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一生精力完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
法布尔用另类的眼光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昆虫,还使我知道了昆虫世界中的许多奥秘。比如: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郎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法布尔笔下的昆虫是可爱的,是有感情的,它们是大自然的生灵。《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会像婴儿般哭闹。还有最慈爱的母亲——迷宫蛛和最好的父亲——西西弗。
当然,昆虫世界中也存在着弱肉强食。狼蛛用自己的毒牙打在猎物的头部,然后露出满意又快乐的神情,那些倒霉的蝗虫蜻蜓和其他许多昆虫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做了它的盘中美餐。还有凶残的步甲,无论它的敌手身材魁梧,还是蛮力猛劲,都吓不住它,它肆无忌惮咬住敌人的颈部,让对方动弹不得,直到没有气息为止,然后搜索它的肚腹,开始大吃特吃。外表文质彬彬的萤火虫,它对待猎物也很毒辣,它先用翅膀上的毒钩麻醉猎物,等猎物没有知觉时,再撕咬猎物。
我也从《昆虫记》中体会到了法布尔那种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有一次,他对一篇昆虫论文的结论有所怀疑,他就翻山越岭,寻找这种昆虫;他为了捕捉螳螂,被它的大刀划伤,他也不放弃;还有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无数次登上海拔1912米的“望多山”采集标本。
《昆虫记》让我了解了昆虫的世界,使我大开眼界,但我更佩服法布尔探索大自然而付出的精神和他那种百折不挠的毅力!
【篇二:《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鲁迅曾说,这本书“读起来有趣,也很有益”。确实不错。本书中有对昆虫生活习性的介绍,还有作者的一些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十分可贵。
这本书是法布尔耗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他对昆虫的喜爱则可见一斑。尤其是他对圣甲虫、食粪虫与粪金龟之类的昆虫的描写,让人读来觉其十分可爱。圣甲虫就是典型的例子。作者将圣甲虫比作面包师,将其制作的粪球说成“梨形粪球”,它工作的地方是“车间”,生动有趣。在作者对其的描写中,更表现出圣甲虫工作的一丝不苟。圣甲虫这个“雕塑家”用它的爪子把“梨形粪球”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拍压实,用几根纤维竖立在“梨颈”处,作为卵室的塞子。它还利用其结构松散的特点,不让胚胎受到压力,使空气更加流通,保护虫卵。纵观整个过程,从收集材料,到制作完工,圣甲虫这个“面包师”一直都干得出色。其制作的“面包”,作者写道,它具有“几何形完美”,“精致漂亮”。是啊,这样一位出色的“面包师”,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母亲,这样一位勤劳的清洁工,谁能不喜欢它呢?这样娇小的身躯里,竟蕴含了这样大的能量,令人惊叹。而粪金龟则丝毫不逊色于它:作者说它是“热情似火的掩埋工”,它对公共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与粪便打交道的虫子,个个都无私奉献,仿佛挣脱了食物链的残酷无情,是我们人类忠实的朋友,更是自然的骄傲。
这本书也描写了其它如蝉、螳螂、蚱蜢、隧蜂等昆虫,都很有趣。《昆虫记》让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从未想到,那些我看到就顿觉反胃的昆虫竟也有许多奥秘。而法布尔在观察昆虫时,常常要等待很久,尤其他在观察蝎子时,一次他竟等了足足二十四小时!而在他做某些实验时,例如探究菜豆象的生活习性,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幼虫一次又一次地死去,但他终究没有放弃,终于得知:“它需要老的、硬的、掉在地上像石头子儿似的嘣嘣响的豆子。”这是多宝贵的经验啊!还例如他在探究大孔雀蝶时,做了一种又一种假设与一场又一场实验,才发现了其活动规律。他是完全在凭借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昆虫记》。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应该学习法布尔这种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意志坚定、富有耐心的精神呢?又何尝不应该为理想而奋斗呢?法布尔用努力谱写出一个精彩的昆虫世界,我们则要用努力谱写出一个精彩的大美人生!
昆虫世界,令人惊叹;高尚精神,我们应当拥有!
【篇三:《昆虫记》读后感】
前几天,我读了法国著名得昆虫学家法布尔花费了大概将近20年时间写成的《昆虫记》,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一天之内我反复读了2、3遍。
法布尔用浅显易懂得故事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奇特、有趣得昆虫世界,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为什么螳螂要吃丈夫得身体,因为螳螂要补充营养生孩子,螳螂虽然身体娇小,可是它却是昆虫世界里武艺高强得侠客!我还知道了蜣螂是怎样滚粪球的;蝉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由此我想到法布尔应该是一位仔细观察,刻苦钻研,有惊人耐心的人。
与他相比我真是差远了,一次考试,我这个人小马虎,竟然把玫瑰的“瑰”,写成了贵族的贵。特别是二年级第1学期,因为一次马虎,害得为我们班级托了后腿,以后在学上在生活上,向昆虫学家法布尔学习,做一个仔细观察,有惊人耐心的人。
啊!读了《昆虫记》我懂得了只有仔细观察,惊人耐心,刻苦钻研的人,就会得到好结果。
【篇四:昆虫记读后感】
怀着激动心情,翻开了手头上这本有些泛黄的书,这是父亲年轻时最爱看的书之一。这本书叫做《昆虫记》。它是由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记载了100多种昆虫。据说为了研究昆虫,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买了一幢老宅子,他给它起了个雅号——荒石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法布尔穿着缝缝补补的满是泥土的麻衣大褂,用杵镐挖铲平翻,终于将荒石园变成了一座虫虫乐园。他把多年来的劳动成果汇聚在一起,于1907年,《昆虫记》问世。这样一部巨作,怎能不让世界为之轰动呢?
