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柱子相关作文

【篇一:游北京】

寒假里,爸妈带我去北京游玩。我们去了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798、北京大学等景点。景色跟课本上讲得一模一样,而我最喜欢的是八达岭长城和天坛公园。

我们到达八达岭长城脚下,一下车寒风凛冽,地上到处积满了厚厚的雪,我迫不及待的玩起了雪。我们先坐滑车到北四楼,然后自己攀登,轻松了不少。爸爸告诉我:”当年毛主席就登过这段长城,当他登上海拔888米最高处时说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话。”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登上了最高点,回头一眼望去,蓝蓝的天,白皑皑的山,长城沿着一座座山峰通向远处一眼望不到边,像一条银色的巨龙,非常壮观。

在天坛公园,我见识到了北京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他们在长廊下,晒着阳光,有的在下棋打牌,有的在踢毽子;还有的在打球,我们还买了一副带回宁波;有的在大合唱,歌唱祖国;还有的穿着奇装异服在跳民族舞,我以前从来没见过,有的在唱京剧等等。北京老年人的生活好丰富啊!我们还看了天坛最有名的建筑物:祈年殿。里面有又大又圆,非常高的红柱子,显得非常威武。还有回音壁,外面围着一道圆圆的灰墙,站在中间用自己的手拍一下,就有噗噗的回声,好玩。爸爸告诉我,天坛里的古树绝大多数都有几百年了,每行每列都是9的倍数种植的,代表古代皇权的象征。北京古建筑的含义太丰富了,等我长大了再去北京好好欣赏欣赏。

【篇二:年味悠长】

小院竹篱,风花雪月。

岁末,终于不忍奶奶的絮叨,卸下一身风尘,回家。

“爆竹声中一岁除”,经过长途的颠簸,我来到了那个心心念念的地方——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田野中不知名的野草忘情地舞动,连稻草人的身上都贴着个明艳的福字,真是喜气洋洋。

我与爸爸走在鞭炮屑铺成的“红毯”上,打量着这熟悉的故里,一切还是最初的模样。奶奶位于村口喂羊,爷爷于厅堂独自一人饮酒,七大姑八大姨位于巷口闲聊琐事。

家里用的还是那种老式的木门,推时伴随吱呀吱呀的呻吟。

爸爸皱了皱眉:“老头子,和你说了多少遍把门换了、把门换了就是不听,到时是家里进了贼,连哭都来不及。”

“臭小子,别把城里那套带到乡下来,就算大门大敞着也啥事没有。”爷爷咂了口酒,不慢不紧地回答。

我与奶奶听着他父子俩的对话,乐得偷笑。

我拿着崭新的透明胶充满干劲地正准备贴春联,爷爷却端来了一碗浑浊的米色液体,他麻利地拿出一叠红纸,齐刷刷地拿出文房四宝,戴上那老学究的眼镜,大笔一挥:合家欢乐财源进,内外平安好运来。依旧如当年的意气风发。他用刷子蘸着浆糊涂满了红纸的背面,踮起脚把他们慢慢抚平贴到红柱子上。

“恭喜恭喜”,互道祝福的声音充盈了整个房屋。在这些人中,村民数量总是多于亲戚。浓重的乡音在年味的包围下擦出了各色火花。这个人作揖,那个人拱手,塞你一包瓜子,给我一堆喜糖,笑容满溢眼底。

一排排的腊肉鱼干晾在院子里,趁着阳光潋滟之日。灶台里的木柴烧得噼啪响,蒸笼里的馒头香味四溢,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巷子里的灯笼亮起来了,土烟花放起来了,红烛点起来了。奶奶生好炉火,大家一起喝茶守岁,足够抵挡一夜的风寒。直到困意终于袭来,我才入睡,而爸爸坚守到了黎明,放响正月初一的第一鸣炮仗。

清晨,我坐于雕花窗下,听鞭声,看秧歌。城市的繁华终不及乡野。原以为岁月斗转星移,故乡却只老去了那么一点点。

岁月静好,年味悠长。

【篇三:莲湖公园璀璨的明珠】

莲湖公园是玉泉山脚下的一个公园,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那里景色宜人,有许许多多来来往往的游客,是个美丽、热闹的地方。

星期六,妈妈带我去莲湖公园游玩。我们从玉泉山大桥右拐,就看见前方有个又大又粗的红柱子,上面刻着四个大字———莲湖公园。柱子上还有着一株株“爬山虎”,仔细一瞧,它们正奋力向上“爬”呢!看看,这是不是很有趣?接着我们走过一条条平坦的小路,来到了莲湖公园。

来到莲湖公园,第一个扑入眼帘的是那犹如绿宝石般透亮的湖水。莲湖的湖水碧绿碧绿的,就像一条青绿色的腰带,把莲湖打扮得更加美丽了!湖面又平又静,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在阳光地照射下,湖水波光粼粼,十分耀眼!一阵微风吹过,清清的湖水泛起条条波纹,在这波纹中,呈现出一个金灿灿的太阳。往湖里定睛一看:许多小鱼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可好看了!鱼儿们的形状千奇百怪,色彩多样:有的全身布满彩色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樱;还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的时候飘飘摇摇,样子可滑稽了!

