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乱世中的那一抹芳华】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貌春松。
——曹植
她,是三国战乱时期中的一抹亮丽。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宓的芳名,在当时可是家喻户晓。作为袁熙之妻的她,在袁绍战败后被遗弃在故居中,被在院中搜查的曹操发现,虽然当时满面灰尘,头发散乱,却仍给士兵们留下了惊艳的印象。曹操当时也愣住了,连连感叹甄宓的美貌。曹操并未杀她,许是她的容貌使曹操心生怜惜,但我相信,一定是她那“三求不为己”的从容无畏震撼了曹操,当时如此有气节的女子并不多见。随后,她因曹植的才情对他心生欣赏,两人经历的相似、心志的相投使得他们在这个战乱的时代惺惺相惜。可造化弄人,她被许配给了后来当上储君的曹丕,但她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满。对经历过背叛、抛弃、洗劫和死亡的甄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保全生命。
曹丕和甄宓相敬如宾,曹丕对她有爱慕之情,可她却冷淡不回应。她抚琴、吟诗作赋、读曹植的诗。她在宫中的日子很寂寞,但她却活的清闲自在。宫中勾心斗角的日子果然不适合她,宫里的妃嫔,自恃出身高贵,见她少言寡语,便有事无事找她麻烦,她也不恼。
有了曹叡之后,她便用心培养她的孩子——宫中的嫡长子。曹叡日渐长大,也十分体恤母亲。但因为曹植和她不太一般的关系使曹丕起了疑心,曹丕对她一天比一天不信任,随后,甄宓被郭照陷害,她自知与俗世不合,没有理会任何曹丕的挽留,毅然决然地饮了鸠酒。临死之前,她托孤于司马懿,要求他扶持曹叡当上太子。这份做母亲的爱子之心被包裹在她坚硬的外壳之下,细腻柔软。
我和曹公子都清清白白,若陛下不信,我便以死证明。大殿诀别之日,她这样对曹丕说。她的背影清瘦坚绝,不留有任何余地。甄宓宁可选择死也不愿被人怀疑,不愿背着不信任度过余生,她清高,她有才情,她就像一朵冰山上的雪莲花,冰冷自洁,让人不敢轻易靠近。只是可怜了甄宓,生错了时代,偏偏身处三国乱世,在战争中颠沛流离,最终也不过被当作挑拨曹氏二兄弟的棋子罢了。
那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女子,清冷孤傲的甄夫人,就是那乱世里的一抹芳华。
【篇二: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孩提时提到一糖的喜悦;是学生时代考了满分而得到父母奖励的感受;是成家后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生活;是到老后,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欢乐。”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在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幸福,使人快乐的境遇和生活。”其实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是失散多年后重逢的喜悦,是游子漂泊归来后的轻松,是夫妻间互相关心的感受,是大家庭团聚时的温暖。
上周,某市的三位男子,本应在一起团聚,让父母感受幸福,却因为争抢父母房子的归属的事,将自己的老父亲逼得跳楼自杀了,本应幸福和谐的一家却被这一套房子而弄得家破人亡,且兄弟间反目成仇,他们不仅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且事后也会陷入悲痛之中,且后悔自己犯的过失,且永远也享受不到父亲的爱了。
幸福,是蒸蒸日上的生活。自从前几年国家免收了农业税和义务教育的学费和书本费。人们的笑容增多了,也笑得更灿烂了,尤其近几年的保障性住房,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
其实,幸福也来源于我们生活。比如父母的关心,亲戚朋友们的相亲相爱。无一处不体现出幸福,就拿我家周围来说吧,几乎每家都会有亲戚关系,有的人家老死不相往来,就连有的人家,自己的妈妈过七十岁,也不请舅舅吃个饭。我认为人们不管怎样都应该给别人幸福,就连陌生人给他一点帮助,别人也会感到幸福。
幸福不仅这一代需要有,下一代也需要幸福的传递。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发的快,很多亲友之间已经不来往了,甚至嫡亲的都很难来往,而且如今大多数都是商品房,可能对门的几年都不会认识,甚至一辈子都说不清楼里住着哪些人。例如,对门的忘了带钥匙,自己刚好下班回家,看到了这一情景,如今多数人连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进自己家了,更不用说什么将别人请进家里嘘寒问暖什么的了。这样长期下去人会渐渐失去感情,人际关系变得冷漠。现在更有甚者自己回家都不和父母打招呼,甚至一天都不和父母说话。长此以往,父母也会不高兴,而自己也不会得到幸福,从而也不会传给下一代,可能“幸福”也将会随着人性的淡漠而“灭绝”吧!
幸福,对于困境中的人来说,一双援助之手就会让他感受到莫大的帮助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