数人享受方便的同时,另一部分人正在被拒载,而那些更需要租车服务却不懂如何使用APP的中老年人被社会遗忘。司机的舍近求远与乘客的欲求不得是科技凌驾于人性之上的具体表现。

类似的,前几年谷歌研发出的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其核心功能可以对所有交通事故分写学习,以便在遭遇意外事故时做出最优选择。然而它在法律和社会上被完全否决,这并非是由于它的技术不够成熟先进,而是因为它自始至终都在模仿人类的道德、情感上的判断,却没有自己的。机器无法决断也无法承担伦理问题。我很高兴今后不会出现有人在交通意外事故中受伤却无人犯罪的情况。从中可见,AI无论如何只能也无法超越人性,那种在数万年历史长河中,在生命与生命的交互下产生的最原始的同情心、奉献精神、善良……还有爱。

若把人工智能当做未来潜在的“种族”,我们所独有的且最为宝贵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超越理性的关怀和精神修为。有了这一层光环,人类会在成年完全独立后继续关切自己的父母,甚至反过来赡养他们;有了这一层光环,战场上扫荡着的士兵会对藏在尸体堆中的残兵视而不见,让他的父母亲还能保有一个儿子;有了这一层光环,一个陌生人会对另一个突然倒地的陌生人立即施行频率大于每分钟一百二十次的心肺复苏术,救活一条生命后也只是含笑离开。

著名的铁轨问题,在一列火车行驶的轨道上绑着五个人,唯一一条变轨上绑着一个人,作为操作着来不及停下的火车的司机,人工智能的选择多半是尽可能保全五个人的生命,但是,这个选择的实质是谋杀了另一个人的生命。可生命不能用数量衡量!从人的角度看,即使无力拯救五人,也不能为此剥夺一人生的权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工智能以数据填充自身,人类用人性坚守心中的道德与正义。

价值观、同情心与全局思维是人类进化至今最伟大的精神器官,一旦选择摒弃它们就等于开上重返类人猿的倒车路。我们唯有秉持人性,保有真善美的初心,才能打消对科技进步的某些疑虑,在缀满玫瑰与橄榄枝的道路上拓步前行。

【篇三:科技时代下的灵魂“自省”】

一触即“发”的时代已经来临,当科技的发展正逐步浸染社会的方方面面之时,当信息化正渐渐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之时,我们,人类,也正不觉中面临着信息桎梏的挑战,迷失于物的沉溺而失了一颗真心。

千百年来,我们探究人性。所谓文学的真正意义便是发掘那精神高地,让心灵充盈,让人性温暖本苍白的世界。然而,时代的发展却让我们逐步迷失“恻隐之心”。所作所为的工具理性被无限放大。就如库克所担心的那样“如机器人般无同情心,罔顾后果”。在历史上便有着这般的情景。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看似玩笑,实则是夸张了的物质第一的社会写照。人性的冷漠却在当今又初露端倪。物质社会的增长带来的是无限的欲望。人性的贪婪,或者说是穷怕了的后遗症让功利性愈发的明显。而这势必会带来情感的缺失。某种程度上,这和法家社会下的人性一样,冷漠无感。缺乏真实感动的生命必将变得麻木可怕。这更是人的可悲,我们本着让世界充满爱的目标,却竟然在完全地背道而驰。常说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若是连同情他人都难以做到,又何谈社会的和谐与精神的高尚?

