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动相关作文

【篇一:是谁,撩动了青丝】

悄悄走来,又悄悄散去。是谁,在千家万户的窗棂上逗留许久,却又不留一丝痕迹?强烈的好奇心充盈着我的内心,迫不及待想要去寻找答案。

迎着微阳,悠悠地走在小径,享受着这个“黄金时段”独特的氧气,就像是来自外界一样,清新,毫无混杂之物,正是我最喜欢的物质,仿佛是洗涤心灵的圣泉,让心情不由得释然。

那时的我还留着长发,缓缓地走着。忽地,一个孩子闪过我身后,那是谁?朦胧的脸庞,熟悉而又有些许陌生,只见她稚嫩的小手轻轻挥动着,顽皮地撩起我的发丝。我一惊,恍然转过头,可孩子却玩起了躲猫猫,任我怎么呼唤,也固执地不肯露面。

清凉袭面,似乎一瞬间懂得了什么。遥望天际,风起云涌,瞧,那孩子正调皮地朝着我吐舌招手呢!原来是风!天际无边,风就像拥有了一片辽阔而纯色的游乐场,肆无忌惮地奔跑着,欢笑着,看起来那么温和。我蹦跳着,试图能触碰到她那如蝉翼般轻薄的外衣,可毕竟她无色无味,像是与阳光还有氧气混为了一体,怎么找也无济于事,当泻下气坐

在石阶上歇息的时候,她又不厌其烦地来到我身旁。就像是隐了身形,悄悄把嘴对向我的耳边,然后恶作剧一般大喝一声,把我吓得猛然回头,懵在原地。这时候的她,早已恢复了孩子的本性,轻声笑了起来,一笑就停不下来。

夕阳西下,光晕渲染了大地画卷,一切显得静谧起来,不再如刚才那般活泼,街旁的路灯早已亮起,在身边投下一条细长的影子。凉风紧随而来,嬉笑着挑起我的黑发,影子终端那头也飘渺起来。我停下脚步低头注视,风轻悄悄,似乎把轻飘飘的影子缓缓托起,然后离我愈来愈远……

悄悄走来,又悄悄散去。是风,在千家万户的灯火前停留许久,却迟迟不留痕迹……

【篇二:好山好水好情愁】

山兮,水兮,无不牵动我的心魄,沉醉其中;情兮,愁兮,无不使我黯然泪下。

——题记

天微凉,微风轻抚,氤氲成千丝万缕的云卷云舒,花淡的香韵,悦然,悦哉。攀屈原故里,猝不及防映入眼帘的,是从水面浮起的雾,仿佛一道天然屏障,衬得山脚更是幽静。我就在那怅然着,迷茫着。一曲清歌空灵地荡开,倚翠偎红,木华迷殇,如贴着水面低飞的片片云霞,如中宵缓缓绽开的花蕾。风乍过,满江流光溢彩,一池香瓣灿然若万千火苗。醉人,醉心……

一棵橘树,缘情咏物

他正值韶华,面若冠玉,素锦白衣,笑颜绽放,犹如一朵空谷幽兰盛放于大楚之上。他,醉歌梦舞,化作一棵橘树,流连于江南醉人的芳颜之中,他就是——屈原。

是谁撩动他的心弦?是谁使他逐颜笑开?又是谁使他写下《九章》。橘颂表达他坚定的信念?是他自己,他把一生都献给朝廷,一心帮助楚怀王安定江山,扩建土地,却从不求回报。

品着《橘颂》的我,宛然笑颜,嘴角依旧漾起一丝甜蜜,撩动心扉。

一首离骚,情感激荡

汉北的月儿,轻织银华,犹如一盏盏白莲,引得他挥洒文采,写下离骚。

汉北的月是无情的月,“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放浪形骸,狂放不羁的性格。一轮弯月仿佛倒影在我的心海。一袭固执,孤傲的身影孑然立于月下,月影徘徊,人影凌乱。那国愁,国情跃然纸上,萦绕心间。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花影映于心中,别样的凄美使他泫然泪下,游山游水,亦是游情愁,悄然间,花开满地。

