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谁的青春不迷茫】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遥看天际,云卷云舒。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在不经意间流逝,毫无声息,无从察觉,当你回首之时,总是那么的令人猝不及防。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梦醒时分,我才悄然发现,我已不是曾经那个小小少年。如今我站在人生的花季,享受了十四五岁的大好时光。拥有着姣好的容颜,强壮的体魄,矫健身姿。
我知道这是我的青春,这属于我的天空。
可纵是就是大好青春,那又能怎样?
人生常道世事无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今的我,虽然拥有自己的花季人生,却也有诸多烦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寒窗,十年苦读,一朝便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可我们呢?埋头苦读数十载,却依旧在这求学路上奔波,披荆斩棘。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可学海无涯,岂知岸在何方?书山虽然有路,我们也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但谁又能告诉我,书山还需要步履前行多久才可登顶?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人生而就是来受苦受罪的,不然为何我们一出生什么都没学会,便学会了哭泣?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心中的一些难以言喻的小心思。试问一句,我的青春怎能不迷茫?未来我又将何去何从?
小小少年长大,他的烦恼也增加了。
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我的内心有些许抵触。
我知道,“天地君亲师”,这是万世师表,一代圣人,孔子传下的礼仪。我也知晓,一世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
老师便如同我们再是父母,不管如何,都是我们启蒙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不要误入歧途。
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面对老师的教诲,父母的唠叨,虽然心里明白,他们是为了我们好。可内心深处的抵触总是难以磨灭。
青春总是短暂且迷茫,不知不觉短短三年悄然而逝。老师的“逆耳忠言。”在如今快要离别的时刻,我却发自内心的怀念。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缘终会聚首。人与人的相逢,总是因缘而聚,缘聚缘散,缘起缘灭,惜缘即可,切莫攀缘。如今回想起往事的一幕幕,总令我泪眼婆娑。再回首,己是恍然若梦,老师的教诲,或许此后想要再次聆听,已成为一种奢望。
迷茫的青春,迷茫的我。正如同人生三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生总有经历,才知何为过眼云烟,悄然而逝的青春,正是激情似火的我们,唯独却缺了一份奋勇拼搏的热情与信仰目标,多了许多萦绕心头的迷茫与无知。
待到离别之时,方也明白。人生一世,犹如红颜枯骨,成指一挥,不过百年。
不拼不搏,人生无味。可老师教导已作古,未来仍可期。
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谁人不曾轻狂?谁人不曾迷茫?让我们铭记老师的教诲,让以后少些许遗憾。
谁的青春不迷茫?让我们迷茫的青春以后不再迷茫!
【篇二:别人家的孩子】
从我出生开始,在我周围,存在着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天,天天就知道学习,每次考试年级第一拿到手软;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她/他的学习了;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还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也是双眼皮的。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见到电脑就反感;他是队员、团员、党员、公务员,将来还可能知道地球为什么这么圆。他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顾名思义,就是别人家里的孩子。时至今日,早已引申出另一含义。别人家的孩子过于强大:从不玩乐,标准三好学生。而广大学生又只是学渣一枚,以至于整日被父母以“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又好……再看看你呢?学着点啊……”
而我认为:家长不应该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父母们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便不顾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施加了太多的压力,天天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说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差。每当孩子说让父母去当那个好孩子怎样怎样时,总少不了父母的打骂。也许那些好孩子并不完美,但他拥有你没有的优点,所以在父母的眼里,他是完美的。父母从来不会说自己的孩子好,每当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时,父母总是觉得,那个人只是在说客套话而已。因为父母总是说这样的话,所以孩子对于好孩子渐渐地产生了抵触,父母说一次这样的话,那自己的孩子对好孩子的抵触就会更深一层。
其二,大千世界,和而不同。世界上本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自然也就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设想一下,如果全世界的父母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无异,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死气沉沉与千篇一律。这样,与扼杀这个世界的未来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三,都说世界的发展需要创新,而父母所期待的不过是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可若是孩子根本就不善学习,而是擅长体育或是艺术或是创造新事物却被父母轻视甚至无视,导致孩子学习又不行,课余活动也不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跑龙套”。若是家长对孩子能够因材施教,让其发展自己的天赋,说不定下一个莫言或孙杨就会是您的子女啊。
其实,我想说的是:家长在教育立场上是否能先进一些,因材施教,努力把孩子教好,争取为国家做些应有的贡献。我们(父母)绝不看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只是自己家的孩子的良师!最后送一句话给广大学生:成就自身,他人亦胜。皆大欢喜,岂不美哉?
