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小闹钟】
我有一个小闹钟,它是我上一年级时,妈妈给我买的。
小闹钟的时针和分针都有七星瓢虫的图案,还有一个小小的秒针是用来调时间的,如果没有它,我是不会每天那么早起床的。小闹钟上还有两只“耳朵”耳朵,中间有一个细小的锤子,只要小锤子快速敲动“耳朵”,它就会发出响亮的闹钟声。
星期天,我和一个朋友约定在早上十点见,正好我把小闹钟定在十点,可是到了十点,小闹钟还是没有响,只见小闹钟水汪汪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小主人,你是不是忘记给我装电池啦。”我这才想起,原来忘记给小闹钟装电池了。我拿出一节崭新的电池,给小闹钟装上去,小闹钟立马发出了滴滴答答的声音。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上学的时间,我把闹钟调到了六点半,到了一定的时间,小闹钟的那细小的锤子就敲起来,那声音响彻云宵,连北京都听见了。
我的小闹钟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没有它,我就不会早睡早起,有了它我的童年就充满了乐趣。
【篇二:初秋的早晨】
经过了三个月炎炎夏日的烤晒,大地迎来了凉风习习的秋天。
最早迎来的是秋雨。黎明将晓时,突然地,雨淅淅沥沥地下来了。不小,却十分温柔,带着初秋特有的清爽。悄悄的,悄悄的,天蒙蒙地亮了一点,又亮了一点,慢慢的,笼罩在雨中的整座城显现出来了。
天亮堂了,雨也停下了。雨仿佛将世间万物都洗了一遍,一切都亮晶晶的。路边的草、树的叶子,都在微微晃动。哦,是那带来些凉意的风啊,是浓浓的草木香气,还有小田里传来的菜甜味儿。树上的小鸟已经“扑通”飞了起来,清脆的歌声宣告着秋天的到来,地上的小生灵也蠢蠢欲动——蚂蚁已经排成一队去搬运食物了;蟋蟀也拉开了小提琴,悠悠的琴声也弥漫在上空;蚂蚱在草丛蹦来蹦去……
远处传来了散步的老人悠扬的歌声,他们的歌声仿佛有魔力一样,使世界变得爽朗,变得活泼起来了。然后呢?校园里操场上,学生们也开始晨练了,迎着有些寒意的风,他们的脸绽放着炽热的青春,铿锵锵的步伐踏着地面勇敢地,跑步着前进!
太阳升了起来,温暖的阳光射向大地,热乎起来了。植物醒了,阳光暖暖地抚摸它们的茎叶,提醒它们进行光合作用为人造福;动物醒了,阳光敲动它们的生物钟,让它们舒活身子去了;人们醒了,阳光轻轻地拍拍他们的屁股,使他们开启了一天的学习与工作的历程。
学校门口挤满家长,他们送孩子们上学。孩子们洋溢着笑容,他们是新一天的早晨,新时代的希望!
【篇三:做陶泥】
今天又到了一个星期当中我最期待的一个日子——陶泥课。
我们三五成群的来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等老师发陶泥了。等人都来全了,老师开始发陶泥。我拿到陶泥,在想一个做一个什么?我左思右想,哈哈,想到啦,我要做一个大色子!对,就是大色子!
我拿起陶泥,我把它搓成一个圆,然后,把它拿起来,我把它举过头顶,往桌子上用力一摔“呀!不好用力过猛!”我大尖叫起来。把老师都吓了一跳,最后我又把头给低了下去,看来,得控制自己的力度,我暗下决心。然后我把那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陶泥拿了起来,还是一样,把它放在手心搓成了一个圆,润滑湿润的陶土在我手指间摩擦。我可不敢像上次一样那样莽撞了,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嘛。我把陶泥握在两指之间,在桌子上轻轻的敲动,不时的翻面,用水抹平凹凸的地方。哈,一面已经成型了,如镜子一样平,一点都不粗糙,很光滑,在人的手指间很舒服,很凉。
接着我又把它翻了个面继续对着桌角子轻轻敲打,直到它其他五个面都一样,我才把它给翻了个个。当其他五面都好了之后这个色子也就完成一大半了,我又问老师借了一个专门雕刻陶土的一个长条状椭圆形,一头较粗,渐渐变细,似锥形,我握起,用那个较粗的一面对着我的色子戳了一个洞,在另外一个地方出了两个洞,虽说洞的大小不一样,可还是比较工整的。
不一会儿,我的大色子就完成了。
看着自己亲手的劳动结果,有种喜悦感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