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是小小传承人】
老师一声令下:“今天我们要去学习拓印了!“我们西山中心小学新蕾小记者们便向木渎弘戈堂碑刻艺术工作室出发了。
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溪水潺潺,小桥横在碧波之上,如一道飞虹。在绿树点缀间,忽见几块古朴的砖瓦,近看时,才发现是房子,就在深山坞中。还真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呢!
步入其中,发现同学们早已在等候了。一位老师傅正坐在石碑前,手中握着蘸上墨水的工具,只见他轻轻地在宣纸上碰了几下,竟映出了红色一片,那“温故而知新”几个字就明显了。仔细一看,那凹下去的白字却一点没有印到红色。
“就是这么简单,都不用学了。”我不禁暗暗发笑。
不等发出指令,大伙已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我拿起那蘸上墨水的工具,颇有点小向日葵的模样的小东西,用另一个干的工具在湿的这个上揉捏了一下,好除去多余的水分。随意的在纸的中央碰了几下,红色从中间弥漫开来,迅速扩散到四周,中间留下了几片深红,周围却只留下几片浅红,斑斑驳驳的,并不好看。“为何老师傅做得如此精致,我却做不像了呢?”
看着斑驳的纸面,努力回忆了一下,似乎想起应该先印四周的,我便又拿了一张从四周开始印起。可是那红色似乎就是不听我的使唤,周围深了,中间又浅了。无论如何印法,总是不那么匀称。直到白字中也印上了红色,总觉尴尬。
“看来这么简单的事情并不简单啊!”我暗暗思忖着。也许需要细致,需要耐心,需要成千上百次的练习,还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今天的这次活动,虽然最后带回的仍然是不均匀的拓印纸,但却让我对“学会”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的精益求精。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想我会带着这种精神一起出发。
“疆勉学问,陶冶性灵”,我想我会把这次拓印的这八个字珍藏一生!
【篇二:我该怎么办】
今天是国庆节,天天的学校放假了。但爸爸妈妈有事,让天天独自一人呆在家里。
天天拉开椅子,端坐在椅子上,打开台灯,拿起白字和彩笔,低着头,准备画画。天天想:“画什么呢?”最后决定画动物园。
正画着,一串“咚咚”的敲门声传进了天天的耳朵里。天天跑了过去,站在门后,耳朵贴着门,小心地问:“谁啊?”
一位叔叔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
天天搬来椅子,通过猫眼看到了叔叔穿着绿色衬衫,蓝色裤子,棕色皮鞋,手里拿着文件包。样子和蔼可亲,天天想:“我该怎么办呢?”
突然,天天计上心头,对叔叔说:“我爸爸就在楼下,我叫他上来吧!”叔叔一听,立马跑得无隐无踪。
这个叔叔本来就不是他爸爸的朋友,听到他爸爸在楼下,很是惊慌,所以逃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小心,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不会上当受骗。
【篇三:小议错别字的危害】
如今,虽然文字规范化了,但是错别字还是能见到的。现在“唠唠新闻”就来议一议错别字的危害。
错别字又称白字,是以字形近而搞混的字,或者正常字动了“手脚”,也就是多一笔或者是少一笔,就如同金块中掺了银。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商场,看见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各种颜色的手怕纸,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于是我问妈妈:“妈妈,手为什么怕纸啊?”妈妈说:“你这孩子在胡说些什么啊?”我便指了指招牌。妈妈说:“哎,这商家怎么这么粗心啊,竟然把‘手帕纸’写成了‘手怕纸’!”
后来,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像瘟疫一样散开,连记者都赶来了,登上了报纸。这个商家整天被采访,没空做生意,只好关门了。可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之后,我还发现了许多错别字,如:急(及)时、蝶(碟)子、暑(薯)条等。
我们今后如果发现了错别字,就要千方百计地去消灭掉,这样就不会闹笑话了。“唠唠新闻”到此结束。谢谢阅读!
