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水的泪】
有人说水是天上云彩坠入凡间珍珠,是天上人间的无价之宝。的确,水滋养着世间万物的生命,孕充着自然界中绚丽多彩的奇迹。
脑海中的水是碧绿色的,伴着青山,踩着碎石,领着鱼儿,赤着脚丫奔跑的孩子,纯洁并且充满灵性。而她银玲般的笑声似乎可以洗涤万物的灵魂。令每位听者动容。
可如今,我睁开双眼却难觅她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楼房,吐着滚滚浓烟的工厂,还有“匠心独运”的人造景观。
而水,水到哪里去了?
我来到山脚下,却发现水已经枯竭了,只剩下供几只小鱼艰难生活的水坑。那些曾经参天的大树被人类运进了木材场,她将被做成一件件毫无生命的家具。那些曾经点缀山水的石头被人类运进了水泥厂,成了一块块冰冷的钢筋水泥。
恐慌的我走上桥头,终于发现了水。她被染成了灰黑色,拖着许多固体的垃圾,迈着沉重的步伐,不远处工厂排放的废水仍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我呆呆地凝视水面,仿佛看见世间最后一滴水在阳光下缓缓地蒸发,似一滴泪,水的泪,大自然的泪。可我怀疑这是人类无尽悔恨的泪水。
人类,聪明的人类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肆意破坏环境,向自然无竭尽地索取。孰不知,自己正在用金钱为自己挖掘着坟墓!
人类,高雅的人类,戴着艺术的帽子,开发并改造着美景,自以为是为其扬名立外立下了功劳,孰不知,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玷污了这世间的圣地!
自然环境与人都是一个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惟有相互拥抱,相互理解,融为一体才能飞向天堂。假如人类继续破坏着环境,人类将靠什么来继续惬意的生活?人类将靠什么生存下去?
水的泪是大自然的泪,是大自然无声的控诉和警告。希望人类能够读懂这泪的含义,让山上再次铺上繁茂的树木,让水回到纯洁灵动的孩子,快乐地奔跑在河道中。
那时人类将会听到水如天籁般的笑声,而不是泪水滴落的声音。
【篇二:丢的作文】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伴随着一阵悦耳的歌声,两个小孩一前一后蹦蹦跳跳来到了历史文化公园。红的花、绿的叶,展现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一个小孩来到历史文化公园,首先看到的就是纪念碑前一座座浮雕,他仰着头认真地看着
浴血奋战的先烈形象。另有一个小孩的视线捕捉到了写着“邢台解放纪念碑”这几个大字的石碑,他想也没想就爬了上去,出溜过来,出溜过去,玩得满头大汗。没错,这两个小孩一个是小文明,一个是小丢丢。
东张西望的小丢丢看见了正在修枝剪叶的园林工人,于是跑过去“帮忙”。他伸手就去揪树叶、掐花瓣,园林阿姨看到了,赶快制止他。小丢丢一看形势不妙,一溜烟跑走了。
很快,小丢丢又发现了一个浇花的水龙头,竟然还可以转圈。小丢丢马上跑过去,把水龙头转来转去的喷着玩。一会儿,又一个小孩儿来了,他也像小丢丢一样玩起另一个水龙头。滋来滋去,水都滋到了对方身上,他俩就展开了水战。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水滋到的'小文明跑了过来,对小丢丢说:“别滋了,你太不讲文明了!”
小丢丢哪里肯听,调转“枪口”直喷小文明。小文明没躲开被淋湿了,可小丢丢也陷进了泥里拔不出脚。小文明擦掉脸上的水,远远的用根树枝把小丢丢拽了出来。
小丢丢非常不好意思,红着脸承认了错误。小文明和他一起擦掉了鞋上的泥巴,对他说:“我们要文明游园,争当五好小市民,你说好不好?”小丢丢用力点点头,两人手拉手一起去看介绍邢台历史的浮雕了。
【篇三:牵牛花】
漫步在春日的田间小径上,视野所及,都溢满了浓浓的春意。净如明镜的天空,清澈见底的泉水,漫山遍野的嫩草,铺天盖地的缤纷野花,此时,我的耳畔,我的眼里,我的鼻翼,盛满了春的葱茏和醉意。
与此同时,家里的小院子,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单调的砖瓦色。此情此景,使人强烈地生出对于色彩的渴望,渴望郁郁葱葱的树、斑斓多姿的花。
一日,我在院子里撒下了牵牛花的种子。可没想到,才短短几周就开花了。它缓慢地往上爬,我搬来了一个架子,它便马上沿着架子勇敢地向上攀登,再过几周,架子就好像一块绿色的布料,经过一番点缀,变得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牵牛花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粉色的,每个花瓣都镶着一层白色的花边。有的只开了个花骨朵,像有一个拇指姑娘在里面熟睡呢!有的开了一半,像有一个小姑娘刚刚醒来,在伸懒腰呢!牵牛花像一个小喇叭,它是春天的使者。每当春天来临时,它总会吹着小喇叭,告诉人们:“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它也是春的模特儿。它总会在春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笑盈盈地对待每一个过路的行人,空气里总是回荡着它银铃般的笑声,它可真是个称职的“形象代言人”啊!
