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话相关作文

【篇一:以面具为话题的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面具,可能是冷漠脸,也可能是一幅幅笑脸。人们总是要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就算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也不会将面具掀开。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有什么心事也就只好藏在心里,挂上一个微笑的面具,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自己可以应付得了。只是在夜深人静忍不住的时候,捂着被子在床上轻轻的哭泣。月光从窗帘的缝隙中走进来,轻轻地散在床边,哭声小到几乎听不见,就这样当做没人知道好了。人也因为这样,学会了戴上面具。再怎么欺骗,最终也骗不了自己。

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为了守护与他之间的友谊,也只好戴上面具。他与你可能只是朋友,为了不让你也失去了这个距离,有时需要两张面具不停地更换。对他的感情似乎也只能让自己知道。你可以带上面具与他打招呼,却好似不可以脱下面具与他表露心声。人们也在这一刻变得虚伪,面具也因此不常摘下。这样可以逃过全部人的眼睛,可却永远也逃不出自己的心。

面对大街上的陌生人,人们总是一副冷漠的面孔,那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带面具去生活。迎面走着的几个人中,没有一个是笑着的,他们已经习惯冷漠的世界,顺其,也带上了冷漠的面具。从此人们已经成为了伪装、虚伪的人了。几乎没有人会向其他人说心底话。

面具成了人们逃避类型的一个方法,然而这方法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毕竟不是什么都是可以逃避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学习如何穿戴面具的过程吗?

【篇二: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龙应台《目送》

“目送”,简简单单的一个词,却包含了龙应台的落寞和不舍。一支笔写尽了忧愁,诉尽了衷肠,多么温润又悲凉。

我还深深地记得她笔下的那场离别:她的眼睛紧紧地跟着儿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却没有等到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看着儿子的背影被人潮淹没,被一扇门遮掩,倏忽不见,除了远远地凝望离去的背影,除了目送,她什么都做不了。龙应台心中滑过的只是浅浅低吟的落寞、难过。就像她看见父亲冰冷的身体被棺木包裹着,被推进火葬场,本触手可及的,却只留下目送。那些心底话,就随着目送着离去的人沉淀在时光里了。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读到这里,我的心好像忽然被压上了一块巨石。“不必追”,看似云淡风轻的三个字,读起来却令人感觉那么沉重,一个母亲的无奈、无措都定格在这“不必追”中了。仿佛世间的一切,不论欣喜,不论悲伤,不论忧愁,都不必追。仿佛随着背影的离去,只剩下“小路这一端”那形单影只的人独自成愁,夹杂着化不开的情意,正在努力说服自己不去追。

时光不留痕迹,青丝成为了白发。那位孤独的老人,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在大街上徘徊,抽泣,反复地碎碎念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然后独自走在寻找家的路上。我想,她所说的那个家,不是任何一个能找得到的家,而是被时间带走的再也回不去的家吧。那个家,承载了一段时光,一段回忆,但是住在家里的人再也找不到了。人生有时只能是一场独角戏,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一个人慢慢地走。

《目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亲情的思考,更是对人生的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否随着时间而慢慢变淡,到最后随着时光消散?只剩下那颗心在风雨中飘荡,经过洗礼,更加纯净,晶莹,美丽。而亘古不变的,是心中的信仰。

多回头看看那个站在你身后的人,多回头看看那个目送你离开的人,你会发现,那个人才是你一生的信仰。

《目送》的书香撩拨于心间,薄薄的纸页浸透着落寞,字里行间缠绵着不舍,字字碾碎情思,句句揉碎心肠。

目送……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