同情人是为人的情感基础,但仍可大而化之。那是一种对万千生灵的同情,那是以生命自居,与万物共情的宽广。讽刺的便是,在几千年前的古代,没有信息化的便捷,老庄便提出齐物思想,将人与自然万物视作同等的个体。每一个人只是以生命的形式存在,每一个生灵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而“逸豫亡身”,人性的劣根性在这时代下尽显。失了灵魂,如僵尸般追逐芸芸之“乐”,麻木冷漠,甲壳虫的悲剧并非虚妄。而人们,无所知着。

情感的缺失只是其一,而更为可怕的是个体意识的消磨。所谓“本立而根生”,价值观是人主观意识的行为准则,它的消磨是足以令人生畏的。就如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看到“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正如所梭罗所说的那般“我们正被生活琐碎消磨着”,忙碌的节奏下作为芸芸众生踏上一条不断重复的路。这样的人自然是活着的,但个体的特征与意义何在?到最后都不过一点灰尘消失在空气之中。就如前不久的天眼之父去世所引起的盲目跟风,又不禁让我想起杨绛先生去世之后令人震惊的朋友圈的轰炸现象。这是一种自我价值体系的消殆。这样下的人必然会恐惧时间的流失,生命的短暂,不得为人们注视的人生似乎便失去了价值。因此活着对他们而言不过行尸走肉。而更为可怕的,可能是如计算机一般那些失了控的例外。没有价值观的人是无所畏惧的,这不是说自由,而是空虚灵魂的生命之“轻”。不计后果,没有约束,何其可怕!

但就如库克所说这一切尚在“担心”层面。毕竟后人的环境由今人创造,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正目睹着一个个如鲁迅先生那般的清醒者发出金玉之声,深情呼唤。重拾人性的温度,追寻价值理性高地,让我们在真实的感动下砥砺前行!

【篇四:我心中的英雄】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看到这句话,我的思绪闪现了几百年前明朝嘉靖年间的闽浙两地的画面,骁勇善战的戚继光正带领着“戚家军”与倭寇奋战。

戚继光,明朝嘉靖年间,家里因为祖先在明朝开国之际,和开国皇帝朱元璋南征北战,所以被朱元璋赏赐了世袭侯爵的爵位。按理来说,家里有这个铁饭碗的存在,戚继光完全可以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但上天绝不会让戚继光平凡一生。正当戚继光在武举考试时,因鞑靼的入侵而被调到明朝四大军区的蓟门。然后,被调到了浙江一带,开始了传奇的一生。

当戚继光被调到浙江时,恰逢倭寇四处侵犯。戚继光调到浙江时的第一战,就是“著名的”龙山战役。这次战役告诉我们,开门不一定红,也会碰上钉子的。刚遇上倭寇的主力时,戚继光也很积极,开始勘察地形,准备攻击队形……,等全都准备好了,战斗一开始是,戚继光“惊讶”的发现,士兵没有人执行他的命令——他们全跑光。随着前军的后退,中军也开始动摇。戚继光的副将也拉着戚继光的袖子叫他赶快跑。正在这危机关头,戚继光表现出了名将的素质。他只是对部将们说,那儿有高地,带他去。等他来到高地上时,看见了一幕让他一辈子都没法忘记的场面:威风凛凛的明军果然“不同凡响”,面对人数远少于他们的倭寇,竟然一触即溃,别说攻击了,原地防御都顾不上,只顾一味的逃跑。看见这种情况,戚继光从箭袋里抽出了一支箭,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十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声惨叫声响起,一名倭寇中箭倒地,接下来是第二声、第三声……,一声声的惨叫成功地击溃了倭寇们的心理防线,他们只好败退而走,而戚继光的士兵们一下子完成了难道很大的一百八十度转弯,开始乘胜追击。但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又陆陆续续地走了回来,还告诉戚继光这是老传统,倭寇还会再来的,用不着赶尽杀绝。

这次的教训让戚继光明白:单靠手下的这帮兵油子,就算把诸葛亮从坟墓里挖出来,也是不可能打败倭寇的。但上天不会让戚继光等待,在义乌,戚继光看见了自己的希望,于是,战无不胜的戚家军横空出世了。

几年后,福建,横屿,当戚家军们在武装泅渡横屿时,因为体力的不支而即将败下阵时,他们听到了响亮的鼓声。士兵们回过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戚继光独自站在一处悬崖上,敲响了鼓。孤独而清越的鼓声回荡在天地之间,回荡在每一个人心中。片刻沉默后,在鼓声的伴随下,明军支撑着疲惫的身体,向着小岛继续前进,向着胜利前进……。