一曲怀沙,悲愤投江

他一步一步走向河岸,抱着沉重的石头,闪着晶莹的泪光,凝眸远方,目光被落日牵着,最后那回头的一瞥,不是对生命的留恋,而是对祖国的感慨。狂风吹乱了他的头发,翩翩白衣如脱俗的仙人,可他有洒脱抱着冰冷的巨石,站在汨罗江的滔滔江水之畔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他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壮烈一跳,消失在茫茫汪洋之中。正是他这一秒钟的豪迈,照耀了他永恒的一生。“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他,在深深思念他的祖国;“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一字一句中多少国情的眼泪,一言一语中,又饱含了多少国情之苦。

【篇三:一剪梅】

梅,美得让人心醉,因此,在所有娇艳的花朵中,我唯独钟爱于梅,我只是深深地爱着她幽然的清香与独特的风雅。我喜爱她那弱瓣掩香的蕊,团玉娇羞的朵,和那苍劲的琼枝。一剪梅撩动我心。

雪落红尘,我禁不住一路走进那幽静的梅园。

雪轻轻撩动梅枝,颤动的梅越发多了几分妩媚艳丽,美得舞动心弦,颤动人心。皑皑的雪衬着傲然的梅,她那殷红的颜如点点星火搬绽放在学间。我立在梅影飞雪中,梅给我一种彻骨的俏,幽,雅,褐色的枝被风吹得花枝乱颤,梅瓣如舞蝶般飘飘而落,落进清澈的溪面,那层层柔和的波纹,仿佛浮现出一位女子恬静的面容。

她,就是一朵盛开在大唐的红梅,梅妃,江采萍。

她早年入宫,一入宫就受盛宠。她爱梅如痴,玄宗为她种植满园梅树,修建梅阁,作梅赋。而后来杨玉环进宫,她渐渐失宠,而一章《楼东赋》只换得皇帝一斛珍珠,她挥笔写下《谢赐珍珠》,而这一次,她也是真正的醒悟了,我宁愿在宫中赏万千红梅,也不愿奈何那凡尘琐事,乞求春光。梅妃气质若梅,高雅恬静,而杨妃与他相比,只不过是妖冶女子。安使之乱,梅妃香消玉损于梅树下,真实生与梅,死亦梅。她那清莹的冰骨与傲然的气节,令我永生难忘。

梅具有高洁的品质,她在其他花朵黯然失色时,迎着风雪,顶着彻骨的冰冷,在雪中傲然地绽放,顶天立地在风雪之中。一个人在彷徨时,在惆怅时,梅往往能给予你心灵的宁静,洗清内心的愁苦。

梅美得不俗,却美得冷艳,宛如跳惊鸿舞时的梅妃,超凡脱俗,我爱那一剪梅,正如隐世才女白落梅所说:今生,我愿意做一剪清逸的梅花,在风雪中傲然的绽放,带着今生的夙愿,带着隔世的梅香,静守住心灵的宁静。

【篇四:千年婵娟】

我总以为,月是天空的一滴泪,落下来,滴入人的眼中,悲伤的流下来。

夜是一层轻柔的黑纱,把夜里的人儿与尘世的喧嚣隔开。让人有时间抚慰伤口。明月东升,月光温柔地流泻而下,悄然地流动在安静的夜里,让人心安。让悲伤随着这份静谧的寄托去向世界的尽头,把这衷肠向那轮沉默而温柔的倾听者吐露。