【篇四:碎片化的学习——记我们班的“白字先生”】
我们班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很多奇闻趣事,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正在生动地讲课,同学们也在认证地听讲。突然,老师像是查觉到了什么,眉毛不经意地皱了一下,他把脸转向小马,“把刚刚呢句话在重复一遍!”一直没有认真听讲的小马惊慌失措,磨磨蹭蹭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开始复述:“一个“寇”伟的“泰”家人出现在他的前面……”他还没说完,全班都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老师却板起了脸,狠狠地对他说了声“坐下!”,还瞪了他一眼。小马过了好长时间才从慌乱中恢复过来。
又有一次下课时,我发现我们班里有争吵声,走近一看,才发现小马在和小明喋喋不休地争论着我们第八节课中“圐”这个字的读音,“读字只读半边”的小马输这个字读“愣”(leng),但爱看书的小明坚持说这个字读(ku),而且他还说这个字它在字典上查过。两人后来闹的不可开交,于是去讲台问老师。当小马清脆的发音响起后,老师显然是愣了一下,随后也忍不住的大笑起来,嘴里还喃喃道:“把“圐”读成“愣”,这还是我第一次听见……”听了这句话,就连本还来还没有注意到这件事的同学,也爆发出哄堂大笑。我一边笑着,一边注视着小马:只见他两颊绯红,嘴还鼓得像个气球,慢慢地走回了座位,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这两件事过去许久后的一次午休,我正要离开座位,却突然看到原坐在最后一排的小马却站在第一排的小陈旁。我有些好奇,走进一听,才听到他们在窃窃私语:
“小马,这个字怎么读啊?”
“这个字读鷇(kou),他的意思是初生的小鸟,注意了,千万别把它读成“鸟”(niao)了。”
听了这话,我不禁难以置信的拍了拍头,一副好像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样子,通过向小马的同桌打听,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小马自从上一次读错音以后,便像换了个人似的,一改以往的懒散,一有空便查字典,还特意买了本《汉语生僻字的读音注解》,在课余时间如做好作业,吃完晚饭,甚至打游戏的时间也利用上,把容易读错的字都看了一遍又一遍,现在都可以教别人发音了。
听了这话,我不禁想: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原来一个人的语文基础就算再差,只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花了心思,就能提高。
【篇五:读书风波】
读书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欢喜,也带来了无数的悲痛。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都趴在妈妈的怀里,让妈妈讲给我听。一天晚上,我又趴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妈妈讲的娓娓动听,让我感觉好像在画中一样。听完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后,我一时忍不住,为她流下了同情的泪珠。她的悲惨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害怕也会象她一样悲惨,便整整哭泣了一夜,吓的妈妈以后再也不敢给我讲这样的故事了。
大了一点以后,我也开始读书了,可是刚刚入学的我,也不过是个“白字先生”,有时连书名都能读破,记得有一次,妈妈为我买了一本《三毛流浪记》的漫画,我高兴极了,急忙接过书,看起书中那一个个搞笑的人物。不久,我就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随后妈妈问我,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名字?噢,‘三毛偷粮记’。”片刻,屋子里一片沸腾,大家都差点笑破了肚皮。
读书不但给我带来了悲欢,而且还帮我走上了正轨。
记得有一次,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说只要我能在一周内读完,然后给他讲出大意,他就带我去儿童公园。为了去公园,我每日狂读,可是那搞笑的动画片,总是不断的“勾引”我,没办法,我终于被它勾去了,把书抛之脑后,眼看一周限期已到,为了去公园,我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终于想出一招——冒名顶替。把《三国演义》换成了《水浒传》,爸爸听后,一愣,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但他并没戳穿我,还是领我玩了一天。回家后,他对我说,“儿子,今天我没听懂,下周你再给我讲一遍。”我不好意思了,脸变得通红。
书中常说:“诚信是金”我真不应该欺骗父亲,于是我又拿出一个周来,把《三国演义》通读了一遍,讲给爸爸听,爸爸高兴极了,抚摸着我的小脑袋,开心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