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姹紫嫣红的风景线】
12月17日这天,我们进行了一次令人难忘的“研学旅行活动”。我认为这次活动的主要意义是为了让我们去感知家乡的风景美,用心去感恩我们美丽可爱的家乡——茂名。
旅途快开始时,大家都兴奋不已地在讨论,却被导游的声音打断了。从导游的口中我们得知这次活动的旅行路线:第一站潘茂名纪念公园,第二站浪漫海岸,第三站市民公园。
随着一声刺耳的刹车声,我们也被窗外迷人的风景给迷住了,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好好地跟潘茂名纪念公园打个招呼。我们抬起头仰望着,在这座名为“雨公山”的山顶,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屹立于此,而这座建筑是潘茂名纪念公园的核心建筑,名为“雨顺阁”。山腰上有一群群密密麻麻的人争先恐后地涌上山顶,堪比人山人海。我们从山下出发,顺着一层层台阶,我们也到了雨顺阁旁,这样近距离地观察,雨顺阁更是令我赞叹不已。在这里逗留不少时间了,我们也该下山了。台阶旁种植着一棵棵翠色欲滴的树,也有五彩缤纷的花朵争艳相放。即使是冬天,在这生机勃勃的一片,也会有着一丝丝春天的气息啊!
参观完潘茂名纪念公园,我们来到了第二站——浪漫海岸。当我们走近时,即使是浪漫海岸的出入口,也是热闹非凡,人山人海,这里宽敞得好像没有尽头一般。坐在沙滩旁的长椅上,看着别人自由自在地玩耍,不能随意走动的我们很是羡慕。突然,导游居然大声说:“你们自由活动吧!”等我反应过来,伙伴们早已似脱笼的小鸟,无拘无束地“飞”走了。我一步一步地走在沙滩上,脚印一个个嵌在沙滩上,好似海中的那一朵朵浪花,而沙滩,早已是一片金色的海洋了。一束束阳光照在海滩上,大海映出了一条条反光的丝带,用手轻轻地掬起一把沙子,好像一颗颗黄金颗粒在微微闪烁。随后,我们从沙滩上离开了,到了浪漫海岸的其中一个小景点:“渔家部落”,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渔具,有鱼竿、渔帽、渔网、渔船……就连里面的建筑物都有一簇簇灰黑色的干草堆积在房顶,让我感觉这“渔家部落”果然是渔家部落啊!
恋恋不舍地离开浪漫海岸后,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到了旅行的最后一站——市民公园。当我们到了市民公园中的“风林岭”里时,看见有一排排绿油油的树整整齐齐地肃立着,好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随后,我们又在草坪上盘腿而坐,这里绿草茵茵,有清新的空气,使我们心旷神怡。我们在这片绿草坪上无忧无虑地嬉笑打闹,恨不得把时间冻结在这欢乐的时刻里……
下午三点多,我们结束了这次令人难忘的研学旅行。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们美美地欣赏了家乡那四季如春的景色,而且受益匪浅,令我们终身难忘。
家乡的美景,是我们最熟悉的,最亲切的,最难忘的。我们也要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来感恩我们美丽可爱的家乡——茂名。我们的善举,可能也是家乡的下一道风景。
【篇二:如你】
当窗外一片姹紫嫣红时,我想到了你。你名字中的“姹”字,就似那朵朵妖娆尽艳的花。老师,我想你了。
初见你时,你头发绑得很高,穿着略显浮夸的裙子和高跟鞋站在讲台上,腰板挺得很直,让我们不禁觉得你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你将你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却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微微一笑说:“我的年龄永远十八岁,就叫我姹姐吧!”我们一怔,个个都咧嘴笑了,原来你挺可爱的呢。
那时候同学们最爱的就是你的作文课,不知为什么你总能把学生时代最痛苦最头疼的事向我们传递得很轻松。每次到了两节语文课连堂的那一天,我们都异常兴奋,互相讨论着这节课又会讲怎样的作文。你上作文课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你的自由和激情。你会先用极其具有搞笑效果的声音与我们“分享”几篇同学们写得很有意思的文章,并用极富调侃的语言评价这些作文,往往说到精彩处便难以矜持,哈哈大笑,而听课的我们更是捧腹直呼肚子痛,那些被读作文的同学害羞地低着头。接着你就从优秀作文里抽出一篇开始向我们剖析文章了,你用“播音员”的声线柔情地读着作文,将思绪飞扬的我们拉回那作文的航道中,随文字起起伏伏。不得不说,那时候你读的作文让当时的我仿佛翻越了文字与情境的那一堵墙,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我们班的作文更是在你的带领下一直保持年级最高水平。
那时,轻松如你。
中考的那段时间,你对我们发火的次数越来越多。晨读你讲古诗的赏析时,让我们思考译文与表达情感。可我们个个都打着哈欠,没有人回答,你生气了,将书往讲台上一甩,训斥到:“你们自己读吧。”我们都保持沉默,不敢出声。后来班上作文在你一次次的批阅中重写了四五次,课文、古诗没默写完成的要翻倍罚抄,甚至一些语文课因我们没有积极回答问题而改为自习课……你也许不再那么放纵我们了,你不停地向我们传授答题方法,不停地要求我们完善作文技巧,只是这样严谨的你让我们无从适应。直到一天你说:“今天是最后第一节课,自己看书吧。”我们才恍然发现语文课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也许,严谨如你。
放假时我们回去母校,询问起你的近况,才知道我们毕业后你就去带初一的普通班了,我们讶异。老师们说是你认为没有教好我们。其实哪里是你没有教好我们呢?上了高中后我们发现,你讲得答题方法、策略和高中老师讲的很相似,只是当时初中的我们抱怨它不符合中考罢了。想起那时中考前对你的埋怨,不禁想起一句话“不如离开去怀念”,毕竟,那时的我们又怎么知道珍惜呢?
