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后来我们都变了】
在路口停下来等公交车的时候,看到一个小男孩,清秀可人。
会注意到他,是因为弄丢了足球,于是不顾身边人阻拦,硬是要捡回来。
看他横冲直撞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又像是,每一个曾经执拗的我们。
那会儿天真烂漫,不及世故,喜欢什么就一定要得到,想做什么事情可以不顾任何人阻拦,可是后来呢?
后来好像我们自己也不清楚。
有些人站在金字塔顶端,固然可以恣意为之。
有些人隐匿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为了房子车子努力奋斗。
我们学着更加柔和的姿态与这世界和平相处,却在偶尔驻足,垂眸回首时,惊觉自己来时模样。
琴棋书画诗酒花,那个满腔热血的少年,风花雪月也不及柴米油盐。
但愿我们能够始终保有初心,即便时光在变,依旧初心不改,细水长流。
【篇二:《中华历史诗》诗歌】
夏禹商汤兴华夏四书五经,
唐宗宋祖振中原诗词歌赋。
儒道墨法纵诸子百家争鸣,
琴棋书画诗酒茶万般品位。
夏桀罔顾轻百姓江山断送,
商幽烽火戏诸侯长城自毁。
齐晋秦楚吴争鼎春秋五霸,
齐楚燕韩赵卫秦战国七雄。
秦灭六国家天下千古一帝,
汉斩白蛇灭项羽万世流芳。
魏蜀吴三国鼎立英雄辈出,
东西晋两朝对阵王朝交替。
隋末昏君无道堪比秦始皇,
唐初明君有德不逊尧舜帝。
狂风起五代分裂唐室江山,
暴雨至十国割据李家天下。
宋杨家将力挽狂澜美名扬,
元铁木真雄霸风云扫欧亚。
明初好汉驱除鞑虏真英雄,
清末列强入侵中原变风云。
康雍乾平定三番四海升平,
同光宣太后听政八国入侵。
孙中山三民主义终二千年帝制,
毛泽东论持久战始一万年共和。
开国大典中华立结束千年封建,
三中全会世界赞开始一国两制。
中华大地经狂风暴雨坚不可催,
世界版图以中华崛起骄傲自豪。
【篇三:一缕阳光】
就算只有一缕阳光,他也能融化坚冰。
——题记
一缕希望的阳光
金銮殿上你的大声质疑与汉武帝高声训斥交汇在一起。一声令下,你便被投入狱。阴暗的牢房里不见天日。忍受着身体的痛苦你无法忍受心灵的伤,你大声呐喊:为什么!回应你的只有牢狱微弱的回声。你绝望了,凌乱的发丝上滑下一滴晶莹的水珠,这是你的泪。面对生与死的抉择,面对举身赴难还是苟且偷生你茫然了。抬头一瞬间,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进昏暗的牢房,格外刺眼。你沉默片刻便毅然选择了以身体的残缺来修得灵魂的圆满。
出狱了,牢门打开的一瞬间,灿烂的阳光涌进你的双眼,你不由得眯住了眼,但你看见不远处,一棵被石头压弯了的草还在疯狂地生长。从此你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而奔波。一生心血换来了一部“史家之绝唱”。这本《史记》因你而流芳百世。
一缕友情的阳光
双手,木琴,一段千古绝唱;高山,流水,一世传奇。双手艰难跋涉于七弦之上,十指轻敲心灵之门。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在你们最初的生命画卷里永远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飞舞着知己的音律。一缕友情的阳光永远照耀在你们生命的殿堂。你折琴只为再无知己,随着琴断的一声你们的友谊被永远定格。一缕友爱的阳光照耀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照清了这个黑暗的世界还有一个懂你的知音。
一缕豁达的阳光
黑暗的社会中,家道中落,由一个富家公子变成穷酸书生。面对世态炎凉,面对生活巨变,你没有抱怨,没有愤恨。躲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用笔更是用心写出曾经你的生活。经历了“琴棋书画诗酒花”沦落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你的转折可谓巨大,你用豁达融化了生活的坚冰,最终捧出一部沉甸甸的巨著《红楼梦》。你写的不是“满纸荒唐言”是你亲身生活的再现。一缕豁达的阳光,照在你心中。
一缕阳光虽然微小,却能让你敏感的心接收到生的讯号,一缕阳光虽然微小却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打开心灵的窗户,让那缕属于你的阳光投入你冰冷的心房。
【篇四:书中有天地】
不知道何时,我与书本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喜欢阅读,也喜欢书本的特殊香味,故小时便听得有人云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有人要我把书比作什么,那么我愿把它比作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读书他会让你变得有深度,晓事理,懂情趣,明是非,也会让你不再孤独,会让你在以后的爱情中不只谈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评论琴棋书画诗酒花,所以,读书人注定是一位幸福的人。
读书可以开启幸福之门。那么开启幸福之门的前提是我们要带着发现美的眼睛,智慧的头脑去选择,这是一个人的品位的两极分化,择好书,会读书。在此我既说到了读书,我便希望大家学会区分。
其实书也是分好坏的,所以才有了一个热议的话题,那就是“读书是否有益。”其实我个人认为因人而论,就比如世界上有一种鸟类,他它们吃了含有剧毒的虫,然而他并没有死,反而它们的羽毛变得比原来更加有光泽。一位文学家也说过,一个内心的正直的人,即使看到了有害的书,他依然能够汲取营养,可前提是我们要有这样的毅力,故不可以轻易去尝试。
其实我认为书本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能让我们在烦躁不安的时刻忽然安静,它能让我吾日三省,它能让我坐于家中而通晓天下事,也能让我在人生迷茫之际,为我指点迷津,固然生活无趣,它也能一添新趣!
