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长相关作文

【篇一:孝亲敬长】

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题记

姥爷生病了,躺在白的令人恐惧的房子里,白色的床单,白色的病号服,还有白色衣服的护士医生穿来穿去。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味道——苏水与苹果的气息。姥爷也不知是什么病,只是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爸爸透着窗户无奈的向远方望着,一声一声的叹息。妈妈的双眼红肿着,低着头什么也不说。我年幼,不知什么叫衰老与死亡,但也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惆怅。

与姥爷隔床的是一位老头儿,他的亲人也不在他身边,偶尔来一两个人,提着篮水果,捧着簇鲜花,刚刚坐下,手机就叮叮当当的的响了起来满是歉意的看了一眼老头儿,又步履匆匆的走了。老头的笑容便凝固在脸上,缓缓地,无奈地耷拉下眼皮。

——姥爷是幸福的,老头儿是不幸的。我一直这样以为,因为老头儿总看着我们一家人痴痴的笑。

几个星期后,老头被推进了走廊尽头的手术室。眼睛里含着浑浊的泪。

许久……许久……

老头在一群人的簇拥中回来了,他们中,有穿白衣服的,有穿西装的,还有穿各色秋衣的,一个个泪流满面。

本来沉寂的病房一下子热闹起来,但这热闹比沉寂更沉寂。

姥爷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出了院。回院收拾姥爷的东西,旁边的床空荡荡的,我的心猛然抽搐了一下,就像……

——他走了吗?

路过医院的那片草坪,我看见前面有个熟悉的身影——老头儿。他被一位穿西装的中年人背着,一位高高的妇女和一位胖墩墩的小男孩牵着手走在他们身旁。夕阳的斜晖将他们的影子拉的好长好长,好温馨好温馨……

梧桐的叶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有一片竟钻入了我的衣领——好凉哟——我明白了,这分明就是在安慰我这颗迷茫的心。生命是短暂的,如白驹过隙,如梭似箭,终有一天,都会如这叶般残去,落下,只剩下一缕萧瑟的秋风。我无言了——我知道了,姥爷是幸福的,老头儿也是幸福的——都因为一个简简单单七笔的字——“孝”

曾经不懂,为何弟子规中要“首孝悌,次谨信”?孝悌为何在谨信之前?现在,似乎明白……而今的我们又该如何?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人何以堪?我们要有感恩之心。何时你见父母的额头又增皱纹,双鬓又添白发,内心是否有一丝悸动,一缕惆怅?当我们风华正茂,而父母却老了,我们的青春之花正是用他们的垂朽浇灌而成的。此恩不报又待何时呢?

卖身葬父,扇枕温衾,苦竹生笋。感天动地的孝故事。我们或许做不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事,但我们可以做自己能做的事。或许一个深深的拥抱,一声关怀的话语,哪怕一个感恩的眼神都让父母倍感温馨。我们将拥抱、话语、眼神给予了太多的人,但都忽略了他们。

夕阳下,父亲,母亲,我三人行走在林荫道上,我知道在我的身后一片一片的叶子在萌发。是啊,我只能这样示意这简简单单七笔的字。

【篇二:追逐光明】

我喜欢奔跑,喜欢那种迎着风,汗水肆意挥洒的感觉,人的一生不就是一个不断奔跑的过程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不停地追逐着昭示我们奔跑的光明……

我渴望被光明笼罩,渴望周围的世界一片明亮,没有黑暗,没有畏惧。

小时候,总喜欢买一些发光的小玩意,一个人在房间里,关掉灯,打开自己收集的各式各样的光源,顿时,整个房间明亮了起来,天花板上波光粼粼,陷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只有光明,没有黑暗,也是在那时起,我开始追逐光明。

后来啊,长大了,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许多大道理,心中的光明也不再是一盏盏玩具灯,而是满满的温暖和爱。我开始努力,努力给别人送去小小的温暖和爱。在家里,尊老爱幼,孝亲敬长,或许只是在父母劳累后为他们泡上一杯绿茶,帮助他们做些家务事,或许只是当弟弟妹妹摔倒时,顺手扶一下,但这些便是我不断成长过程中的明灯,它将照亮我未来的道路。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了,我也愈发成熟,光明在我心中意义也更加重大了。我时常陷入对光明的沉思,光明究竟是什么?仅仅是物质本身有光吗?不,不是。光明一直潜藏在我心中,我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做过的许多帮助他人的事,遇到困难不放弃的韧劲……这不正是我向往的光明吗?何况,追逐光明将会是我一生永不言弃的事情。

向往光明!

追逐光明!

追逐一个更好的自己!