窗外姹紫嫣红,让我想起了你。繁花如你。
【篇三:故乡的三角梅】
姹紫嫣红若是作为形容词,那么非是三角梅莫属。
潮湿的阴雨天,隔三差五艳阳天,让人总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季节了?忘了是哪一个晌午,误入了哪个深巷小院。不经意地就撞见了一大簇,在破烂瓦堆里,恣意攀爬上矮墙的嫣红与青绿。“呀!是三角梅!”脱口而出的欢呼,像是对那格外艳丽的花说,又像是对夏天说。走出庭院。才发现沿途许多人家栽的三角梅都参差不齐地开了,有的热烈,有的含蓄。来了,来了,一片片三角梅带着夏天来了!河堤两旁的还只有猩猩点点,但不知谁家的屋顶、阳台的三角梅却是把半个身子都探了出来,伸出好几条缀满花的枝丫,花在枝头拥着挤着,朵朵只能畏畏地伸着头,缩着脖子,多手多脚的小屁孩随便一扯,就能扯下五六朵。三角梅的花瓣薄、光滑、干干的,摸起来像纸。它的结构很简单,两三片扁圆花瓣围在一起,中间是触角似的花蕊。三角梅颜色很多,一般人家栽种的都是红色和紫色的三角梅,细分,又可分为浅红、粉红、深红、紫红,青涩、烂漫、大方、素雅。它几乎没什么花香,因此也不招蜂引蝶。故乡里家家户户都爱种三角梅,喜欢它的红,喜庆,素,宜家。不开花的时候,满墙绿叶,神清气爽;开花的时候,薄积厚发,半个把月也不败。它喜暖,喜光照,不耐寒,是典型的南方小家碧玉的花。因太常见,太普通,少有人注意它、偏爱它,但我一看它,就觉得亲呐!才发觉,原来它早已深深扎根在故乡的土地,无数次出现在我思乡的旧梦。
记得儿时放学归家的那条路上,一路人家都种了三角梅,到了长叶子的时节,远远望去,像一条绿油油的河。奶奶说,如果在路上不小心摔伤了,可以随手扯几片三角梅的叶子,揉烂了敷在患处,便可止痛。这事我干过不少,也真管用。后来才知道三角梅的叶子原来还可作药用,有散瘀消肿的功能。但当时,只是觉得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亲,受了伤也总爱寻它们的安慰。
小时候我还是不爱三角梅的,嫌它太单调,摘下一朵仔细看也看不出个意味。而如今在他乡,我再看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海锦簇,只觉得被一片艳丽吸引的转不开眼,忽如一刹天地转,霞散云游花最红。
舒婷有诗颂三角梅:“只要阳光常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姹紫嫣红的三角梅,总悄无声息地钻进许多南方人家的小庭院里,无所不在。正因为如此,我总容易晃神,是不是世上的每一株三角梅都是相通的?我怎么感觉,每朵花都在朝我微笑,似曾相识。还是它们本是同一朵?只不过是,故乡的那一枝三角梅,不知何时悄悄地在我记忆的枝头剥落,又让清风捎上它,挂在了这一个枝头,只为向我招手。
三角梅的话语有热情、顽强、奋进的意思。我只愿在故乡浅浅的港湾里,栽一墙三角梅,终日与它们相视、笑言,也染一身它们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