法布尔正是以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向我们展示出如此宏篇巨作。作者在书中也不仅仅是无趣的科学报道,而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调表达出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渴望发现更多关于大自然的奥秘。读书时,我脑中总是浮想联翩:想那神秘的大自然,想那一幅幅昆虫的图画,想那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昆虫。那未化茧为蝶的毛毛虫,那为了儿女忍痛吃下自己丈夫的螳螂……回想,我们人不也是这样吗?
在这部书中,令我最感动的是螳螂那一篇。恋爱中的螳螂情侣,在雨露的清晨,在夕阳西下互相偎依,手牵手得诉说爱情的秘密。可是它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天新郎在众昆虫的祝福下步入了婚房。数月过后,雌螳螂怀孕了,雄螳螂并没有因此开心,反倒愁眉苦脸的。原因是雌螳螂的营养跟不上,必须补充大量的营养,而雄螳螂也诸事不顺,他不仅自己营养跟不上,更别说妻子了。此时的他有两个选择,一是逃走,二是牺牲自己。一个礼拜过后,昆虫们发现雄螳螂不见了,在它们的追问下,雌螳螂道出了秘密:雄螳螂为了妻子和他的孩子,英勇的慷慨牺牲,也就是变成了雌螳螂的营养补给。为了孩子,螳螂夫妻都选择了最痛心的选择。回想起来,我的父母也为我牺牲了他们的青春,牺牲了风华正茂。作为子女难道我们只要默默享受吗?不,我们应该用爱去呵护他们,力所能及地做家务回报他们。
我仿佛置身于法布尔写的文章里,一个个一闪而过的画面汇聚成一一个很真实的故事。我喜欢这部书,喜欢这部书的幽默,喜欢在读书时沉浸在想象中。不要因为一只虫子而感到害怕,即使它们是个微小的生命,你却不曾得知它们拥有怎样的内心世界,所以,让我们翻开那本《昆虫记》,感受昆虫的美好世界吧。
【篇五:勤劳的蜜蜂】
“蜜蜂”这种动物在花丛中非常常见,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常见吗?
没错,因为他们正在采蜜,蜜蜂每天一大早就起来采蜜了,经常,他们的努力都会被养殖场的人拿走一半,当时我就想:蜜蜂啊,你别采蜜了,不然养殖场的人又会把你们的努力拿走一大半。
直到那天我才明白,那天我们一家人和几个叔叔和一个哥哥一起到南岳衡山去,在上山的路上我一我们一直走近路,可是那些近路逗我们玩儿一样,走了一条还有一条终于在半山腰上我爆发了。
因为还有几公里要走,可是还要等着看日出呢,可是已经一点多了我问爸爸可不可以坐车上去?爸爸说不可以,接着他又给我打了几个比方。既然蜜蜂可以坚持,你也要坚持。到那里是我才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最后我们爬上去了,还拍了美丽的日出。
法布尔用蜜蜂做了一次试验试验蜜蜂会不会迷路?没想到他们根本没迷路。而且我还查了一下资料,假设蜜源离丰巢的平均距离是1。5km,那么蜜蜂差不多要飞45万公里才能酿制1干克蜂蜜,你要知道地球赤道周长才4万公里,也就是说蜜蜂每酿制1千克蜂蜜飞行的距离差不多绕地球飞行11圈。
啊,蜜蜂真勤快呀,我爱蜜蜂。
【篇六:我读书,我快乐】
暑假,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去阅读法布尔写的一部世界名著——《昆虫记》。法布尔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他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他根据自己近40年的仔细观察和悉心研究所得,又花了30年才写成了《昆虫记》这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尔用了这么长时间才把《昆虫记》写出来,真是太不容易了,要是我,绝对坚持不下来的。平时我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所以,我非常佩服法布尔。
《昆虫记》这本书写得很好,我很喜欢它。它向我们详细讲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甲虫、蟋蟀、蝉、苍蝇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其中,有一篇文章让我知道了绿头蝇原来是大自然的环卫工人呢!因为只要有什么东西腐烂了,绿头蝇总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每次看到这种情景我都想呕吐。但我们都错了,绿头蝇冲上去是为了把腐烂的东西给清理掉,看来,是我们误解他了呀!自从我看了这篇文章,我就开始保护绿头蝇,不让它们受到伤害,它们可是大自然勤勤恳恳的“环卫工人”呀!
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和学习中,我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地记述观察所得到的试试,即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