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相关作文

【篇一: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推开房门,将书包放在桌边,低着头坐在桌后,一言不发。

今天发下了数学测验的试卷,那一个个鲜红的大叉有些刺目,而那个仅有两位的数字更是让我的心跌入谷底。

我揉了揉太阳穴,提起书包将试卷拿出,放了一小会儿便又觉得心烦意乱,随意的把它叠好丢在了一旁。

我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然后鬼使神差的翻开了桌上的一本《宋词》。

这本书我买回来没几天,只是潦草地翻看过一遍,唯一的印象是这里面的词差不多都华丽至极。

今天的我依旧有些草率地翻动着,然后无意间看到了苏轼的《定风波》。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与先前我看到的那些不同,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有的只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洒脱肆意。

恍惚之间,似乎见一人拄着竹杖,踩着草鞋,披一蓑烟雨,走在风雨之中,不知不觉间,已走上了山头。还带着料峭寒意的春风拂过面颊,酒意消散了几分。再回头望向方才走过的萧瑟之处,那里已雨停风止、烟消云散,一切坎坷都成为了过去。

我看着这首词,下意识的想起了刚才的自己,那时的我只关注着考试的不如意,却并没有想过这也不过是一件没有太大意义的小测验,也没有注意到自己心中的烦闷正在一点点减少。就像只顾着关心人生路上的风声与雨声,却没有注意到风雨其实在慢慢变小。

人生中的确会有许多的风雨和坎坷,但我也会记住这首词中说的,风雨萧瑟终会消散,不必太放在心上。而当这一切散去后,会玩过去,看到的只是一片也“无风雨也无晴”。

【篇二:那一笔浓墨重彩】

如果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比作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那宋词就是那画卷中的一笔浓墨重彩。我喜欢手捧一杯香茗,在雨天里静静地靠窗而坐。因为这会使我的心随之沉静,渐渐迷失在宋词的海洋里。

犹记得第一次与宋词打交道是在小学课本上。那是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当读到第一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时,教室的喧闹在那一霎那好像都停止了,周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了。在我的心中,只有那寂静的夜,突兀的枝,受惊的雀,清凉的风,鸣叫的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清幽,自然……一向厌倦古文的我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这首词印在了脑海中,并从此爱上了宋词。

一次雨天,我在窗边,手抚着一首宋词词名—《青玉案。元夕》,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天空云卷云舒。“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喃喃自语,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当时读的时候只觉得它的语言很美,很美。亦或许是出于文字的吸引,我早已不由自主把它的印迹刻在了心中。好奇心促使着我去更多地了解、体会这首词。仔细体会,这首词表面上是在写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其中却也暗含着词人辛弃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词中上片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而下片却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其构思之精妙,语言之精致,含蓄委婉,令人回味无穷。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我在今年新发的国学经典读本上看到的,这三种境界,第一应该是说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第二应该是说我们要为自己的志向付出努力,第三就是说我们在努力之后会得到的吧。或许词人想要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放在这里,我就是这样想的。看看,宋词其实一点也不枯燥,它也不是单纯的语言美。我们只是需要点儿时间,去体会其中的意境罢了。

窗外,雨依旧。而那笔浓墨重彩,却在纸上慢慢渲染开来。

【篇三:那首词,我曾读过】

当一声声优美动人的古句拂过耳畔,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词吟诵口中,当一首首意蕴隽永的诗词沉淀于心,中华文化,已悄然铭记。

——题记

茫茫词海,如果只是匆匆一瞥,或许会觉得千篇一律。但是,细细流连品读,在或奔放豪迈,或凄凉婉恻之中,总给我们美的震撼和共鸣。尤其是我读到那首词,邂逅到那树梅花之时,我读到了芬芳,更读到了风骨,受到深深的震撼。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诵之,读之,我的身体不由得定格了一般,沉浸在这首词中不能自拔。陆游笔下的这一树梅花是那么与众不同!梅花和别的花一样小巧精致,一样娇嫩美好,但它不在春日里享受阳光的暖,却选择在冬天里承受白雪的寒。她在冬日凌霜傲雪,绽放着独属它的芳华。你看,它在刺骨的寒夜里,粉红的花瓣承受着巨大的荷重,身体承受着雪和霜无情击打,但它无怨、不恨,坚守着自己高洁的品性,即使是被风吹得凋落、混入污泥,碾为尘粉,犹有清香清芬从尘土中溢出、飘散。这是何等顽强、高洁的品格啊!

