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无言的爱,陪伴我成长】
亲情是一杯奶茶,在寒冷的冬天给我们送上一份温暖:亲情是一片浓浓的绿阴,在炎热的夏天送上一丝清凉的祝福;亲情是秋收后的果实,在寂寥的秋天送上秋收的喜悦。我的人生因为有了姥姥的陪伴,更添了一份无暖暖的呵护。
童年时,父母因工作忙,我便一直住在姥姥家,姥姥变成了我儿时的玩伴,每天都围着我转,怕我磕着碰着,在那条乡间的小路上,一老一少,手挽着手,不知度过了多少美好的时光。
时光流逝,姥姥不再年轻,腿脚不再利索了,干活也有气无力的,白头发似乎再也不能隐藏,都一点一点的露了出来,但姥姥对我的爱,却一丝一毫都没有减少,似乎不管发生什么,这份真情是永不褪色的,可我因为功课忙,与姥姥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甚至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次面,姥姥那份关爱,在我记忆中也慢慢淡化了,我也不再怀念姥姥,似乎我们之间有了一层隔膜。
一次学校上美术手工课,老师让回家准备棉花和破布,可是现在的家庭里那会有这些琐碎的东西,明天就要用,想到姥姥家可能有这些东西,就拨通了那已经好久没拨的电话,“喂……”电话那头传来的依旧是姥姥那慈爱的声音,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不知怎的心头微微一颤。“姥姥”,我半天终于开了口,姥姥一听是我,立刻十分激动,亲切的呼唤我的名字,我跟她说了我需要的东西,他二话没说,只是一直重复着,“今晚我就给你送去”。天色已晚,外面还飘着鹅毛大雪,姥姥家离这并不是很近,需要打车来,望着窗外突然想起了同年始于姥姥一起生活的日子,这么晚了,姥姥应该不会再来了……我心想着,“笃笃笃”想起了一阵敲门声,我赶紧跑去开门,看着门外雪人般的姥姥,脸已经冻得通红,粗糙的手中拿着一个白所料袋,里面装着棉花和几块小时候给我做棉袄用的剩布,姥姥面带笑意的望着我,用颤抖的声音叫了我一声,不知眼泪从哪里冒出来,心头一阵酸痛。我上前抱住她,亲切的叫了一声“姥姥”。姥姥抚摩着我的头,那双手虽然粗糙,却依然是那么温柔……
那一刻,我体会到了真情的力量,我体会到了亲情的美好,童年已离我远去,可是姥姥却独守这对我的那份爱,时时刻刻都温暖着我的人生。姥姥,我永远爱你。
无言的爱,让我感受带真正的温暖。
【篇二:那道身影进入了我的视线】
心中对残疾人一直存在偏见,觉得我见过的残疾人大多颓废无用,直至那一次的遇见,那一道身影……
漫长的暑假,除了完成必做的作业,就是与同学无休止的厮混。那日,我从同学家返回。烈日当空,我汗如雨下,一心只往家中赶。
途径银行旁边的小超市,想要买瓶水。就在这时,从远处来一人,走路的姿势很是奇怪,便好奇地多打量了他:残疾人!而且很年轻,看样子才三十出头吧。
他是拄着两根拐杖,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着。哎,这么年轻就残了,真是可怜!
他渐渐走近,目光炯炯,走到门口时,拐杖意外滑了一下,我下意识地往旁边靠了靠。他转过头来,向我点头笑了一下。那笑是灿烂的,与他的腿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残疾的腿于他没有任何影响。不由地,目光便追随上那位残疾人叔叔。
他走进去,在超市老板的帮助下,从货架上取下几瓶水。用双臂牢牢夹住拐杖,支撑着付了款,手上抓着些废报纸,口里叼着个塑造料袋,把水装进去。
看样子重量不轻,他每挪一步他都会摇晃几下,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他就这样一步一步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仿佛不知疲倦——尽管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身上的T恤已经紧紧与皮肤贴在一起。
他终于走出超市门,来到街边停靠的三轮车,他把抓出的废纸与塑造料袋扔到车上,又笑着和开三轮车的那个人说了些什么。这时我才发现开三轮车的那个人也是残疾人,裤腿下半截空空如也。
突然,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敲击了一下:那笑似乎比天上的太阳还耀眼,照进我的内心深处
【篇三:一次刺激的体验】
今天是4月8日,是我们四年级去劳动基地的日子
我一大早起床,吃完早饭准时到校。花了十几分钟才到小劳务基地。这个地方是我们都想去并且熟悉的。
这次我们的任务是发出地震警报。首先,老师让我们从料袋里拿出一些小木棍,说:“同学们看到这些木棍分成8根15厘米的,一根6厘米的。切记要准确,不能超过一两毫米。”我以为只是锯木头。太简单了。只是不要太穷。所以我测量的时候只标注了15cm左右。锯完之后,我看起来很好,很整齐。
下午吃完饭,我们装了电线。终于完成了。检查的时候老师只看了外观,给了我一个“优秀”的评价。我也沾沾自喜,觉得就算不衡量我也很优秀,技术也比你高很多。我满心欢喜。安装电池后,报警灯亮,蜂鸣器响。很奇怪,时间长了,为什么还报警?直到我检查出我锯了一块木头,我才知道。警铃老是碰铜线,装电池。铜线一直在传输电,所以警报不会停止。
这一刻我有些后悔。我没听老师的,老师的.话总是故意原封不动的。
其实认真是个好习惯,养成这样的习惯的结果会受益匪浅。我没有这样的习惯。我一直在想,但是最小的差别还不如做的彻底认真准确,最后还得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