莲湖两岸长着几棵美丽的柳树,柳树姑娘们扭扭身子,仿佛在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身影。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朵朵鲜花,红的、白的、紫的、淡黄的……五颜六色,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横跨在湖面上的桥:这座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桥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小桥洞,葱远处极目远眺,桥的身影倒映在水中,看,真像一个人的一张脸。桥上有着像花苞一样的雕塑,美极了!

每当夜幕降临,莲湖公园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在条条小路上,有来来往往的游客,拿着摄像机的摄影师……在这个时候,莲湖公园变得十分热闹!

我爱你———家乡的莲湖公园!一颗璀璨的明珠!

【篇四:小公园】

姥姥家所在的社区里,有一座美丽的小公园,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小公园的最东面有一行排列整齐的大理石圆球,这就算是公园的正门了。

进了公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有很多小朋友围着大石头爬上爬下,玩得不亦乐乎。沿着小路往前走,路边有五棵大柳树。它们枝叶茂盛,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树干非常粗壮,两个人手拉手拉手才能围过来。每棵柳树周围都有一圈长椅,人们坐在长椅上乘凉、聊天,非常惬意。

小路的另一侧是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小广场。广场的地面是由六边形的大理石地砖铺成的,宽阔平整。广场四周有一圈方形的石头,可供人们坐着休息。这个小广场在晚上最热闹了:老人在这里跳广场舞,孩子们在这里嬉戏,广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广场的北面是一座高大的亭子。大亭子一共有两层,由24根粗壮的红柱子支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亭子内部的横槛上,画着五彩缤纷的图画,几十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公园的北侧种植着各种各样的鲜花和树木,一条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蜿蜒在争奇斗艳的花丛间。很多人在石子路上散步,鸟儿在枝头鸣唱,花香沁人心脾,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卷啊!

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小公园!

【篇五:描写凉亭的作文】

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凉亭,我经常到那里去玩。

凉亭上面,金黄色的瓦整齐地排列着,粗壮的红柱子把整个凉亭支撑起来,满满的古风韵味。远远望去,凉亭像一把与众不同的大伞,直直地立在那里。用手摸一摸,平整而光滑,比妈妈的镜子摸起来还要舒服。凉亭的周围种满了花草树木,所以,这里空气总是很清新,时不时还会传来花朵的香味。

虽然凉亭很美,但时间久了也会褪色,四根红柱子上全是小孩子在上面乱涂乱画留下的痕记,可它忍着疼痛,仍然高高地挺立在那儿。夏天,人们在凉亭下乘凉、玩耍,它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秋天,人们在凉亭下躲雨、说笑,它冒着冰冷的秋雨,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冬天,人们在凉亭下躲雪、聊天,它努力地为人们服务。一年四季,凉亭从不放假,它忠于职守,从来都没有一丝埋怨。

凉亭多么像清洁工,从早到晚得工作,保护我们生活中的环境;凉亭多么像警察叔叔,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我们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我爱凉亭,它无私奉献、不求回抱,它的好品质像它的身躯一样,永远挺立在我心头。

【篇六:探访胡庆余堂】

暑假的骄阳太热情过火,每天持续40度高温,不过也阻挡不了我们梦想天使小队的活动热情。我们队员齐刷刷按约定时间,都准时出现在了位于河坊街的胡庆余堂。这次我们小队活动的目的是探访胡庆余堂,搜索我们城区的历史文化。

一进胡庆余堂的大厅,我们就被眼前的大柱子所吸引,一根根又圆又大的红柱子,高大地支撑着房顶,在通道的正前方,墙上挂满了胡庆余堂的历史简介、还有许多的文化介绍。正当我们看得兴致时,一股中药的特殊香味便时不时地飘入我们的鼻子,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探个究竟。于是,我们一起跑进内堂,哇!原来里面非常地宽敞,一排排中药柜整齐地摆放在四周,医生阿姨们有的在分药,有的在包药,有的在天平秤上仔细地秤药材。我们一个个弯下腰,透过玻璃小窗,看着这些长得完全不一样的中药,有的脸上也有疑问了。这么多,怎么认得过来呀?“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咦!那不是灵芝吗?原来大的灵芝真有伞一样大。”……大家又兴奋又激动,胡庆余堂真不愧是“江南药王”。

我们参观完了内堂,直接往里走然后出门便是一条长廊。这里即幽静,又凉爽,好多游客便在这儿歇歇脚。我们小队的成员也在这里聚集起来,进行我们的下一环节——包香袋。没一会儿功夫,一批五颜六色的香袋,便做好了。我感觉我的身上都有中药香味了,哈哈!我们中药是可以辟邪、驱蚊的。于是大家拿着香袋,各自去送给来这里的游客,我还把香袋送给了外国游客,大家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脸!……

这次活动,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胡庆余堂独特的传统文化,还让我们观赏到了胡庆余堂古建筑的风貌!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