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相关作文

【篇一:银杏湖游记】

“啊——!救我!”“早知道不上来了,啊——!”“太好玩了,再玩一次!”随着一声声的叫喊,我们期待已久的春游在人声鼎沸的银杏湖公园开始了。此时我们的心情就像这天气一样晴朗。

经过了面红耳赤的争论,全班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先玩“海盗船”。大家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海盗船”这个项目。由于人多的问题,第一次没有做到刺激位置,这使我很扫兴。于是我再次踏上了海盗船之旅。

我注视着远方,看那平静的银杏湖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漂亮极了。往近看,那青翠欲滴的松树如同绿被子,铺在银杏湖边。正当我享受这美景时,一阵音乐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回头一看,只见由陈许悦率领的“乐队”唱起了《五环之歌》。“一,二,起!”“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正当我沉浸在音乐中时,一句“看!刘琨!”吸引了全船人的眼球。只见刘琨双手使劲地抓住扶手,眼睛紧紧地闭着,低着头,边颤抖边喊:“啊——!救我!我要下去!”引得全船人哄堂大笑。伴随着愉快的欢呼声,海盗船也停了,虽说时间过得太快有点惋惜,但看到刘琨那样子也“大饱眼福”了。

当我们再次挑选游乐项目时,一位眼尖的同学大叫:“快看,子弹列车!”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长长的轨道犹如龙的身子蜿蜒起伏。全班同学异口同声道:“我们就玩这个!”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了。我兴奋不已,激动地跳了上去。之前看别人玩,总是心里痒痒的,现在终于能亲身体验了。随着欢快的铃声响起,飞车之旅开始了。本来想欣赏风景的我,由于速度较快,便打了大大的折扣。在我前面的同学大惊小怪,倾斜转弯都“啊——啊——”大叫。居然有人还吓哭了,真令人吃惊。尖叫会传染的,不一会儿,后面的人也跟着小题大做起来,突如其来的停顿,也吓得他们成了“缩头乌龟”。随着尖叫声的回响,我们结束了“旅程”。

接下来,我们又玩了一些项目:刺激的“大摆锤”,激动人心的“跳楼机”,有令人眩晕的“转转杯”,上下起伏的“小飞机”……

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一会儿,太阳就躲到了山后面,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坐上了归程的汽车。希望下次再来这美丽、刺激的银杏湖公园。

【篇二:观察蜗牛】

中国从古到今,有很多刻苦学习的人,闻鸡起舞就是其中的一个。

晋代时期,有一个叫祖狄的人,他胸怀宽广,武艺高强,可是,他小时不时候不爱读书,长大后,他开始努力学习了,24岁的时候,有人说:“祖狄,你这么有学问,不如进京去赶考吧?”可祖狄却说:“不了,我还想继续学习呢。”

后来,祖狄找到了小时候的好朋友刘琨,一起租了一个房子,一起学习。

一天晚上,祖狄还在睡觉,却听见鸡在叫,这时,他对刘琨说:“我们不如每天鸡叫的时候就起来舞剑?”刘琨同意了,就这样,他们日复一日地练习。后来,祖狄被封为镇西将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

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我也要像祖狄和刘琨一样刻苦学习。

【篇三:好书推荐】

大家好,我是401班的学生一一一董智城。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书是《成语故事》。

这本书是肖顺等人编写的。书中包含了151个故事,里面的故事一波三折,都是一些成语的意思,那些一时作者改写成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可以让小一点的孩子读得懂。里面有一些耳熟能详,如“打草惊蛇”,“网开一面”,"望梅止渴"。“一鼓作气”等,还有一些我们不太熟的,像“百步穿杨”,“才高八斗”,“反复推敲”,“入木三分”等。

这些成语都有各自的意思,比如说“运筹帷幄”的意思是在军帐中出谋划策,常指在后方制定战作战,方案,也引申为策划。运筹出谋划策。帷幄,军队里用帐幕。

这些简单的道理都能编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非常容易懂,比如说像“铁杵成针”等,这些故事不一定存在,但是如果你说出了这个成语,你就一定会想到李白,看见那位老婆婆在磨铁杵的故事。

书中的很多成语我们不一定都看过,但是你看过这本书之后,就自然懂得它的含义了。有些小一点的孩子,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以为是听着鸡的叫声跳起舞,其实是古代没有闹钟,就以公鸡的叫声报时。听到公鸡叫,就知道天要亮了,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东晋名将祖逖的事迹。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好朋友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我想,我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现在也应该学习祖逖“闻鸡起舞”的精神,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