【篇三:难忘的课堂】

说起课堂,人们想到的往往都是学校的课堂,有着老师、学生。其实在生活中能够学到知识的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课堂,还有劳动实践、大自然、网络生活等都是课堂。

本学期,我们社会实践去了老年康养中心,在那里我懂得了许多。我们这一代个个都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去照顾过别人,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抱着怀疑自我的心态走进了大楼,一进门我就被这里的干净、整洁所震撼到了,不知怎的,我们都变得蹑手蹑脚的,生怕打扰到还在休息的老人们,这可能就是被环境所影响了吧。

我们准备了诗朗诵与红歌表演,爷爷奶奶们和我们一起唱了首红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何奶奶了,她有着低沉的嗓音,与生俱来的气质,拿着麦,靠清唱就可以带动现场的气氛,她总是笑着跟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述她们那个年代的故事。我们还给爷爷奶奶做了贺卡,他们收到时脸上那幸福地笑容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们互相交换着看,其乐融融、温暖满满,他们就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下午,老人们去喝下午茶,我们每个人都给老人端去一杯热茶,送去一盘炉果,和老人们一起边喝茶边聊天。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们吃完后,站在了走廊的两侧,等着老人们吃完和他们说再见,他们也笑着回应着,有一个奶奶情绪激动地哭了出来,她一直握着我的手不放,那一刻我的心化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不舍和留恋,每个人的步伐都没有来时的轻快。

在这个大家庭中,我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温暖,感受到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情谊。让我更羡慕的是何奶奶的生活态度,永远都在笑着。

这真是一堂难忘的课堂,它教会了我要去回报社会;要去孝亲敬长;要将心比心去温暖他人;要去帮助你所能帮助的人;要笑着面对生活。

【篇四:孝亲敬长】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歌颂那些孝亲敬长的孝子,并以他们为灵魂人物谱写了一篇篇动情的乐章,一首首感人的诗歌。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懂得感恩之心的人的一种常情,是晚辈们为长辈服务照顾表现出来的一种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要发自于人的内心世界,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和空幻的色彩。

我们家里,外公外婆虽然没有年迈到拄拐的年纪,没有年迈到每天都要我们端茶倒水的年纪,但是我从小就常常听到爸爸妈妈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孝敬长辈。比如还在我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每当有好东西吃了,爸爸妈妈都会教我们把好吃的东西先分给长辈享用,最后自己吃。看着外公外婆跟我们一起享用美食,我们大家心里就特别开心。所以从那时候起,我们家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不管是家里烧了好吃的还是从外面买了好东西回来,家里必须每个人都要吃到。

记得暑假的一天,妈妈上街买回来几块正方形的大蛋糕,我和弟弟觉得这次的蛋糕特别好吃,所以吃了还想要吃。下午看电视时我们又忍不住想去偷吃,但想到剩下的那块是给外公留的,等外公下班回来吃,我和弟弟都咽下了口水,相互说:“这块蛋糕一定要留给外公回来吃,我们想吃下次再买好了。”等外公回来的时候,我们赶紧拿起蛋糕迎上去让外公吃,外公只掰半块去,把剩下的分给了我和弟弟,然后我们三个人都笑哈哈地吃完了蛋糕。即使是外公不上班的日子,每次外婆烧好了饭,我们也总要等外公回来再一起吃,如果外公没有回来的话,我们必定要给外公打电话,催他回来吃饭,等外公回来之后,我们再一起围到桌边,一家人一起愉快地吃起饭来。

爸爸妈妈平时忙,很少有时间跟我们讲关于孝敬长辈的大道理,但是家里点点滴滴的小事和爸爸妈妈习以为常的言传身教,都在教导我和弟弟:人总要懂得感恩,感恩就应该孝亲敬。孝亲敬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马家的做人美德,是我们晚辈应该学的,必须做的!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我们是要感激于长辈养育之恩的新时代少年儿童呢?

【篇五:令人赞叹的一个字——孝】

我有这么一个字谜:“老在上,子在下”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对了,就是一个字—孝,孝亲敬长的孝。

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的人历来受人称赞,获得人们的尊敬与信任。而不孝之人则会遭到他人的谴责鄙视。从“亲尝汤药”“卧冰求鲤”等旧二十四孝,到现在的“膳食科学、营养得当”“生活起居,整洁干爽”等“新二十四孝”,无不在彰显孝道。每当我看到这个孝字时,我总会想起,父母无私的爱。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为了孩子,他们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优秀,他们的爱都是一样的,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因此,当儿女的一定要孝顺父母。因为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这种恩情子女们要永远铭记在心中。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如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百善孝为先,学会感恩,学会孝顺,学做父母贴心的“小棉袄”。