我总想这样一副画面:一个月光如水的夜里,一个坐在窗边线条柔美的少女,静静的想着心事,一边轻柔着脚踝上不知原因的疼痛,一边把天空的那滴眼泪,倒影在自己像湖水一般恬淡的眼眸里,如果想到伤心处,也可能盈满的湖面经不住心潮的涌动,冲破眼眶,一发不可收拾的泛滥成灾,少女低下头,月光披在她散落的青丝上,度上一层忧伤的洁白。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襄王有意,神女无情的无奈往往让人黯然销神。好像心窝里揉进一团细沙,每一次呼吸都扯动得你苦不堪言。它撩动你心弦中最敏感的那一根,却让一曲原本阳春白雪的曲子还没到高潮,便戛然而止。它抽回自己撩动心弦的手,留你一人,这情意绵绵的天上之曲如何完成?却没办法,伊人飘去,只留下残留在风里的香。只有寄愁心于明月,千里共婵娟。

我时常会想起这些有意思的诗篇,像南唐后主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多美的诗句!多忧伤的情思!那些朱颜已改的雕栏玉砌都被这弯新月钩画在了他心中。眼前,梧桐寂寞,清秋萧瑟,浓浓的思愁在这月夜发酵,而又偏偏无人倾诉这如苦海一般无尽的忧思,只能对月咏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让人望而唏嘘。

我虽一直看着前人留下的白轮、桂魄,却也沉浸在自己心中的一窗皎洁里。

青春里的明月如钩如盘,阴晴圆缺刻下了难舍的情思。总是有许多说不尽的感伤,于是,没有了在月下疗伤的少女,没有了望月呻吟的少年。那些儿时的多愁善感,也在月光不断流逝的岁月里,推移到我伸手而不可及的远方,亘古不变的只是那宁静淡泊的清幽月光。

【篇五:绿色的箫声——读《柳林风声》有感】

“远处的箫声伴着呼唤,那么轻快,清脆。是幸福的呼唤,让我太激动了,这样的音乐我在梦中都没听到过……”这句话是小说《柳林风声》中的河鼠说的,因为他和鼹鼠清晨在大河上划船偶尔听到的箫声,如梦如幻,仿佛是远处的神灵在呼唤。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此书让英国文学界沉寂了,正所谓:一鸟进林、百鸟噤音。它讲述了有钱的蛤蟆先生靠祖传家产生活,挥霍浪费,追求不真实的东西,连连上当,家都被人抢去了,自己也漂泊在外。最后还是靠朋友的帮助夺回了家。美国的总统罗斯福曾亲笔写信给格雷厄姆,说他看了三遍《柳林风声》。肯尼斯·格雷厄姆写《柳林风声》的基础是他给儿子讲述自己的故事,自己年轻时的遭遇。所以此书令人百看不厌:格雷厄姆幼年父母双亡,在坎坷中读完中学后开始谋生,20岁时有幸进入银行工作,工作之余又开始文学创作,他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这个风格独特的故事了,动物们的经历浓缩了他的生活,描绘了只属于格雷厄姆的那个令他向往、令他无比痴迷的世界。

我猜过:这绿色的箫声可能想表达友谊的真谛。可能这个故事也能当作写友谊的寓言。柳林里绿色的箫声撩动着可怜的蛤蟆先生脆弱的心灵,也撩动着朋友们的心,使他们心灵相通了。最后寻找到了蛤蟆先生,他们又因为互相的热爱帮助了蛤蟆先生夺回屋子。他们的友谊又被升华了。但是,我也一直坚信,这个故事还藏着什么没被我们发现的玩意儿、这个伟大的作者一定还有要表达的情感、它的另一面又会不会令人吃惊呢……终有一天,会被发现,如果你好奇,请你也来看看这本书吧,你一定能看的它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

《柳林风声》这本书据我了解,在英国是妇孺皆知的。它优雅的文字以及独特的风格让它无论历经多少年,还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它的魅力也在于此,所以它的光芒永不黯淡。

自出版以来,看过这本书的人,无论大人和孩子,都被这风趣、有时又带有点凄凉的文字所感染;被这柳林里绝美的音韵所陶醉;都被绿色的箫声迷住了……它告诫我们道理、陶冶我们的情操,给我们的心灵洒下了明媚的阳光;给我们的眼睛滴下了纯洁的露水。

啊,仔细倾听吧!你的心灵深处有没有绿色的绝美箫声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