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弟弟】
“哥哥,帮我开大大车看。”一句奶声奶气的话语传来。呀,这是谁的声音呢?哦,原来是我那个“奸神”弟弟!
我的“奸神”弟弟有着一个小小的眼睛,妈妈说这是他最丑的地方,我觉得配上他的奸笑,别有一番风味。他还有一张贪吃的嘴和那特别的发型,见过他的人都说是当官的料。
弟弟非常喜欢车,别人是嗜烟如命,嗜酒如命,而他却是嗜车如命。因此,他之前最喜欢看的《宝宝巴士》动画片都被他抛弃了,天天看《工程车》动画片。有一次,我看着新闻,他不给我看,是因为他想看工程车动画片。他为了阻止我看,就关掉电视,然后在那哈哈大笑,弄得我生气极了,我总不能揍他呀,不得不让他看喜欢的《工程车》动画片。真是个奸神兼车迷!
弟弟不但是个车迷,还是一个吃货,遇到他喜欢吃的东西,他总会想方设法的去得到。有一次,他看见我在吃糖,自己也想吃,可糖在冰箱里,他够不着。但是他很聪明,把冰箱门不断开开关关,来引起我的注意,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只好打开,拿给他一粒糖他才肯罢休。他接过糖,还朝我做了个鬼脸,真是个奸神兼吃货!
弟弟也很聪明,做错事,他还会看人脸色,极力的去弥补过错,但对我可不是这样。有一次我在看书,他偷偷爬上床用屁股帮我“按摩”,痛得我哇哇直叫。然后他领着我朝一个方向走去,哎呀,脚怎么湿漉漉的?我去,居然是尿。他居然一边跑一边尿尿!这样的“杰作”,也够“伟大”的!又得帮他换裤子了!
弟弟不但够奸的,脾气还很坏。只要我不给他看《工程车》,他就“怒发冲冠”,开始“才艺表演”,丢东西,砸东西,甚至还动手打我。有时我实在看不下去,教训他,打他小手,他马上眼泪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直哭个不停。可是,当他高兴时,他又是我们全家的“表情包”,他那一个个奸笑,往往逗的我们全家哈哈大笑,他这双面性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瞧,这就是我家的“奸神弟弟”,他这个不到三岁的小屁孩本领却那么大!我爱我的“奸神”弟弟!
【篇二:读书的议论文】
无论追溯到唐宋繁荣,还是立足当今强国盛世,读书始终是古今贤士至死不渝的追求,是匡衡在三寸茅屋中的凿壁偷光,是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谆谆教诲,是周树人妙趣横生的三味书屋,那么,读书的意义从何见之?
读书可以提升你的内在修养。培根在《谈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由此可见,读书的确可以修养身心,丰富头脑,傅彩长才,而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弥补自身在不同领域的缺陷。三国时期,战功赫赫的大将吕蒙不喜欢读书,再三推辞读书学习,而在孙权的苦心劝告下,开始发奋读书,广泛涉猎,最终让鲁肃刮目相看,发出了“非复吴下阿蒙”的感叹。从此,目不识丁的粗俗大汉吕蒙,变成了文武双全,流芳百世的著名将领。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婉约清新的词风也不是空穴来风,她幼时寄养在藏书丰富的祖父家中,而父亲李格非则是苏东坡门下的得意弟子,因此在这个书香世家中,年仅几岁的李清照便对书格外喜爱,无所不读,饱览群书,知识积累十分丰富,这才造就了她在词坛上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反观天资聪颖的方仲永,缺乏后天的读书积累,只是凭借着与生俱来的突出的天资,不读书,不提升,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因此,读书是雕琢我们这块璞玉的刻刀,是推动船帆前进的劲风,是提升我们内在修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
读书可以提升你的外在气质。有苏轼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一个人对外表现出的气质形象,与他的.穿着打扮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与一个人的知识积累,读书经历密切相关。酒中谪仙的李白潇洒肆意,一袭白衣让无数人仰慕钦佩,他的嗜酒如狂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佳话,而倘若他不是才华横溢,博览群书,吟诗作对的诗仙李白,那他只能是一个邋里邋遢,嗜酒如命的著名酒鬼,而不是超凡脱俗的酒中谪仙。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是否有丰富的文学积累,是否博览群书,是否才华出众。居里夫人只是一袭黑衣上台作报告,再简洁朴素不过,但仍惊艳了众人,为什么,因为她有绝对惊人的科学成果,有数年来锲而不舍的积累与读书。个人气质的表现是读书经历的最直观体现,因为读书是刻在血脉中的文化积淀,是一个人是否自信,是否沉着的判断依据,因此,广泛的阅读能够提升一个人外在的气质。
小说《偷书贼》中那个求知若渴的小女孩在战火纷飞的社会中都竭尽全力去阅读,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什么借口不去读书呢?读书可以提升你的外在气质和内在修养,趁着青春依旧,趁着光阴正好,去阅读吧,去尽你所能地汲取这精神食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