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汉字的作文】
七八岁时,我曾经体验过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一一拼汉字。
拼汉字,顾名思义,就是用附有吸铁石的吸石在田字格上拼字。
一次小区开展社区活动,让我们拼汉字,比谁拼得又快又好,于是我们每人拿了一包磁铁,一张田字格,准备拼“大”这个字。
随着一个工作人员彩旗划过,伴随着一声哨响,我们照着黑板上的“大”字,开始拼起来。我先拿起磁铁,不知怎么的?我的手总是不停地颤抖,额头上还时不时冒出冷汗,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个一个往上冒。我这里比比,那里拼拼,深思熟虑,才敢拼下一笔。可一个不留神,我将“大”那笔横拼成了捺,真糟糕!竟拼错了,幸好及时发现,都怪我一时粗心,我急忙用手指轻轻抠下,将捺改成了横。好不容易拼完了,我满意地看了看“大”字,脸上不由地露出了微笑。也许你们会说这不很简单吗?这完全是低级错误,可那时我只有七八岁呀。
拼好自己的,我在抬头东张西望,想看看别人拼成什么样。最认真的要数对面那位大姐姐,她每拼一个笔画,大概要用上两三分钟之久,虽然用时久,但她拼的“大”字,结构轻盈,笔画流畅,一横一捺,是多么端正。那笔横,就像人的双手,横下的部份撇和捺,像极了人的腿。最快的,要数旁边的大哥哥,三下五除二就拼好了,可他虽然快,但字迹歪歪扭扭,像一群蚯蚓一样在白纸上蠕动着。
拼字比赛结束了,但它却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篇二:把门打开】
昨夜挑灯夜战,今天奋斗至下午两点时,还有半书包的作业。我长长地叹了口气,扔掉笔,抹抹手心的汗水,望着一道题目托腮发呆。房门、窗户都早已被我关得紧紧的——这的确是一个静心做作业的好场所,但此刻我感到越来越烦,像一只被踢打得伤痕累累的足球,早已失去了耐性,任何外来的摩擦都会像针一样,只消轻轻一下,球里的气体便会全部发泄出来。
“吱呀——”门被轻轻推开了。我扭过头去看,原来是妈妈。“干什么呀?我不是说过,我做作业时别进来吗?”我像是找到了一个可以攻击的目标,满肚子的怨气都撒到她身上去了。她先是一怔,不过很快又恢复笑容,说:“看你学了这么久了,我进来送个苹果给你吃。我在门外好久了,一直没敢进来,就是怕你烦……你出去转转吧,别老闷着呐!”说完,妈妈别起碎发,替我将门固定到吸石上,朝我挥挥手,然后又轻手轻脚地出去。
我心里突然一暖,为刚才恶劣的态度而感到歉意。妈妈一直在门外,我怎么都没注意?这厚厚的木板,什么时候阻断了我们之间的欢声笑语?我一边拿起苹果,一边抬起头来,只见窗外满是将午未午的阳光,一片澄净的黄。我应了妈妈的意,打开门,去转转。
门外的世界哟,那叫一个明朗!每朵花的枝条看上去都像含着春天,白云像是长了脚的小兽,慢慢越过墙头。那和煦的风,像是一只毛茸茸的芦花鞋,仿佛也带上了这季节特有的浅黄色调,暖洋洋的。我啃着苹果,一步化三步地慢慢摇着去,突然觉得自己的心头不再那么压抑了,洋溢着明晃晃的轻快。
回到家中,我将房门大敞,窗户打开,再看看那些作业,突然一笑:“其实也不算太多嘛。”我提起笔,“唰唰”地写着——前所未有的顺畅!
以前,不曾把门打开,只顾埋头愣干的我,错过了多少?父母之爱、窗外的明媚、一份好的心情……而今,把门打开之后,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抬头便瞧见那一汪绿似的轻松与希望,正在枝头上开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