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站立】
每天清晨醒来,望着窗外将明未明的天空,耳边回荡着锅铲碰撞的声响,鼻腔中弥漫着那包子迷人的香味,眼中瞥见的还有那离门不远,静静站立的母亲。
早晨起来,经过厨房,总会见到一抹熟悉的身影在晨曦中站立着。初升的太阳洒下阳光,一截一截,穿过窗楞,一块一块地铺在那个身影上,空中的浮尘,随着动作的起伏不断飞舞着。那个站立的身影既是站立也非站立,那稍微弯曲的背影,和那天天不变的站立姿势印下了那双暗暗的脚印。
脚印,这是因为母亲,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站立着。
是的,母亲在晨曦中为我做了许多年的早餐,为的是我的饮食健康。在我那隐隐约约的记忆中,母亲的早餐是从小学一直做到现在,才会如此熟练。
其实小学也是有早餐的,但与母亲的早餐比起来便十分逊色了。一个学期下来就这么几种早餐:不是蛋糕和牛奶,就是面包和牛奶,再多便是白粥与一些调味的副食。而一天一个花样的母亲当然会变得好吃,每天亲自下厨给我做早餐。
十多年了,那个印在晨曦中的,站立在那的母亲。每天早晨快速的洗漱过后,总会看见做好的早餐摆在饭桌上,有时候是面等等,而母亲去不在休息,而是静静的站立在桌旁,看着我幸福的笑容。
可是我总是让母亲歇不好,美味可口的早餐,在时间面前常常无法抓紧我的食欲,升高中后往往是吃了几口便晾到一边,因为上学担心迟到,那站立的身影又开始忙碌了。早餐被制成了便于携带型的,因此即使吃不完,也可以带来学校吃。
做了将近十年早餐的母亲,那道站立时的身影格外的深刻。
【篇二:读懂母亲】
早晨起来,经过厨房时总会见到母亲忙碌的情景:初升的太阳洒出阳光,一截一截穿过窗楞,一块块地铺在那个身影上,从下锅到翻炒,从翻炒到盛出,动作似行云流水,熟练至极。是啊!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了多少次,怎能不烂熟于心。
一份早餐中有母亲化不开的爱,在晨曦中散发热气。
但人长大了,叛逆期的我们,碰上了更年期的父母,两代人的思想有了分歧。遇上导火线自然一触即发,我常常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与母亲“拍案而起”。
记得那次期末考试前夕,看着练习本上满是红色的笔迹,像一只只蚂蚁在上面蠕动着,我猛地合上本子,把红笔掷向地面。这声响惊动了母亲,母亲轻轻推开房门,动作是那样的小,说道:“怎么了?这就想睡觉了?”“烦人,我不想学了。”“都快考试了你怎么还这个样子?”“我什么样子,我已经很努力了,你还要我怎样?”
宁静的夜变成充满硝烟的战场,我感觉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理解我的人……
半夜,烦燥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天,我失眠了。突然听到有脚步声,我只能假装闭上眼睛,隐隐约约感觉到有双手拿来被子,轻轻地盖在我身上,使我感到全身上下一阵温暖。这双手替我赶走了寒冷,给我带来一股巨大力量。我微微睁开眼,看到的竟是妈妈的面孔。我的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无意之间瞥见了妈妈的手,那十根原本纤纤的玉指,现已经越来越粗糙。泪珠顺着眼角滑落,此时的我才明白,不是母亲不理解我,而是我根本不懂母亲的一片良苦用心。
我们要感激我们的母亲,是她给了我们生命,是她让我们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她是我们的避风港,在我们灰心时给我们自信;在我们成功时陪我们一起欢乐;在我们失败时给予我们鼓励。她的付出不求一丝一毫的回报。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激她吗?拥有一颗感激之心你会发现母亲的批评也满溢拳拳之爱。唉,怪我明白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