牵牛花饮水量不大,但“饮”态可掬。当我从叶尖向下浇水时,它点点头,收下了这份礼。水滋了叶,润了根,焕然一新的小植物立刻呈现在你眼前。
勇于攀登的牵牛花,遍布了我的小庭院,让我的小庭院春韵浓浓。我要在每个春天里播种下一片牵牛花种子,播种下一片春的希望!
【篇四:我的老师】
中午吃好饭,三只小猫越过窗户来到教室,欣赏窗台上的植物,在成群结队的盒子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用准备好的水滋养我的豆子们,今天,他们又长高长壮了,有几颗豆子已经穿过第二个障碍,离光明越来越近,我的植物迷宫一定是能通过的!我一直坚信着!
拓展课老师对每个同学都会关注——每个同学的图稿、材料、制作都是如此。绝不会忽略轻视任何一个同学。
“这个图稿的这块板要画得短一些,植物长不了这么精细。”老师指着这个图稿认真地说。“有什么关系嘛,图这么画又没事,我到时候会剪的呀。”我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嘴上还是说了声“嗯。”
“这么做原本是可以的,但如果这个板是向下放的话,就放错了,应该要平放靠这两边……”老师一边帮我排板一边给我演说。当时我是非常感激的,老师帮我省去了不少的麻烦事。
本来可以让所有人在一堆豆子中自己挑选的,但老师还是帮我们把较好的豆子一个个地挑出来。就连采光的地方都帮我们调整好了。老师怕我们的豆子发霉,还在网上买了许多菌灵,星期一一大早到学校帮我们调配好比例放在讲台上。
老师不仅上拓展课认真,而且平时上课也很认真,其他老师容易忽视的默写老师也会默,当时老师说默写的时候,心里不以为然,“科学有什么可默写的。”但后来才知道,这很有必要,我默写时就错了许多字。
科学会考前期,老师大概知道我们把书翻来翻去很烦,特意把所有章节的重点打印在纸上供我们复习,考前也花时间强调一切细节,比如“重力要加单位。”“弹簧测力计是要测重力的。”“看到碘液要想到淀粉。”“选择题中是与不是要看清楚。”等等。
直至现在,老师发给我们的重点纸我也没有扔。
虽然我转学了,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她,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她是最使我感激的,给我鼓励的一个。
我心中永远有她的景象,白白的皮肤,空气刘海,戴着眼镜,手里拿着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柔和而不失威信的声调,向学生介绍道:
“我就是你们的科学老师……”
【篇五:乡恋】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常在没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题记
偶尔想起儿时和伙伴们光着脚丫在家乡小溪边玩耍,和在泥泞小路上奔跑的情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家乡的山塑造了我的身躯,那一段段和小伙伴们在小山坡上奔跑嬉戏的时光,依稀还在眼前,在小路跑着跑着,原来时光已经飞快的流逝了,渐渐的发现自已家乡离自已越来越远了,现在回想起过去的那一幕幕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但是伙伴们的样子却越来越清晰了。见了面,总会一起谈论着过去,但是我们没了儿时的顽皮,看到一张张成熟的脸,我想可能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我们已经成长。我们也已经改变了自已。
故乡永远都是那么安谧,祥和,故乡依山伴水坐落在一座座小山中,在故乡没有城市的喧闹的快节奏,只有勤劳的乡亲们。早上听到公鸡打鸣便从梦中惊醒来,吃过早饭便出去劳作,正午时累了,便在草坪上休息一会儿,热了便在小溪旁冲凉,傍晚,迎着夕阳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到家,他们不是公司里的白领也不是老总,没有固定的高收入。他们热爱属于他们的那一片土地,秋天田野里的片片金黄便是他们最满意的收获。
故乡的水滋养了我,故乡的心既清凉又舒爽,再小溪里泡一泡,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小溪冲走了我们的一切不快,快乐充斥着我们,那一滴滴水珠放大了我们天真的童年,当我再次来到小溪边,那么好的回忆也只能在脑海里模糊的闪现,原来,每次我看到的小溪都不一样,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溪水依旧哗哗流淌,它带走了一片片落叶,和我们的小纸船,也带走了童年和回忆。
故乡!在你弱小时,它庇护你;在你成长时,它陪伴着你;在你成功时,放飞你;在你落叶归根时,又会包容你,对故乡有太多情感,太多依赖,太多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