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乱世中的那一抹芳华】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貌春松。
——曹植
她,是三国战乱时期中的一抹亮丽。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宓的芳名,在当时可是家喻户晓。作为袁熙之妻的她,在袁绍战败后被遗弃在故居中,被在院中搜查的曹操发现,虽然当时满面灰尘,头发散乱,却仍给士兵们留下了惊艳的印象。曹操当时也愣住了,连连感叹甄宓的美貌。曹操并未杀她,许是她的容貌使曹操心生怜惜,但我相信,一定是她那“三求不为己”的从容无畏震撼了曹操,当时如此有气节的女子并不多见。随后,她因曹植的才情对他心生欣赏,两人经历的相似、心志的相投使得他们在这个战乱的时代惺惺相惜。可造化弄人,她被许配给了后来当上储君的曹丕,但她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满。对经历过背叛、抛弃、洗劫和死亡的甄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保全生命。
曹丕和甄宓相敬如宾,曹丕对她有爱慕之情,可她却冷淡不回应。她抚琴、吟诗作赋、读曹植的诗。她在宫中的日子很寂寞,但她却活的清闲自在。宫中勾心斗角的日子果然不适合她,宫里的妃嫔,自恃出身高贵,见她少言寡语,便有事无事找她麻烦,她也不恼。
有了曹叡之后,她便用心培养她的孩子——宫中的嫡长子。曹叡日渐长大,也十分体恤母亲。但因为曹植和她不太一般的关系使曹丕起了疑心,曹丕对她一天比一天不信任,随后,甄宓被郭照陷害,她自知与俗世不合,没有理会任何曹丕的挽留,毅然决然地饮了鸠酒。临死之前,她托孤于司马懿,要求他扶持曹叡当上太子。这份做母亲的爱子之心被包裹在她坚硬的外壳之下,细腻柔软。
我和曹公子都清清白白,若陛下不信,我便以死证明。大殿诀别之日,她这样对曹丕说。她的背影清瘦坚绝,不留有任何余地。甄宓宁可选择死也不愿被人怀疑,不愿背着不信任度过余生,她清高,她有才情,她就像一朵冰山上的雪莲花,冰冷自洁,让人不敢轻易靠近。只是可怜了甄宓,生错了时代,偏偏身处三国乱世,在战争中颠沛流离,最终也不过被当作挑拨曹氏二兄弟的棋子罢了。
那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女子,清冷孤傲的甄夫人,就是那乱世里的一抹芳华。
【篇二:千古魂韵诗中藏】
叹,渺渺红尘路;遁,隐陷浮华世;伴,古佛青灯殿……敛尽众生万象,悟得三千沧桑繁华。
你是李商隐手下被轻轻抚过的相思弦,你是李白身在沉香亭北倚靠的朱栏,你是寂寞的梧桐在清冷的庭苑中陪伴的颓丧君王,你是红烛落下的泪,你是榻前一片被遗落的霜辉,你辗转于红尘俗世,只为寻找与你契合的一颗颗心,然而,你终究伴着这一颗颗心隐匿在史诗深处,再无迹可寻。
冬寒凄凄催花残,遥遥望民间,一夜恍如隔世墙,容颜情几堪。你化作一曲锦瑟,去往偏远的囚牢。半生朝花梦里,转眼便得白头。浮华匆匆,你躲进了无心的红烛内,替那孤苦的人流出他心中的泪,日复一日,垂泪天明。你附身于那张古瑟,深夜中陪他奏出一首首相思曲,你为解他愁思,不顾疲倦,化作青鸾鸟连夜飞往远方的他的妻子的居处,替他诉说那无尽的绻思。你伴他畅言欢语,伴他黯然神伤,等他归去之时你又匆匆离去,寻找他方知音。
平生有尽明,笑忘江湖中。你化作黄河之水,不经意间流进那谪仙的心中。你为他迈入朱红色的宫墙,同样为他,敛尽光华,隐入绿林山野。你变作雍容华贵的牡丹陪着他在那鲜有人问津的沉香亭细数无人可知的三千愁思。你将自己的骨血融入那醉人的美酒。抚慰他独自伤愁时的心,快意江湖,鲜衣怒马,你化作清风,无时无刻地陪着他,你永远沉默地替他拾起无人能懂的落寞,替他在醉酒之后披上已褪色的红绡。伴他醉一曲离歌,你又隐于尘世。
跨越朝代的更换,被寂寞的梧桐困守,他成为了一只被囚禁的金丝雀。你化身明月的幻影,围绕在寂寞孤凄的他的身旁。片片梧桐落叶是你替他流下的泪,秋季凉薄的风是你对他无言的安抚,看见他在西楼落泪,看见他倚在栏杆旁,看见他坐在窗棂前,你在云宣之上呐喊,喊出这个世界对他的不公,喊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绝望。终至那日,你看他饮下那杯鸠酒,你再无支撑之力,彻底破碎在那抹鲜红之中。
随遇而安的,放荡潇洒的,沉郁悲婉的,千百年来无数颗诗心以心头血养育你,你不断死去,又不断重生。
你是万千诗人的灵魂,你是不朽诗册的灵魂。诗韵之魂!若诗心不灭,则诗魂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