我不禁在心中叹服着,从心底升起和陆游一样的欣赏,一样的敬意,一样的人格追求。陆游怀抱满腔爱国情,却屡被诬陷排挤,但无论遭受何种磨难,他的爱国报国之志却从未改变。“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一生将梅花作为一种精神载体来倾情歌颂,既是赞美梅花,更是表达他坚贞不屈、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啊!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成长的道路上,又有谁不是在逆境里挣扎前行呢?当烦恼一次次降临,当困难一次又一次挡道,我该像别的花朵一样求人呵护,还是像梅花一样傲立雪中,强者自强呢?这首词告诉我,当然是后者。

曾几何时,我害怕与别人交流不一样的意见,怕自己的见解被人嘲笑;曾几何时,我害怕与众不同,觉得人云亦云的生活更令我舒服。但自从我读到了这首词,自从陆游笔下这高洁顽强的梅花植入我心中,我的看法改变了。成长之重量,无法衡量,我愿意在此后的生活中迎难而上,在黑暗中勉励自己,在阳光下证明自己。

这首《卜算子咏梅》,我庆幸我曾读过它,让它在我心中注入力量,融入精神,对抗磨难,犹自芬芳。

【篇四:明月几时有】

我想,苏轼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一定是掉了泪的,滴落在酒杯中的泪水与酒水交融,一饮而尽,在心中泛滥成一片苦海,古往今来,借月抒怀似乎是文人墨客最热衷的一种渲泄情感的方法,尤其是在离别之时遇逢中秋之月,那更是要朗声悲抒,声泪俱下,情郁于中,怎一个愁字了得?

但苏轼到底是苏轼。悲吟之余,他还有一种更为可贵的精神——豁达。

我毫不否认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温庭筠的“十二楼中月自明”,也不否认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李义山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但这些总是少了点什么的。杜甫有他的悲苦,温庭筠有他的离愁,李白有他的乡思,义山有他的沉郁。但苏轼说:这些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又何必为了它捶胸顿足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自古便难全。

他们少的,正是东坡的这番豁达。

这首词作于宋神宋熙宁九年,也就是公元1076年。这一年,苏轼正好是39岁。39,这个数字对苏轼而言似乎是一个不小的讽刺: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他,此时却还是前路迷茫,不知所往。五年游宦,仕途失意。举目无亲的词人在中秋之夜孑然一身。其间苦楚,也只有他自己知晓。但东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怨天尤人:官场险恶,既然宋神宗听不进我的劝谏,那就让他王安石在朝中说去吧!爱妻和孩子都不在了,这是天命,也都随他去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心中兼怀美好的向往,命运又能奈我何?

这便是东坡的豁达。然而,要做到这样的豁达又谈何容易?

项羽没有做到豁达,不然怎么会徘徊在江边而不愿东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项羽太重节操,大丈夫自当能屈能伸,空有傲骨却没有胸襟的人又如何能成就霸业;阮籍没有做到豁达,不然为何要驾车山林,穷途则哭;三毛没有做到豁达,失去荷西诚然是生命中不堪承受之痛,但结束生命又能怎样呢?于死者无益,于生者更是一种煎熬……

好了,已经扯得太远,还是回到苏轼的这首词上来吧。有人说,是命途的多舛造就了苏轼和他的词章,可我要说正是苏的豁达成就了他自己。苏轼的一生中多次被贬官,甚至在“乌台诗案”中险些丧命,因而他的词中也不乏一些清冷悲伤的格调。但可贵的是,在这些或冷清或苍凉的词句中,总能找到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而这也正是东坡的可爱之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实,东坡你何必发问于天,多此一举呢?只要怀有一片豁达的心境,人生何处不是明月的朗朗清辉?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