【篇六:陪伴,如此美丽】

陪伴,是最美的孝道。

小时候,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我从小是在爷爷奶奶的关爱下成长的,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爷爷奶奶却都把最好一切的给了我,这已经使我很满足了。

自从上五年级以后,我就随父母到城里上学,除了寒暑假,很少能回爷爷奶奶家。我知道,他们想我,其实,我也很想他们。

今年寒假时,我和父母商量,我想提前回爷爷奶奶家,多陪陪他们。爸爸同意了。

整个假期,虽然我抢着帮他们做家务,但是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不让我干。他们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看着你,听你说这说那,我们就高兴,我们就不累”。每天,爷爷奶奶去哪,我就跟着去哪,逛大集,走邻居,而且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我把我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在城里见到的事,都说给他们听,他们眼里满溢着笑容。每每这个时候,我都觉得陪伴在爷爷奶奶身边,好幸福!

随着开学的日子来临,我也要回到城里读书了,临别前,爷爷奶奶十分不舍地说:“孙子啊,有时间要回来看看我们啊……”我看到了爷爷奶奶眼光中流露出来的不舍和无奈,我也看到了奶奶眼中泪光,我微笑道:“爷爷奶奶,你们放心啦,到时候我一定会养的白白胖胖的回来看你们,那是你们可不要不认得我啊。”就这样,在夕阳的伴随下,我又离开了爷爷奶奶的身边。

孝亲敬长根本无需用金钱来换取,需要的仅是一份真心,一份让人感到宽慰的真心。

其实,善待我们的长辈很简单,或给他们递一杯茶,或给他们捶捶背,或者就是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

陪伴,如此美丽,是我们对老人最好的关怀,最真切的孝顺!

【篇七:百善孝为先】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从古至今,人们都尊崇有孝敬心和孝顺心的人,孝亲敬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要想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孝,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

在我家旁边有一个商店,店主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老板娘三十多岁,对人特别和蔼可亲,老板看上去和他妻子的年龄差不多,个子高高的,左手因伤被截肢,但挺聪明能干,为了家艰苦奋斗着。他们家有个女儿,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性格开朗,谦虚诚实,待人礼貌,最令我感慨的是她特别孝顺。

每天回家,她总会主动帮妈妈做家务,让妈妈坐着休息。自己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忙个不停。到了晚上,她还要坚持端水给爸爸妈妈洗脚,洗袜子,然后才完成作业睡觉。我妈常夸这个姐姐乖,说不像我,整天就想着玩。每当这个时候,老板娘总是笑盈盈地对我妈说,别夸我们家雪儿啊(她女儿叫雪),你家女儿多好多幸福啊,然后也总是低着头哀声叹息。我知道,她们家还是有很多困难。

也许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条件、环境艰苦,但能教育和磨砺人的品质。孝顺是不分贫寒富贵的。妈妈跟我说,她很羡慕这一家子,日子虽然过得有些艰苦,但很幸福,女儿孝顺就是最大的财富。

孝,可见多么重要。如果没有它,家庭就不再有幸福和温暖,我们的世界就将没有爱。这种美德,是我们青少年必须永远拥有的。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都学做一个孝敬孝顺父母的好少年吧。

【篇八: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每个人都有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而我的妈妈就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我的妈妈是一个对朋友的事情很热心的人。

有一次,妈妈的好朋友遇了一点打击,于是来找妈妈谈心。我隐约记得好像是关于工作上的事情,我妈妈一直很有耐心地开导她。

“老板给予通过,那肯定就是想要你得到提升,想让你的方案得到更多的改善,会让更多人信任,这对你非常有利。”妈妈整个晚上都在开导这个朋友,以至于聊到了半夜。

我的妈妈对亲人也很负责任的。

我记得我的爷爷因为眼睛的疾病而住院时,妈妈也是经常地去照顾爷爷,给爷爷端水喂饭,甚至请了年假(每年只能请一次),用来照顾我的爷爷。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因为爷爷是睡在走廊的加床,所以要比住病房里更加小心看护。妈妈经常要去到走廊的最末端给爷爷洗杯洗碗,装热水喝。虽然爷爷的双眼都被纱布遮盖,但是我相信爷爷一定会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照顾与关爱。

妈妈总是对身边的人很好,可是对自己却是有些苛刻。

妈妈不喜欢买奢侈品给自己,连对于自己的身体也那么吝啬。她经常会头痛,可是国为看病的钱会很贵,所以,妈妈是能忍则忍,经常都会忍痛坚持工作。

我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对别人很热心,很有爱,而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简约的人,这些就影响了我对待朋友、家人的态度,也影响了我也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的妈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她用那平常心向我诠释了什么叫热心助人,什么叫善良淳朴,什么时候叫孝亲敬长。她在我心目中,有着独特的美!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