戚继光伟大的一生里,他一直虔诚坚持着“以天下为任,岂计个人荣辱!”这个伟大的信念,他的勇敢,他的付出,值得让我们敬仰。

【篇五:为中华民族复兴铸魂】

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从不缺乏梦想,但在任何伟大梦想的背后,都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点,而这个支点的高低又取决于价值追求的崇高抑或卑微。中国梦一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在我心中,要想让民族复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拥有一颗善良、纯洁、爱国的心,还要有复兴中华,振兴中华、重振中华的坚定不移的决心。中国梦,价值魂。今天的中华民族正走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伟大的中国梦要以核心价值来铸魂,就必须要守望精神高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和铸造的精神高地永远都是中国梦的坚强底座。无论是雷锋、焦裕碌、沈浩、罗阳等人诠释出的民族脊梁精神还是车祸瞬间舍己救人的“最美中学生”赵甜;车祸时奋力推开同学的“最美中学生”龚钰犇;热心扶摔倒老人的“最美中学生”管仲培等诠释出的最美精神,在这些凡人善举塑造出的一座座丰碑背后,都是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的伟大彰显。这些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温暖人心,感动中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一个个善良的举止,突显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据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魂与民族风气,大量的好品质使中国已经完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使千疮百孔的祖国换了一个新面容。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价值观的形成更不是朝夕之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努力,没有做不了的事。同学们,只要我们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驻守内心的精神高地,留存一面不凋敝的精神底色,从“围观者”变成“行动者”,从“批判者”变成“建设者”,从“利己者”变成“奉献者”,用每个人的精神升华的一小步成就民族复兴的一大步。让我们踏准青春的旋律,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铸魂吧!

【篇六:向往高地】

登往高地就像是爬山,那些拖别人后腿的人往往不能爬得很高,而那些心无旁骛的人,却能成为高地的占领者。

叔经营着一家农资站,出售各种农药、化肥、种子……店里生意不错,每到春耕秋收的季节,店里总会有新老顾客光顾;而隔壁的一家就显得冷冷清清,似乎门槛上也度上了一层厚厚的灰。

叔是个老实人,心肠热,脾气直。遇到有不识字或老眼昏花的年长者上门来买农药,总会把使用说明读给他们听,还叮嘱他们不要搞错了;那些暂无闲钱却一来就买好几袋化肥的,就让他们先欠着,等什么时候有了再还。我好几次都不解地问叔:“你也太老实了吧,他们要是赖账怎么办?”叔却憨厚地笑道:“不会的,都在一个镇上,抬头不见低头见,不会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来叔店里买过东西的人都对叔交口称赞。

这天,叔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说镇上要评“先进单位”了,他很想拿到这个称号。我不以为然道:“叔,你把店经营得这么好,你人又这么好,还愁评不上吗?”叔依旧只是憨厚地笑笑。

原以为一切都会按预想中进行。

沉甸甸的玉米香弥漫着整个大地,每个农民的脸都印上了金黄色,随便呼吸一口气,都能感受到空气中甜甜的喜悦。玉米收了,农民计划着播种油菜了。镇上的农资站高兴地唱起了歌。

奇怪,今天叔店里的人很少,隔壁店里却人声鼎沸:“瞧一瞧来看一看,本店新到高产‘蓉油4号’‘蓉油8号’,高品质,抗害虫,超低价格,还免费配送除草药水,包你大丰收!”店长吆喝得面红耳赤,人们听得心动不已。终于有人耐不住便宜的诱惑,掏起了腰包,于是后面的人争相购买。叔拿起一包样品,一看急了,挤到人群前面大喊:“不要买,他的货是三无产品!”可是无人理会他,更有人说这人肯定是为了自己做生意才会如此造谣的。店主看着这一幕,冲叔狡猾地一笑……

转眼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到了“先进单位”证书颁发的时候,叔似乎淡忘了这件事,只是冲着满田瘦小蜡黄的油菜眉头紧锁唉声叹气:“唉,老百姓今年……唉!”

