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风景】
这儿是熟悉的街巷,却没有了杂碎的小路,这是寒冬,却感觉不到风霜带来的战栗,即使面对纷飞诗意的雪花,我也一脸茫然,我在瞬间只会想着那微光般的感动,无以言喻……
那是个寒冬,时光正被我无情地挥洒,指间仿佛不是一道道枯燥的应用,而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现在这泓如静泉的时光,我多想让它澎湃起来,哪怕是泛起一丝微波。
“哗哗……”一种突如其来的声音在静谧的氛围颇有节奏地响着,由远及近。我习惯性地走出家门,呵,原来外面一直飘着白茫茫的一片啊。它们一直轻盈地飘着,那般洁白神圣,如同不受世俗羁绊的仙子。我打着哆嗦,那隐约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地上的雪,风卷残云般消失了,只有紧密的小脚印。我的脑子里打满问号,谁会留在这么冷的天气?
终于,一个佝偻的身体轮廓映入我眼帘,也许是出于一种有意或无意的行动,也许是个不起眼的清洁工,在重压之下艰难行走操劳一生。也许那脸遍布着无奈,或是冷峻,也许那皮肤分辨不出任何颜色了,如同一张陈旧的纸,就是那么平凡的一个人,一个背负者。
老人可能注意到了我的存在,他渐渐停止了扫地,抬起裂成地图般的脸,我的记忆从来没有一个人如此仔细慈祥地端详着我,自言自语道“明天学生要上学,要早点扫出路才好”。说完,老人仰起了头,任风雪给他饱经风霜的脸添上新的印记,他身后已堆积了小山那么高的雪了。一条扫好的小路弯弯曲曲一直绵延到学校,老人翘起脚尖,小心翼翼,艰难地移出扫好的水泥地,生怕玷污了这一片“净土”,竹筐还是重重地压着。我的目光却始终看着这波澜不惊的脸上,如同被投入千斤石块,惊讶却一句话都不敢说。哦,先前小小的脚印原来是这样留下的,我此刻脑里布满了老人蹒跚、摇摆的步履。老人渐渐走远,天气也越来越冷,没人想在此驻足,我却直立在刺骨严寒中,看着这眼前的如恒河之沙般渺小的人儿。
我抿紧着嘴唇,心里一直咕哝着对他的感谢,那对他的敬重与谢意明明在心底生了根,我却始终没能说出口。
时光荏苒,这里已再无那背着竹筐的老人,我望着小巷的尽头,小时未灭的心灵的触动在澄澈的蓝天下闪动。如果飞雪能送去我迟来的谢意,那便是让所有人回首小巷时都会莞尔一笑的风景。
【篇二:立身坦荡】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小人喜欢掩饰内心,贪图利益,又颇爱疑异他人,因而多半思虑过重,纠缠于利益得失,而君子坦荡光风霁月,光风霁月,才有内必的安定平和。
坦诚,方能如同君子般,安定平和,光风霁月。
坦诚,是言行守一的坚定。
“君子可欺之以方”。当曾子叹着“得莫所哉”。欺瞒者的窃喜让人愤怒也让人可悲。午夜梦回,他是否会因那也汗未处理好的鱼骨辗转反侧?他是否儒因可被破的荒言寝食难安?”撒一个谎,要撒无数的谎来圆谎。”不坦诚的人,谎言如同蛋一般,直至压弯背负者的腰,随时给予他无限的痛苦。坦诚是言行守一的坚定,经提起时间的拷问,经得起现实的磨砺,在红生苍黄翻覆中。唯以坦诚得以内心永恒的平和无惧。
坦诚,是问心无愧的自在。
我曾疑惑过,是否真的会自罪人在完全可以瞒过的情况下自首。呼和案的风波来自直犯的寻得,然而到底是个巧合,十三年陈旧的案件,他少说一个亦无关紧要,然而隐瞒的东西并不会就此消失,真相也许会在某一天突然揭开,那些遮掩都压在人心上,日日夜夜呼吸可闻。听说犯人招供,要么咬紧牙关,要说更竹筒倒立于一股脑全说了。我猜想,当那些灰暗的事全部暴雷在阳光下时,他们的内心大约是有久违的平静;等到赎完罪,以其重复坦诚的心,感受自在安定。
坦诚,是无须犹疑的轻盈。
马德写过一篇叫做《一转身》的文章,人的一转身,便是红泥火炉至迷失了自己,去还怀疑别人的层层面具下是笑是哭,李娜是中国至今最优秀人的成绩,更有她坦荡的喜怒,从抢白记者到炮轰体制,她从未犹疑。正是因为其坦荡随心,才能在各色褒贬中,宠不惊,自在轻盈,最终收获梦想的成功。
做一个坦荡的人,言行守一方能问心无愧由是无需犹疑。
“上善若水”水之清澈,坦荡于人世间,做一个坦荡的人,清澈如水,屹然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