对我而言,幸福一字并不遥远。手握一卷方得安心,我就能与幸福彼此同行。固然,那时的我也会对读书有所迷茫,就比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我经常扪心自问,所谓的颜如玉和黄金屋到底在哪里!说什么颜如玉,道什么黄金屋?却始终不见踪迹!后来才发现,原来以前理解之差矣!现在想来方有所悟,可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胸中有墨,心中有了顿悟,何愁没有那黄金屋与颜如玉呢?
书中游览方可知天地,故读书人是幸福的人,所以我认为幸福与当下人仅一步之遥,那便是闲暇之余,书本浏览,品味别样的生活乐趣。书籍是幸福的桥梁,而我愿意与你同行,全民阅读从此刻做起。
我爱读书,书为我解开了许多的不解之谜书,给我一双观察事物的慧颜,书为我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乐趣,有了它,我就拥有了通向幸福之门的钥匙;有了它,我就能拥有心系天下苍生的宏愿;有了它,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既然这样,我为何不幸福呢?
【篇五:我心——读《北朝,北朝》有感】
精致多姿,灵巧而秀美千里的江南,与质朴粗犷,浑厚而阳刚的北朝相碰撞相融合。历史风云变幻埋葬了古人书写的万千篇章,留下寥寥数笔或遒劲或庸俗的笔画,在世人眼中点亮或盛烈或闪烁的火光,剩下的,栉风沐雨,烟过云散……
朱以撒年轻时爱极南朝。乱世之中的名士风采,在残酷的流离中,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情调与妍美秀婉的墨迹,给了作者一颗年轻的心最爱的风流潇洒与清新雅致。他沉浸于书画所带来的醉人感受,在文人酣畅淋漓的挥洒中无法自拔。其最爱王献之,盛赞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
可那轻薄脆弱的纸张,又怎经得起历史千年的磨洗?
当朱以撒在缓步前行中彻观南朝,看通古今,他逐渐肯定了自己的疑虑:或许南朝人所作真迹,早已化作一抔黄土,不复存在了吧。
与此同时,北朝在其粗犷与剽悍之下的细腻与执著,也一点一点浮现在作者眼前。沧桑却又峥嵘的石窟,是北朝人眼中的不朽,是他们真实可见的灵动与欣喜。“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宏,拙厚中皆有妍态。“
他们是寥廓苍莽之上的民族,他们是坚韧又柔软的人们。
书中所写:“南派的江左风流,疏放妍妙;北派的中原古法,厚重苍茫,真是春兰秋菊,各极一时之盛,难以论说彼此的高下。“乱世出英才,南朝北朝,迥然相异,却将其世代光芒,尽皆绽放,淋漓不已。
又有多少人如此,年少附庸风雅,在每一步成长中删繁就简,面对世事的浮华与喧闹再不动心,在永恒与腐朽间放下抉择,回归最本真的自我。再亮丽的人生,背后也定有辛酸苦楚,再愚钝的人心中,也有一方清明之地。不是不能面对,而是不敢面对。虚实之间,谁又知我真正面目?看似虚假,可又或许是发自内心,看似粗糙,实则一刀一刻都雕琢进心意。
我想将从容盛放入心,于是无论风雅粗犷,虚实之情,都抵不过回头缓行的云容水意。
【篇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初心故,二者皆可抛。
一一题记
初心是什么?
元稹伫立坟前,告诉我初心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矢志不渝。
梅妃倚立宫门,告诉我初心是“长门日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宁缺毋滥。
初心是苏武牧羊的追求,是缇萦救父的决心。初心是茶叶不因沸水的蒸腾而浮浮沉沉,开花后归于沉寂的坚守,是蝴蝶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忘却内心,喧扰后飞过沧海的本真。
然而,在这万般千态的浮世绘中,在这错乱复杂的名利场里,初心往往被我们遗忘。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少了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多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奔波。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少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棱角,多了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圆滑。
我们暗示自己,一切都是情非得已,身不由己,人之常情,是现实教会我们虚与委蛇,却忘了自己也曾唱到:“我如果对自己妥协,如果对自己说谎,即使别人原谅我也不能原谅。”
时光荏苒,失去初心的我们也许会如纳兰容若般慨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却不过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与其浑噩一生后悔不当初,不如从一开始就坚守本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所以于谦一生清风两袖朝天去,哪怕粉身碎骨也浑不怕,只求留清白在人间,而免得闾阎话短长。
所以《悟空传》中的小猴子放纵不羁,说道,“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只有像汪国真这样不忘初心,才方得始终,让一切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