“先进单位”的证书还是按预想中的颁给了叔,叔依旧只是憨厚地笑着,而我,似乎读懂了这笑里的含义。向往更好是人之常情,那张“先进单位”的荣誉证书就像是一块高地,人人都想占领它,但踩在别人肩头不算取胜,拉别人下水也不是英雄,唯有用真心融化坚冰,用良心点燃荆棘,才算是真正高地的占领者。

哦,高地!高地!

【篇七:西山美景】

再次踏上这片久违的土地,尚未嗅到记忆中的清香,便已经被那记忆中的西山迷住了视线。

细想一下,已经有十二年未曾来过辽宁的姥姥家了。听着姥姥已经不流畅的东北话,不禁想起幼时邂逅在这片土地的情景。

那时姥姥的腿脚还算流利,可以看着不安分的我在西山中跑来跑去。她时常会看着眼前的景色发呆,像是在欣赏这一片青翠,又像是在回忆这里经历的沧桑。她曾向我描绘西山的日出,唤起了我对清晨的兴趣。还记得当时缠了父亲许久,才勉强让他答应陪我去看日出。得到应允后的次日清晨,我起的出奇的早,草草洗漱之后便兴冲冲得跑到父亲床边喊他起床。此时的父亲仍有睡意,却被同床的母亲赶了下来。父子俩随便吃了点早饭,随后就踏上了充满清香的山路。早上的西山有很好闻的青草味,伴着窸窣的虫鸣,欢快的步伐,打破了山间的静谧,惊起了熟睡中的鸟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清晨的露水过分黏人,打湿了衣裳。

走了许久,依稀听到雄鸡破晓的歌声,父亲抬头看向东方,告诉我来不及登顶了,只能去寻一处合适的空旷的高地看日出。我着急地跑在前面,父亲略带担忧的话语,掺杂着清晨的雾,隐没在风中。遗憾的是我们尚未寻到合适的高地,就被身后猝不及防的晨曦抓个正着。我转身望去时,那轮红日正带着它的霞光向上攀升,此时的西山承载着散落的晨曦,美得令人叹服。

那时候的我深信大人们所说的——正午的山间有小鬼出没,专吃小孩子。所以正午时分,我是从来不敢进山的,最多也就是在山脚下及膝的小溪里,扰乱一会安逸的鱼虾。姥姥告诉我西山中有许多小动物,我却并未见过多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只深得我心的松鼠和一条把我吓到半死的蛇。我曾问过姥姥西山的动物都藏在哪里,她告诉我小动物讨厌调皮的孩子,等我变乖它们自然会来找我玩。从那时起,我竟真的乖巧了许多天。直到从舅舅口中得知山中动物大多是夜行,安分久了的我再也按耐不住了,在一个夜晚偷偷带着手电跑到了山上。一边是胆怯一边是好奇,每走一步就更多些恐惧,最终胆怯占了上风,灰溜溜的跑回去。

傍晚的时候,我大多都呆在屋里,静静的看着窗外的西山,道别远去的夕阳,然后,拈起桌上新折的野花,献给遥远的山上举行的落日的祭奠。

当深蓝色的夜坠落在世界时,西山也隐没在这片夜色之中,保持着他千百年来练就的模样。仔细一点,还是可以在无垠的夜色之中,看到他模糊的轮廓。偶尔,他也会突然兴奋一下,像是读懂了某一片夜空。

半夜醒时,皎白的月出现在西山的西面,她把月光和西山上的树影塞进我的屋子。偶尔,路过一阵风,斑驳了树影的清梦。

不知这十二年的风雨,有没有善待西山的青翠,只看见,他依稀残留着些许沦桑,像是在证明,他曾经读懂过这一片夜空。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