【篇三:我家的新鲜事】
最近,我家发生了件新鲜事,我爸居然开始和我一起背英语课文了。
这段时间,我的英语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学习起来很困难,而一直不太关心我学习的爸爸,为了我的学习,打听来了一套学习方法:背《新概念二册》,他把这个计划告诉我的时候,我非常抵触,软硬不吃,从来就不松口,直到有一次爸爸给我提出的一个条件,让我不再抵触了,“我跟你一起背”。要知道,爸爸已经40岁了,记忆大不如从前,却要跟我一起背绕口的英语,真是一大新鲜事。
学习开始了,第一天,我可谓是叫苦连天,我连语文课文记起来都很费劲,更别说英语课文了。爸爸更是如此:他左手拿着书,右手拿着笔,腿上还放着一本英汉大辞典,旁边放着手机,时不时翻看词典,拿着笔勾勾画画,做些标注,嘴里一遍遍地念着课文,听着手机里的原声,有不对的音及时改正,每背出一句来都舒心地喘一口长气,那严肃、认真的神情是我从未见过的。爸爸背课文比我还认真,每天在车上一遍遍听着手机里的原声,一回家就拉着我一遍遍回顾,晚上拉着我一起默写,还逐字逐句地检查改错,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
爸爸如此的认真是我从未想过的,我原以为他只会象征性地背一背,他却如此认真。对比我,却显得有些被动,每次都是他拉着我一起背诵,他每次背得滚瓜烂熟,我却有些敷衍,他每次勤加练习,而我却“一遍过”,他每次背诵时都一丝不苟,而我注意力却很不集中……
而到头来,背课文还不是为了我的学习吗,爸爸本来每天的工作就很繁忙,还得给我做饭,现在还得再加一项:陪我背课文。为了我的学习,他比我背得还熟练,我这样做对得起他的良苦用心吗?爸爸作为一个引导者,却那么认真、努力,这就是父爱吧,淡淡的为我付出,不求回报,温暖着我的胸膛,只为让我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篇四:第二次的感受】
有人说,第一次是美好的,与有人说第一次是快乐的。然而有谁想过第二次?对我来说如果第一次是快乐的,美妙的,那么第二次则更多的是遗憾。
暑假期间,我去了两次爸爸妈妈那里。第一次是在补课前,第二次是在补课后。第一次去的时候我非常的开心,在那里我去了很多地方,玩了很多东西,可快乐的时间毕竟很短暂,很快我就离开了呢……
第二次去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不知为什么,这次我心情不好,总是反感父母,很烦躁。他们带我去玩我也不去,让我做家务我也不做,可以这样说我几乎什么都不听他们的。而且每次我生气的时候经常不吃饭,每次他们都会来劝我,以致于我对他们很反感——我吃不吃饭是我自己的事,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在我离开那里的那天,我还是很反感他们,以致于我坐上车时都不让他们来送我。可是当车子发动的时候,我看着窗外,一股酸楚了突然涌上心头,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是一年之后才能到这里吧?也许是离别时的伤感吧?也许是……
而我到了学校才发现,我想父母!我发现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可我却不知珍惜,甚至抵触他们……
我恨我为什么那么固执,我遗憾为什么自己不尽情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我懊恼为什么自己那么愚蠢!可是一切都晚了,陪伴我的只有遗憾……
终于,我向通讯室走去,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喂?”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我忍不住哭了出来。妈妈和我说了很多,大都是一些关心和安慰我的话。
我终于明白,别人都在乎我飞得高不高,只有父母会在乎我飞得累不累。也许人就是这样,失去了才懂得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